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联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6期  出版时间:1997-08-15
    关键字: 启示 开罗会议 苏联

    △小启:上期所载「香港小档案」中之「开罗会议」,苏联并未参加,特此更正。

  • 文章在历史灰烬中为苏联默哀——美国「纽约时报」莫斯特别报导——李芸玫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 苏联解休前状态

    戈巴契夫把衰竭的苏联,领到悬崖边缘,让民主改革风潮,判其寿终正寝,但是它虽倒下,仍然令人畏惧,而其成就和苦难,却使世人永记难忘。【本报取材纽约时报莫斯科特别报导】苏联历经一段短暂而又紊乱的历史之后,以七十四岁之龄被判死亡,她临死前虽然受到长期的折磨,但是她的成就和苦难却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在一个乌托邦式的承诺下孕育而成,并在暴力升高的红色十月革命下诞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在阴沈的十二月底发出最后一声长叹,尽管她的意识型态瓦解,国土四分五裂,经济

  • 文章苏联四十天归来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17期  作者:曾垂典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苏联 列宁 雅尔达 尼瓦河

    苏联国家的人民虽然很贫穷,但是她的国力还是很强大;尤其是有丰富的资源,都还没有开发;未来我们的经贸,还是有着很广阔的空间。一、列宁格勒人唾弃列宁(现已改名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经六月份的全民投票,已决定恢复其一七〇三年的旧名——圣彼得堡,现已正式使用这个名字。这个城市先后改过三次名字。最早于一七〇三年时,就叫圣彼得堡;在一九一四年改为彼得格勒;一九一七年苏共革命,夺取政权成功,列宁从国外回到苏联,于一九二四年又以列宁的名字为这个城市之之名称——列宁格勒

  • 文章鐵幕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二公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苏联 游记 国情 文化 见闻感受

    三分之一,但也算不少了罢。我曾两次绕过地球一周,一次是一九四五年,另一次是一九六九年,每次都走了三万五千多里,需时六个多月,旅游对于我,好比仙丹之与瘾君子,有不可或解之结。累积起我所经历的地方,所见所闻,与所采集的事物,这是我毕生的财产,将以之交给若子若孙乃至曾孙,观摩玩赏,于无可受用及无可疗饥时,破口大骂一句:「不中用的老杇」,也就无所谓,恕吾不敏了。这一次,我想到的地方,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同生活方式的社会,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祖国的苏联及其衞星国。一般称

  • 文章雅爾達秘密協定與東北(上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高惜冰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雅尔塔协定 东北 史迪威 美国 苏联

    的前因雅尔达秘密协定签字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一日,既已尽人皆知,全文无庸重敍,就中关于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是:一、外蒙古现状(蒙古人民共和国)应予保持。二、大连商港应予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之优越利益应予妥保,并恢复旅顺租于苏联为海军根据地。三、通达大连之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应由中苏合设之公司共同管理,并经谅解苏联之优越权利应予保障,中国保留在东北之主权完整。以这三项,作为苏联在打败德国九十日后,参加对日战争的条件,这无疑义的,是出卖了中国的东北,换取苏联的出兵。尤其在

  • 文章本會楊理事長私人備忘錄露佈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連載三十一)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苏联 朝鲜半岛 金兰湾 太平洋 日本

    录自读者文摘)三十多年来,美国力促其东亚友邦及盟国合力抗拒苏联在该区推进,往往遭受挫折。但在过去一年左右,这种合作的前景经已改善,因为苏联一直令人侧目地积极增强在东亚的军力量。日本正觉得自己特别受苏联军事力量的威胁。过去两年,苏联已在日本北面千岛列岛的三个岛上驻屯约一万地面部队。这些岛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时为苏联所占领,但日本仍然声称拥有三岛的主权。这个新近加强的苏联前哨基地也驻有Mi-24攻击直升机,是世界上最精良的反坦克直升机之一。这些直升机对

  • 文章今年逢丙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1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苏联 中美洲加勒比海 外销贸易 建筑业

    今歲一九八六,又是「丙寅」老虎當道(値),此際在美、蘇兩大超級强國的明爭暗鬥之下。蘇俄利用國際恐怖主義好戰份子作傀儡,如中美洲加勒比海附近的古巴、尼加拉瓜,中東地區的利比亞、伊朗,以及東北亞的北韓人民共和國等爲其爪牙,在全球各地興風作浪、破壞和平,企圖藉機擴張勢力,以遂逐步赤化世界的野心。此一陰謀行徑,深令美國政府當局感到棘手與隱憂,美國最近爲了遏阻利比亞,勿再主使囘敎組織恐怖份子從事刼機、爆炸、屠殺行爲,在地中海附近集結艦隊,頗有决心懲罰元凶的舉措,另...

  • 文章奉蘇之戰的回憶(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丰苏之战 中俄关系 苏联 日俄关系

    在满洲边境之特殊形势,无理由使中国受损失)。5.以地理与战略理由。作为在外国领土上占有铁路之借口,则本身反对其他国家「帝国主义政策」之论调,何以服人。6.由大体来讲,一般人认为苏联之占有中东铁路,仅是在中国未有共产政府之前,为其财产保管人。一俟时机成熟,共产政府在中国出现,仍将归还中国人民。至于赤俄官方解释:则谓苏俄劳工政府与中国政府(指中产阶级)共同执行中东铁路行政。意在使此路不致落入压迫中国之帝国主义者之手。俟中国国民革命胜利之后,不难将中东铁路归还

  • 文章苏联图并新疆的曲折经过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7期  作者:丁慰慈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苏联 新疆 图谋吞并 历史经过

    蒋廷黻先生在控苏案中向联合国大会演说:『苏联与帝俄的野心与所用手段,不分轩轾,首先是取得优越地位,再则伪装友好,加以保护统治,最后即是呑并』。占我国领域六分之一的新疆,也曾经上述三历程。最后由于政局离奇曲折的变化,天佑中国,终庆金瓯无缺。丁慰慈乡长服务于外交界,踰半世纪,曾目睹苏联在新疆所作所为,更因参与谈判,签收苏方在新之非法营房及两工业设施,在翻云覆雨之恶劣环境中,几濒于死。为明了此重要历史事件中之演变,本文用断代法敍述,以一九一一年我国鼎革开始

  • 文章苏联中东五国访问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周良輔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苏联 中东五国 立法委员 国大代表 访问团

    一、本(80)年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十日,参加了由立法委员、国大代表组成的苏联东欧访问团。二、参加人员:赵文艺、丑辉瑛、王禹廷、汪秀瑞、李鸿超、余文杰、周良辅、金绍贤、梁许春菊、莫淡云、陈桂清、陶镕、张翰书、张鸿学、杨大干、沈衍兴、刘全忠、薛清莲。另由立法院指派顾敏、李秀芝分任秘书长与秘书。三、访问纪要第一天:七月廿五日台北至汉城(韩国)⒈上午十时齐集于立法院群贤楼,分乘两部交通车前往桃园中正机场。⒉上午十二时三十五分乘UA826客机飞往韩国首都—汉城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