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安为中心之唐代社会风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伯驥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唐代 社会风俗 飲食

    良人与杂户奴婢,均不得通婚,阶级贵贱,划限甚严。本文所述风俗习惯,大都为良人方面之生活。玆从服饰、飮食、居室、婚丧礼制、风流韵事与嗜好娱乐等多端,论列如下:一、服饰衣服之制,别之以色。隋制: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者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缘,胥吏以靑,庶人以白,屠商以皀、士卒以黄。唐代礼服,兼用历代之制,衣冠束带,庄重而华丽。百官有朝服、公服、弁服、平巾、帻服、袴褶之服,而常服则用袍。常服者「亲王三品已上二王后服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用朱,饰以金;七品已上

  • 文章陕西风俗考(六)(续接第五期24页)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陕西风俗 憑志 男耕女织

    楡林府。習弓馬。好戰閗。「憑志」俗驕悍。喜功利。習騎射。尙忠勇。地處砂磧。不事耕織。昔多世祿之家。以奢侈相尙。故至華而不實。漸囂凌矣。且兵民參半。以餉爲命。家無儋石。稍水旱輒肆攘竊。爲隱憂焉。戴斗極爲崆峒。其下曰幽都。其氣角立。其風精悍。楡林去崆峒不遠。而俗尙武勇。則其性然也。「廷綏鎭志」。興安州獵山伐木。深有楚風。「寰宇記」本州諸縣。人戶蕭條。路歧荒僻。詞訟絕少。租賦甚微。「陳彭年奏箚」鄕民力耕火種。聘娶以布帛爲禮。錯居多諸方之人。聲音五方皆備。城市逐...

  • 文章陕西风俗考(二续)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乡音乡情

    周自后稷封于邰。始播百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其后。公刘立国于豳。复脩后稷之业。而风俗以厚。其民勤稼穑。「诗曰一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距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又日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贵家大族。皆力蚕桑。「诗曰爰求柔桑釆繁祁祁」上下之情,交相忠爱。「诗曰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又曰为公子裳为公子裘言私其豵献豣丁公又曰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老者慈幼。少者敬老。「诗曰入此室处以介眉寿」太王居豳。时犹尙质。「诗日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盖地近西戎而苦寒故其俗如此」文王之时。德化大成。考之二南

  • 文章陕西各县新正风俗摘介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風俗 摘介 陝西各縣

    立春前一日,有司衣朝服,備鹵簿,迎勾芒與土牛神,(亦稱春牛)於東郊,市里各扮故事,表曰慶豐年。是日近城男婦携兒女看春至,土牛過,以豆蔴撒之,謂之散疹消疹。立春之日,有司祀勾芒神,鞭土牛,謂之打春。旣畢,民多爭取土牛體土塊,歸置牲園,取畜養蕃息之意。其遠郊民衆,亦各設香案門外,朝東禮拜,謂之迎春。是日喜晴厭雨,家家設盤食捲餅,亦有食白蘿葡者謂之咬春。立春時擊鼓放爆竹,並多有取春牛得撮土,卽調水塗灶,或剝得牛身蓆片,用紙糊爲器,以盛糧食,謂歲收必豐,時運必達...

  • 文章上元佳節逛花燈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劉亮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元宵节 花灯 风俗

    商店庙宇,多悬花灯,上绘古人故事,或山水花卉等图,或以冰冻成山石人物楼阁瓜果等,燃灯于中空处曰冰灯。」又据京都风俗志载:「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三街六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灯、玻璃、羊角、西洋之别;所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等图;花木禽兽,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眞,品目殊多,颇难枚擧。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木鸟兽等样,「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无骨灯——无骨灯的制作,据宋周密武林书事载

  • 文章陕西风俗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陕西风俗 鳳翔 漢中

    凤翔府,人皆尙气,力喜射猎,多出名将。(元一统志)勤稼稭,务本业,士皆儒雅,习俗忠厚。(冯志)不尙华靡,有先王之遗风。(凤翔府志)近代民犹质朴,尙勤俭,士绅敦礼敎,绝浮靡,去古犹未远也。(凤翔县志)岐山务农力稼,质直好义。(冯志)明初相传,鄕民足不履县廷,目不识长吏。好义急公,输将恐后。迨于末年,讼狱兴而逋赋积,奸伪日滋矣。近者长吏勤于抚字,曲为训迪,而民气蒸蒸,渐以复古云。(岐山县志)扶固瘠土,风俗颇近古,鄕党相与尙齿让,服食尙简素,忠厚质直,绝无

  • 文章西安舊事東木頭市街上的幾户人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历史 风土人情 东木头市 风俗

    如果您也喜歡兩盅的話,經過南大街碱市一帶,大半條街都飄來陣陣酒香,誘得您進去也來幾兩吧。早年“西鳳名酒,太白遺風”的酒簾,已不多見,幾家高大宏偉的建築,雖說不上怎麽豪華,古色古香的朱紅柱子水磨磚,要是搬到現在的電影電視上,做個現成佈景,不要說是裝扮成王府,就是金鑾寳殿,也蠻夠氣派。店門口一付擔子,腊汁肉豆腐干,涼拌蓮菜調和豆幾樣小菜,用以佐酒。天剛交冬,老漢們的臥龍袋套褲就上身,喝幾兩驅驅寒,諞諞閒傳,也是一種享受。南大街的滴水河十字,往東就是東木頭市街...

  • 文章鄉情瑣記——二月會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家乡风俗 二月会 乡村庙会 庙会盛况 原公镇

    一、前言在舊型態的農業社會裏,年節之首尾,有一段較長的冬休檔期,我國幅員雖大,但大槪都是如此,西北地區尤甚,由於天寒地凍,冬休時間更長,在家鄕(城固鎭原公鎭)習俗中,年節過後,緊接著就是個盛大的廟會——二月會,會期略爲二週,高潮在二月初一至初十這十天間,這個會的知名度很高,不惟漢中地區的人皆知曉,即臨近各省,亦備貨參與,如:杭紡(家鄕認爲最好的紡綢,爲交季最好衣料)湘繡、宣紙、徽墨,漢中的白銅製品,安康的油漆器具,漢陰縣特產的生絲帕子,頭髮網網,(婦女梳...

  • 文章關中婦女擣衣漫談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关中地区 妇女捣衣 地方风俗 涣洗衣服 乡土艺文

    凡曾是生長在陝西關中地區的人,於讀完詩仙李白「子夜秋歌」中這兩句詩時,閉起眼睛來,當能遙想領略其箇中的詩情畫意,頓興起懷鄕思親之幽情。婦女們浣洗擣衣的情景,在一切邁向電器化的現時代社會中,已不多見,也許早就被人遺忘了。時至今日,每天家人換洗的衣物,放在水中泡一下,然後只要擦上肥皀用手輕輕揉一揉就可洗得乾淨,或者衣物太多,索性交給洗衣機去處理,則更是來得便捷;而洗過了的衣物,經脫水後,僅需晾曬一會兒或借用熨斗的力量,準會燙的平平整整,穿起來旣舒適又美觀。然...

  • 文章新疆風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柏容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新疆 少数民族 牧区生活 传统风俗 丧葬礼仪

    家」之称。塔吉克族共有二万七千多人,大部分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其余分布于沿喀喇昆仑山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的高寒地带。他们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种植耐寒作物。普遍用维吾尔文,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乌孜别克族有一万二千多人,散居在南北疆的各地城鎭,主要分布在伊宁、喀什、乌鲁木齐、塔城、莎车等地,多数从事商业、手工业,部分经营牧业、农业。因为他们和维吾尔族之间,由于宗敎信仰、风俗习惯等基本相同,语言接近,因此交往甚为密切。乌孜别克族虽然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一般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