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明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东古文明之旅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翁榮昌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中东之旅 游记 古文明

    随时都有发生战争可能。因为中东地区的不安,世界各国旅游人士,均视为危险地区,多有却步不前。作者与好友潘树樊兄是爱好旅游伙伴,曾好奇向台北旅行社探听,有无同好组团前往。结果有豪福旅行社正在组团「中东古文明十七日之旅」招揽游客,以是我们两人冒着生命危险,报名参加。民国八十五年五月八日起程之日,知道有十六人参加。九男七女,男士都是退休的老人,女士中除两位夫妻档外都是刚从大专毕业的女生。相谈之下,都是爱好旅游者。旅游行程:包括土耳其伊斯坦堡,希腊雅典,爱琴海著名三小

  • 文章人類要共同創立「人與自然同步發展的生態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周坤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西方国家 文化发展 自然资源 美国学者 《长期繁荣》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新文明观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的内在本质。据哲学定义,文化是「人性丰富内涵的显现」。人性不复存在,「文化」又将安存?否定论产生的思想根源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上,仍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发展初始时期所选择的轨道上没有改进。百多年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在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索取上,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形成了重技术而轻文化的心理。二是「融合论」。他们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彼德·施瓦茨、彼德·来登。他们在《长期繁荣》一书中写道:「根本的技术改革和开放的文明新风

  • 文章殷商文明和早期域外文明相似性的若干问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正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殷商文明 中国文化西来说 古巴比伦文明 哈拉巴文明 诗歌

    & Saillant, Paris, 1760.[2] ②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著名亚述学家拱玉书教授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一日在安阳举行的「古代文明的对话」活动中,曹主张古埃及象形文字具有甲骨文字中的六书造字的传统和规律,并且给出了部分证据,此说値得关注。[3] ㈠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M],上海:大东书店,一九三一年。[4] ㈡ Terrine de Lacouperie, Westem Origin of the Early Chi

  • 文章文章英報 不要用西方標準評判中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馬丁·雅克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民主 政治体制 文明国家 治国能力

    越来越强的问责性、代表性,并越来越透明;的确可以感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就是这样做的。现在互联网上进行的那种讨论在十年前还是不可想像的。但是中国的民主制度将来也极不可能模仿西方民主,而且中式民主和西式民主的运行方式绝对不会相同。国家在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中占据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国家——就其历史悠久性、疆域辽阔和多样性而言。在中国,与其说国家是一个民族的守护者,不如说它是一种文明的载体和代表。即便中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

  • 文章論孫中山的世界觀(節錄)(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孙中山 世界观 文明共用 了解世界

    一)为了中国,了解世界所谓世界观,简而言之就是对世界的看法,但是世界是复杂的多面的,就是伟大的人物对世界的了解、对世界的看法也不可能全面,所以他只能粗略地了解世界各国的过去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发展潮流,并从中得到启迪。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由于人种不同,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异,文化特征、人格特点都不同。我们要了解世界,首先必须要了解清楚,自家与别人的不同,探寻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学习别人的优长,克服自己的短处,使社会向着新的文明迈进。曾

  • 文章人類消失後的地球會怎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人类文明 灭绝联想 预测未来

    如果人类今天就灭绝,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最近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报导推断,二十年内乡间道路就会呈现荒野状态,二百年后多数建筑物都将崩塌。二十万年后,地球上将找不到人类曾经存在过的踪迹。报导指出,在人类消失数小时后,自然力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在没有人管理修缮的情况下,暴风、洪水、霜冻开始破坏人类设施。野生动植物迅速繁衍,开始进驻建筑物,木造房屋几十年就会屋瓦剥落,钢筋水泥建造的摩天楼也会在两到十世纪内倒塌。二万年后,所有文明世界的产物都将消失殆尽,五万

  • 文章論孫中山的世界觀(節錄)(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世界观 科学发展 文明共用 平等互惠

    孙中山的意思很明白,即是说,世界各国的文明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不能自设藩篱,应该文明共用,「近世科学之发达,非一学之造诣,必同时众学皆有进步,互相资助,彼此乃得以发明。」科学文明是为了促使人类进化,而人类进化之目的,「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者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草味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

  • 文章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2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文明融汇 文字 宗教

    意谓文化就只此三项,不过讨论以此三方向为主。小地区文明逐渐融汇方才提到世界文化正在形成,是说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大家的文化正在形成。我个人专业是古代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事实上从埃及到两河、印度、中国及中南美的古代文明我都有心深究,贪多嚼不烂,现在便很难消化,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作古代史的人通常好作比较硏究,在专业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从许多小的地区文明逐渐融汇交流,逐渐构成一个大的地区的文化,从小的慢慢整合成大的,是一个不断继续的过程,一直到现代二十世纪

  • 文章歷届諾貝爾奬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9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05-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得主 名言 墨勒 遗传基因 教养 文明

    墨勒Hermann Joseph Nuller美国人一九四六年医药奖得主他说:「因与C·C·立德尔L·H,史奈德合著的遗传、医药、人类一书后,影响人类的文明至大,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后代越发优良,没有理想教养家庭的子女,将更愚劣,令人痛心。」确实,遗传基因影响人类的文明至大,许许多多的天才都是与生俱来,那管他是上代遗传,或是隔代遗传,再加后天的教养,其成就更大。他二十五岁获博士学位,研究遗传学上的个体,名曰遗传因子。他对遗传因子的排列综合,相混上要素分析

  • 文章(考證)徐福爲日本神武天皇考(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6期  作者:徐枕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考证 徐福 日本 神武天皇 日本文明

    五、徐福创造了日本文明徐福到日本,其登陆处为纪伊国(原意为木之国),熊野山下(原意为仙人隐居之山),飞鸟之地(意为天鸟船或鹢首船到达之地),今有徐福墓,他的后裔皆称秦民,散居各地。今人卫挺生教授著「日本神武天皇」即为徐福说书中,认为日本开国的神武天皇即为徐福,因徐福之东来,使日本文化躐等躁进,从石器时代的渔猎社会,省却了青铜器游牧迂缓的漫长进程,而一举跨入了铁器时代的农业社会,这是显明的事实。徐福越海远征,有戛戛独造,无与伦比之势,诚为航海天才,大政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