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和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郑和下西洋和杨景衡的后勤支援——记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李秉鈞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郑和 杨景衡 下西洋 《天妃灵应之记》

    茶余饭后的趣事传谈,杨大参回乡后,即将该航船模型供奉在瑞安镇海门(南门)天后宫。船模抵瑞入宫,地方轰动,一路鞭炮迎送,香案街迎仪隆重。乡贤季德玑曾作《和杨大参归迥诗韵》颂之:『高年龄兴绕桑田,乞得沧州[2]贺监船[3]。列圣久烦方面寄,全闽独恋福星悬。秋风桂露婆娑长,夏日棠阴蔽柿莲。进退光明俱合道,讵料师正乐松泉。』而后,逐步演变成为我郡民间唱『乌郎船』(谐音)的由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航队起程后,长乐『天妃行宫』住持杨一初,将(天妃感应之记)碑刻拓片,派人专程

  • 文章郑和威灵显赫震南邦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7期  作者:鍾遲 出版时间:1987-12-25
    关键字: 郑和 游记 三宝垄 大铁锚 吴传秀 李和顺

    郑和于十五世纪初叶,奉明成祖之命率舰队通使异邦,先后七回,足迹遍历南洋诸岛,更远及印度半岛、非洲东岸,为中国第一位海洋冒险家。由于郑氏及其随从之经营,在印尼爪哇岛还留下纪念郑氏的城市三寳垄;郑氏在当地散播了回敎与中国文化之种子,对土著及华夏移民的影响至今不绝,真可谓威灵显赫。钟迟先生身历其境,对三保太监事蹟作了极生动的报导,联副特别配合华侨节刊出,以飨读者。(编者)

  • 文章走馬觀花東南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2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9-07-03
    关键字: 印尼见闻 海口公园 郑和 巴厘岛 李光耀

    昔日之爪畦国,方圆数百里,超过台北市十倍,人口五百万以上,为华侨聚集最多之区。印尼即我国古书所载之南洋羣岛,有三千多大小岛屿,东西长达万里,人口一亿二千万,华侨占一千二百万,多为广东福建籍,百分之九十从事工商,十分之一务农种菓,农业以稻为主,一年四收。出产石油(外销)钻石、金、咖啡、香料、胡椒、木材、橡胶、燕窝、海参、鱼虾等……位在赤道以南,气候经常在二十八度与三十二度之间,无秋冬之分,雨即落即停,与台湾气候相若,但无台湾之冷之热。明三寳太监郑和七下南洋即是

  • 文章郑和遗范拓中国前途(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申慶壁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郑和 国际瞭望 台湾政事 海洋开发 海权竞争

    航运界定节纪念 亚太营运更推广郑和曾否到过台湾,在学术界虽然尙有一团疑云环绕,但在外人的观念中,却认为是台湾进入历史的开端。依美国James W.Davidson(詹姆士·戴维斯)在「台湾之过去与现在」一书中说:「中国学者觉得敍述台湾历史应该从一四三〇年开始,因为这是宫中太监王三保(Wan San)(即郑和一译者按)来到本岛的一年。究竟是史学家们不知道人们所犯的错误,而且这种错误延续到几个世纪之久,或者他们觉得台湾既然很久和琉球搞错,历史的眞实性,亦是

  • 文章中國與印尼歷史關係之研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鄧耀華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历史关系研究 印度尼西亚 《后汉书》 郑和下西洋

    甘州不花皆被害,四月,史弼引大军还,舟行六十八日,士卒死者三千多人。元军退后,罗登必阇耶建设满者伯夷国(Madjop ait),以后成为印尼史上最大的国家,相传元兵侵爪哇时,史弼与罗登必阇耶联合作战时,留下火枪不少,满者伯夷之强大,未始非此新武器之功,该国曾于一二九七年及一三二二年派遣使者来中国朝贡。伍:郑和下西洋与印尼之关系明洪武初,满者伯夷西侵三佛齐(sjriwidjaja),当时有南海人梁道明,保国之北境,满者伯夷无法攻下,永乐三年成祖命杨信等斋敕招之

  • 文章大馬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林喆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马来西亚旅游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 马来西亚概况 马六甲海峡 郑和下西洋

    内陆。我面对海峡,纵目远眺,见波涛汹涌,浩瀚壮阔,气象万千,顿觉心胸开朗,逸兴遄飞,悠然畅寄。遥想六百年前(一四〇五—一四三三),明朝太监郑和,率军数万,船舰数百,七下西洋,宣扬国威,均从此通过,经印度、波斯到达非洲东岸,前后历二十八年,所到之处,不仅未向当地掠夺财物,造成伤害,反将丝绸、瓷器与茶叶等礼物分赠各国,赢得各国的友谊与尊重,因而争向中国朝贡,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王道精神与文化。如今西方强权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只是对中国诬蔑与丑化的借口而已。吉隆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