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纪念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念胡琏将军德泽 金门「伯玉亭」隆重掲幕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李錫隆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胡琏 人物纪念 纪念亭

    纪念已故「金门现代恩主公」的胡琏将军而精心砌筑的纪念亭,终于在胡将军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六月二十二日)于金门隆重揭幕,专程由台北赶来的胡将军夫人及家属与地区党政军代表,均怀着无限追思感怀的心情,参加了位于莒光湖畔的「伯玉亭」揭幕典礼,敬吊这位一代名将。「伯玉亭」的揭幕仪式,是于当日上午十一时许擧行,由防区司令官亲莅主持,胡将军家属二十多位,及金门各界、学生、自衞队员逾五百人参加观礼,仪式肃穆隆重,备极哀荣。在揭幕典礼之前,所有观礼人员,并曾默哀三分钟

  • 文章胡伯玉将军纪念碑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兪大維 黃杰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胡琏 人物纪念 纪念碑 人物事略

    将军德泽广被,群议建祠立庙,奉祀千秋,以伸崇报之意。越三月,行政院院长今总统蒋公经国,莅金巡视。以将军功在国家,爱遗人民,乃亲为戡建纪念亭于莒光湖中,历八月而竣事。斯亭巍立,实寓崇功报德,敎忠喩义,光前劝后,风世励俗之多重意义,固不仅表彰将军一人已也。爰勒石赘文,述其槪略,以告后之来者。是为记。(中华民国六十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 文章金門「伯玉亭」落成紀實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王禹廷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胡琏 人物纪念 伯玉亭

    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今天称胡上将为「恩主公」,盖认为他近年建设金门之功,堪与陈渊后先嫓美。)又称马路两旁的大树为「胡公松」,用伸推崇纪念之意。去年(六六)六月二十二日胡上将逝世后,其遗骨安葬于金门水头湾外之海底。金门人为了崇功报德,打算给他修建一座可垂永久的纪念物。有的人主张给他盖庙,俾能岁时祭拜,奉祀千秋。有的人主张建立纪念舘,蒐集胡上将的文物书籍,陈列其中,并由各方捐献充实,以供瞻仰诵维,嘉惠世人。事为前行政院院长今总统蒋经国先生所知,认为很有意义。故于去年(六六)九月

  • 文章王陆一是 国父纪念歌的作者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劉星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王陆一 国父纪念歌

    国立编译舘所编著之音乐敎科书,其中国父纪念歌之作词者载明为戴传贤先生,实误也。戴氏为国旗歌之作词者,而非国父纪念歌的作词者。国父纪念歇的歌词实出自王陆一先生手笔。王陆一先生,字天士,陕西三原人,与于右任先生为小同鄕,且亦为挚友,精书法,擅骈文,名重一时,有「南梁北王」之称,南梁乃广东高要之梁寒操先生,北王即指王陆一先生也。国父逝世后,即有制作纪念歌之议,当推选十余人为委员,最后选定王氏为歌词之撰写人。此歌初名总理纪念歌,歌词亦为「我们总理,首倡革命」,后

  • 文章于右老如何勉励我办学——为纪念于右任先生百二诞辰而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诞辰纪念 三省

    自律格言,每有愤懑与懊丧,即默诵斯文作为愓励,得以减免自误之累。于此于先生百二寿辰纪念之期,回忆当年于先生的音容笑貌,宛然可见。忝为同鄕晚辈,聊抒所怀,藉表感念与追思。

  • 文章于右任铜像今晨乔迁伫立北市仁爱圆环卅二年 今后落脚国父纪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人物纪念 铜像

    台北市政府公园处昨天凌晨拆除矗立在仁爱路圆环内达卅二年的于右任铜像,暂放置圆环内,今天凌晨再把铜像运至国父纪念馆,馆方决将铜像重新安置在园内西北侧的碑林内,四月十六日于右任冥诞时重新揭幕。市府正进行仁爱路圆环空间规划,并准备元宵节在圆环内展出公共艺术品,发展局认为圆环中的于右任铜像有易地安置的必要,和于右任文敎基金会单位协调后,最后决定将铜像迁移放到国父纪念馆碑林内。为避免铜像迁移时影响交通,公园处利用元旦假期,前晚十一时出动人员和怪手进入圆环,工作人用

  • 文章法门寺地宫所呈现的文化意义为纪念乡贤陈固亭先生逝世廿周年而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法门寺 陈固亭 人物纪念 文物简介

    壹、前言法門寺在陝西省扶風縣城北十里的法門鎭,是我國古代安置釋迦牟尼佛指舍利的著名寺院。法門塔的歷史久遠,據佛典記載,兩千年前釋迦牟尼滅度後,印度阿育王爲了宏揚佛法,送舍利到印度各邦以及中國;凡得舍利者都要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塔爲其第五座;故原名爲阿育王塔。其時相當於戰國末年與秦漢之際。唐朝貞觀年間改建成四級木塔,太宗命撥款修寺。高宗憲慶五年(公元六六〇)以盛儀迎佛骨至洛陽、後武后、肅宗、德宗均有迎奉入長安之舉。憲宗時韓愈爲諫迎佛骨以致貶謫潮州,...

  • 文章西北名將馬呈祥將軍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馬世弘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马呈祥 回教殡仪 穆斯林 纪念亡人

    灵榇已于今年四月十九日以回敎丧葬大礼,奉安于回敎墓园,永远安寝于安拉怀抱之中。穆斯林的丧葬殡仪,简单明了,在今这繁荣忙碌的工业社会中,倒不失为是一种便民的举措。回敎殡仪,共分两部份,一为丧葬,一为纪念亡人,兹分记如下:第一节 丧葬一、圣行:亲友病了,自动去探望,归眞了,要去参加殡礼,这是穆斯林的五项基本责任之一。二、临危:家人亲友在旁反复提醒病人唸淸眞言:「万物非主,唯有眞主。穆罕默德,是主差使。」其目的有二:㈠提醒病人,也提醒穆民自己,是信眞主独一眞诚

  • 文章永懷右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陳建中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人物纪念 和平统一

    右老於年幼時,家境清寒,勤硏經書,及長鼓吹革命,致力新聞事業。民國廿年以後接長監察院,領導行使監察權,寧靜達觀,策贊國家大計,一切的努力,無不與時代的變革,國運的興衰息息相關。右老不但是一位革命者、思想家、學者,亦是書法家。顯達數十年,過著平民生活,一襲布衣、白襪、巾鞋,節儉樸實,每月薪水維持家用外,主管特支費都用在濟助僚屬,如有節餘,即約三數友好在忠孝東路一段的悅賓樓小吃。公私分明,取與不苟的精神爲公職機關樹立良好的典範。最爲海內外推崇者爲右老的書法,...

  • 文章捐款興建郭子儀牌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台胞捐款 郭子仪牌楼 开放探亲 郭子仪纪念馆

    陕西华县内乡郭振武捐台币陆拾捌万元郭振武筅生原藉华县,是唐朝名将郭子仪曾孙、郭仲文之后早年在家乡耕读,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救会图存行列,来台后曾任联军法官,至陆军总部年法组长,澎防部军法处长等军战,自军中退役后,潜心学术硏究,出刊专书廿余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捐款给军中托儿所、育幼院,并将自己身体捐国防医学院,作硏究用,现年八十三岁,大陆探亲开放后,闻知大陆家乡兴建郭子仪纪念馆,即多次写信给华县当局,表示赞成,并多次信件往来,提出热情、中肯而又具体建议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