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丝绸之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西北神筆駱駝王——楊志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2、73期  作者:張祖模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甘肃文化 杨志印 骆驼王 国画造诣

    在二千多年前的亚细亚与欧巴罗两大洲之间,地球上飘起金丝带——西汉华夏文明的友好使节张骞通西域,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马帮驼队,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长安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其中有一段被史书称作为「黄金腰带」状的神奇地带,它从空中俯看,地形地貌状如一柄吉祥的「如意」,那使是连绵一千八百公里的大西北甘肃省。甘肃省历史文化积淀极其深厚久远。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四大「黄金」名片:敦煌飞天莫高窟、「神五」「神六」载人航天飞船、每年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居世界第二

  • 文章發展中的雲南交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瑞華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地理位置 丝绸之路 驼峰航线 发展交通 航运事业

    多年前,就有了经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北部通达印度然后到达中亚和阿泣伯地区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还有经蒙自、屏边、河口进入交趾(今越南河内)而通达南海诸国的「马援故道」。两千多年中,大陆通过云南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是我国取得国际援助的重要通道,打通滇缅公路,开辟「驼峰航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在大陆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快云南交通的发展,对密切大陆与东南亚

  • 文章(家鄉近貌:)寧波已被列爲大陸外貿要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2期  作者:劉淑瑛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宁波 海上丝绸之路 沿海开放城市 宁波港 北仑港

    被誉为「东方明珠」的浙江省宁波市,自古以来就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唐朝时,与广州、扬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成为盛极一时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发祥地。宁波市的海岸线长达九百九十七公里,呈一个三角形突出于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隔海相望的舟山羣岛,成为宁波的天然屛障;宁波市现辖四个区七个县,总面积九千三百九十七平方公里,人口四百八十一万,三江口(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汇合区)一带是宁波的市区。宁波自一九八四年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积极开发建设港口

  • 文章絲之路 新疆發現古絲織物可追溯到春秋以前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丝绸之路 古丝织物 新疆考古工作者 春秋时代 中原丝绸物遗迹

    密切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联系。新疆考古工作者说,根据印度、希腊古文献及中国古书「穆天子传」等的记载,过去就曾经有学者认为,在张骞于公元前二世纪通西域前,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即已形成。而以上发现,证实了这一说法。

  • 文章青藏鐵路拉動高原經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朝圣之路 新的地理大发现 经济腹地 能源走廊 新丝绸之路

    巴基斯坦毗邻。」中央党校博士唐彦林根据他的研究认为,中国可以用管道、油轮把海湾石油、北非石油运往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再通过公路、铁路经过巴国境内运入中国新疆、西藏一带,从而避开风云险恶的马六甲海峡。倘若如此,在考虑到西气东输管道也在青藏高原脚下通过,那么青藏的位置将守望着中国未来能源走廊的安全,如同七世纪唐朝和吐番在青藏高原的战争关系著穿越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的安全一样。商路苍茫一个世纪以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设想是,铁路不仅要修到拉萨,而且要修往更远的地方

  • 文章香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林文映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屯门 香港岛 维多利亚港 九龙半岛

    本文作者::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

  • 文章南絲古道話今昔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昭通交通 今昔对比 南方丝绸之路 往事夙文 立体交通网络

    秦汉,史载中央王朝几次筑路以通西南夷,从而远通身毒(今印度)。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便开始展现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风采。当时,这条古道以长安为起点,经成都—宜宾—昭通—曲靖—昆明—大理—保山向南延伸,通往东南亚、南亚诸国,成为中西方人民联系友谊的纽带,促进了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些是丝路文化现象的表述,它是以古驿道上山间铃响马帮来为特征的古老交通而出现的。廿世纪卅年代,昭通才出现第一条具有现代色彩的公路,人们惊奇地看到第一辆煤炭汽车驶进昭通城。说起这件

  • 文章《聯合報雲南專題系列報導之三》國務院下設瀾滄江湄公河開發硏究小組 瀾滄江—中共南進的新希望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南进政策 澜沧江 国际航线 南方丝绸之路 经济硏讨会 开发计划

    在云南被誉为「东方多瑙河」,是大西南振兴经济希望所在。「突破中路、打通南门、立足亚太、搞活周边」是北京当局为云南当前对外开放、发展边贸的战略布局:中路即指云南南部突出的部份,主要是澜沧江下游经过的西双版纳州。云南对外的通道主要有三:东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重振「南方丝绸之路」为重点,从这里入缅是往南亚的必经之路;西路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越铁路穿越而过,可自越南通向东南亚:中路则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最有吸引力之处是开通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水道,这条

  • 文章《聯合報雲南專題系列報導之六》德宏嚐完甜頭遇惡果 邊貿熱造成經濟轉型難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德宏州 南方丝绸之路 滇缅公路 边贸发展 刀安钜 经济转型

    八〇年代特区热;九〇年代沿边热」是大陆改革开放发展趋势的写照。云南的这股边贸热不仅是中共南进政策的主流,边贸经济的转型同时也是大陆在东南亚市场立足的关键因素之一。邻近缅甸的德宏州的瑞丽市、畹町市是历史上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之一,据记载,早在西元前二世纪,从四川经云南、缅甸到印度的贸易交通网早已形成,特别是抗战时滇缅公路的开通,更加拉进西南与南东亚的经贸关系。边贸热成为经济转型的一大障碍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把德宏州全州订为边境贸易区开始,该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