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近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台北到漢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汉城 中韩近代史 观光旅游 人物回忆

    百年来的「近代史」。中、日两国在朝鲜角逐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今天我所站「故宫」里发生几件大事,影响深远,关切「国家兴亡」的史实:五、「大院君」之动乱一八八二年(光绪八年),朝鲜「国王」李熙的妃子闵氏,方由「大院君」李昰应「执政」,夺回政权。仍然腐败如故,激起「军队譁变」。大院君久谋再起,阴结日本,嗾使乱军闯入「皇宫」,图杀闵妃。因奉命鎭抚,使政权复归其手。不想,闵妃脱走,向中国告急。日本亦派兵轮到仁川港。要挟朝鲜,谈判失败,愤而退返仁川。初未料到中国

  • 文章近代战役硏讨及重温中东沙漠大战(一九九一年)盟军如何撕破伊军的地雷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美伊战争 近代战役硏讨 地雷阵 战争回忆

    扬言以飞毛腿飞弹袭击盟军和远袭以色列等地之外,更于科威特东及南面遍设地雷阵,以困扰和阻击盟军。伊军地雷阵的布置伊拉克于战前,曾向任何肯出售地雷的国家,大量收购最先进的地雷。(其中包括有可塡充毒气的)估计它控有地雷的总数,约为二千万枚。主要来自苏联、法国、美国、义大利和科威特……等国。其布置在科威特战地边境约有五十万枚。(埋设在海滩阵地约有四万四千多枚。)这些地雷计有三种:㈠义大利制的(US-52S)地雷,炸药容量只50公克。㈡苏联制的(PMN-2S)地雷

  • 文章在日本翻刻的寧波《中外新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0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日本 《中外新报》 中国近代报刊 《官版中外新报》 洋书调所

    当代日本被称为情报化的国家,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工具十分发达。如追溯一下日本近代报刊的发源,则其发韧时间是在幕府末期,而最早的一些报刊是从荷兰和中国传入的。日本第一份报纸称《官版巴达维亚新闻》,于一八六二年一月出版发行,该报所载消息,是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荷兰政府机关报上译过来的。日本最早的一批期刊,大多是在我国香港、宁波和上海发行的中文杂志的翻刻本。其中就有创办于一八五四年五月(一八六一年停刊)的宁波《中外新报》。宁波地临东海,是一八四

  • 文章中國統一與世界和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政治体制 近代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儒家思想 世界格局

    瓯脱,却让鎭钥委尘埃。伤心地竟和戎割,太息门因揖盗开。聚铁可怜眞铸错,天时人事两难猜!《清·陈季同「吊台湾」诗》上面这首诗是清末诗人陈季同,于中日甲午之役,清廷割让台湾予日本后,所写的一首吊台湾诗。近代中国的苦难,由鸦片战争为开端,列强看穿中国为一只纸老虎,纷纷入侵,肆行瓜分,沦我国于次殖民地之地位。而中日甲午之战,我国海军全军覆没,清廷被迫与日本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辽东半岛,此议一出,举国大譁,在台居民尤激愤塡膺,誓与台湾共存亡。辽东半岛原为满人

  • 文章魏伯聰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8-07-02
    关键字: 魏道明 人物事略 外交工作 中日关系 近代外交

    先生讳道明,字伯聪,世居江西德化,即今之九江县。祖星三公,诸生,设帐授徒,作育人才。父文希公,少擧于乡,有文名,入民国后,任众议院议员多年。嗣以曹锟贿选,不甘同流合汚,乃毅然南归,隐于沪上。先生生于前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为拳乱之翌年。是年以天津条约为治近代史者所熟知。在西历则为一九〇一年。亦即二十世纪之始。先生早达,知名已久,故人多以为其年在八十以上。近年新闻报导,或传记记载,亦多有谓先生生于西历一八九九者。先生恒笑曰:「余毁誉不与人争,惟独此事不可不辩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