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陕西地理价值及胜蹟一瞥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海天一鶴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陕西 地理价值 胜迹

    作者簡介:海天一鶴,名張鶴情,汧陽人,曾任上校副處長,等職,現任正聲公司董事。

  • 文章簡介郿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本刋資料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眉县 地理概况 历史

    郿縣位於秦嶺北麓,渭水之濱,東接盩厔,西鄰岐山,北與扶風接壤,西南毗連太白,隴海鐵路和西寶公路橫穿而過,全縣現有十三個鄕鎭,二十五萬多人口,一百二十四萬畝土地。郿縣歷史悠久,古稱「郿塢」,秦始建郿縣。這裡風物優美,山河秀麗,湯浴鳳凰泉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礦泉水溫達攝氏六十度,旣能沐浴,又能治病,素有神泉之稱。隋朝建有鳳泉宮,唐玄宗賜名「鳳泉湯」。另一名勝「斜峪湖」位於蜀魏交兵的斜峪棧道出口。是我國西北地區大型水庫之一,埧高一百零五米,蓄水一、二億立方米,...

  • 文章淺談漢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全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汉中 地理志 历史 汉江

    一、前言中国历史之演变,两汉之兴亡实占重要之章页,始而楚汉相争,进取关中,逐鹿中原,征战为烈。末而三国鼎立,蜀汉争胜,其所据地多在汉中,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图而得天下,蜀之遭败绩,失汉中而速亡,可证汉中之重要。两千余年来,群雄逐鹿,兴衰更替,多与汉中关键相系,故所留历史古蹟,走遍汉中,以迄川陜道上,可以说随处可见,无日无之,笔者仅就记忆所及,略述如次:二、地理形势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东与同省之石泉县毗连,南屏巴山,与四川省之北部接壤,西隔白水,与

  • 文章關中山城憶雒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洛南 地理 民风 旧事 政事

    县治位置与沿革陕西雒南县,为古商雒地区,原属于关中道,战国时为秦之「商于」地。「商雒」二字最早见于史书,是在汉书东方朔传,汉武帝拟将盩屋以东,宜春宫以西,南接终南山这一地区,辟为上林苑,东方朔谏曰:「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土肥,致秦灭西戎,汉成帝业…三辅之地(长安)可为林苑,何需取膏腴之田而伤民…」。由此史料,可知商雒二千年前,对秦、汉之重要。雒南为原商雒一部份,其地理位置在华山之阳,洛水(洛河)之阴,在今陕西省境东南偏北,距长安线四百七十华里

  • 文章黃帝陵廟異說考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仲天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黄帝陵庙 地理志 汉武帝纪

    注山经云:「帝王冢墓,而山经往往复见。盖圣人久于其位,仁化广及,至于殂亡,四海无思不哀,故绝域殊俗之人,闻天子崩,各自立位而祭,起土为冢,是以所在有焉。」景纯之论可谓善言古矣。「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羣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写在棺焉。按「剑经」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后五百年,山崩,惟有寳剑赤舄。(此皆不言升仙事)「史记封禅书」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冡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

  • 文章浅談漢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全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汉中 地理形势 体制沿革 名胜古迹

    一、前言中国历史之演变,两汉之兴亡实占重要之章页,始而楚汉相争,进取关中,逐鹿中原,征战为烈。末而三国鼎立,蜀汉争胜,其所据地多在汉中,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图而得天下,蜀之遭败续,失汉中而速亡,可证汉中之重要。两千余年来,羣雄逐鹿,兴衰更替,多与汉中关键相系,故所留历史古蹟,走遍汉中,以迄川陕道上,可以说随处可见,无日无之,笔者仅就记忆所及,略述如次:二、地理形势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山区,东与同省之石泉县毗连,南屛巴山,与四川省之北部接壤,西隔白水,与

  • 文章簡介隴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陇县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名胜古迹

    陇县历史悠久,地理冲要,号称秦陇锁钥,它位于汧河上游,在宝鸡市西北,东连汧阳,南接宝鸡,西北与甘萧之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等县毗邻,总面积有二千二百余方公里,现有人口约二十一万人。因有汧河流域的川原地可耕作,所以农民即占有十九万多,可见其农耕生产普遍被重视。陇县在商末周初属矢国领地,西周为秦非子所居,春秋时秦襄公至文公之间在此建都十四年,战国时被称为汧县,西魏改为杜阳县,并置陇州,陇州之名始于此。隋虽改名,至唐时又恢复,至民国成立,始定陇县之名。陇县西

  • 文章關中門戶——潼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潼关 关中平原 历史风貌 地理形势 潼关八景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高談先馬度,僞曉預鷄鳴。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別有眞人氣,安知名不名。——唐太宗:入潼關。

  • 文章簡介鳳翔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历史文化 凤翔县 地理概况 名胜古迹

    前途无量,裨益瘾君子实非浅鲜。凤翔县具有山、川、原兼俱之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川、原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等及油菜籽、辣椒、烤烟、瓜类及蔬菜等,北山产野生中药材如黄岑、柴胡、山楂、枣核、桃仁、杏仁、党参等,矿产有石灰石、大理石及其他冶金工业产品,分布广而种类多助益经济发达,实有宏效,故该县堪称陕西富庶之区。

  • 文章黃河(二)——河套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黄河 河套地区 地理范围 文献说明 鄂尔多斯草原

    平绥铁路平行向东,经萨拉齐到西海子湖的南侧始折向南行,直到托克托南面的河口鎭,再重新与黄河会合。前套的东部为民丰渠,是利用小黑河、大黑河等河流源自大靑山诸水开渠用以灌漑的。渠道虽不像民生渠的网路完整,但因地近绥远政治中心的归绥,农业之发展,人口的稠密,实亦不下于民生渠地区。说到大靑山,眞是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和感慨。说到大靑山,更是我国地理形势上的一大分界。大靑山,是阴山山脉的一段,也正是前套地带的北限。系由归绥向西经萨拉齐到包头的这一段阴山。自包头到安北的北侧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