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歌史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鄒蜀樵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国歌 民族意识 梁启超

    国歌是国家特定的歌曲,以表示国性,加强民族意识和感情。而一个国家可贵与尊严及其远大的理想,亦由它表达无遗。我们的国歌颇有一段历史的渊源。在满淸末年,淸廷腐败,懦弱无能,国势一蹶不振,以至外患频仍,受列强不平等条约的压迫,沦为次殖民地,几乎有瓜分之危。当时有人曾写过一首「颂龙旗」的「国歌」,其词有云:「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读之心寒。」词意形容河山之壮丽,文化之悠久,而看到犹太、印度、波兰亡国之惨痛,充满无限

  • 文章北魏時代的陶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馮志清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北魏 陶俑 艺术鉴赏 民族融合

    特色,土质黝黑,多半不上釉,而且因为边疆民族的迁入,所以陶俑的服饰,男的多着胡服,或着两当,戴甲胄,女俑大抵身裁修长,高腰,宽袖,右衽,衣裙长垂,与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上的服饰相似。我们不妨欣赏这幅图中的陶俑,俑身却只涂上粉彩,其他造型、服饰,都是北魏时期的代表作。下图四个乐俑,虽然塑制略简,但望之却朴拙有趣,四个乐俑中,左起第一、第三、第四俑各持小鼓,均由左手执鼓柄,右手未执棒,似用手掌作击鼓姿态,第二俑则在左腋下夹一具长腰鼓,右手扶鼓身,由他们生动

  • 文章西寧在蛻變中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樊鴻征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西宁城 回汉民族 抗日战争 建设发展 民族文化

    省政府座落靠市中心的西大街,原址是道台衙门,建筑高大,气魄十足,省主席马步芳身兼八十二军军长,所以省府门口日夜有武装衞兵站岗,气氛森严,民众视为禁区,虽是西大街的通道,夜间多绕道而行,免得「兵爷」们厉声喝止,问「口令」,滥盘查。省府后背是「小校场」,原为衙门护兵驻地,有广大的操场,用以练兵,后辟为运动场,设置铁杠、双杠、木马、田径等场地。供市民锻炼身体。省垣重大节日庆典,皆在此集会。中华民族是由多个宗族所构成,各有特殊文化背景,其政治思想上的相容性,汇流成

  • 文章黃河之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王孝廉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黄河水神 夏系民族 民族图腾 文化摇篮 半坡遗址

    大黄河—民族和文化的摇篮源于靑海巴颜喀喇山,流经九省而到山东利津县入海,长达四千六百多公里的黄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脉,黄河中流的伊、渭、汾诸水,是形成古代中国的民族与王权的摇篮。以伊水和洛水为中心而形成的姒姓族建立了夏,以黄河岸边的郑州和安阳为中心的子姓族建立了商,以陕西渭水中下游为中心的姬姓族建立了周。这些古中原地带的氏族所建立的不同王朝,使黄河古文化呈现了多元多彩的特色,他们各自有对黄河之水的祭仪和信仰的传承。夏民族所信奉的祖神颛顼、鲧、禹,其原始

  • 文章兵馬俑奇跡的發現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兵马俑 第八大奇迹 民族骄傲

    兵马俑近八〇〇〇件,战车百余乘,距发现之日仅仅四年后,当一号俑坑刚刚揭露出小小的一角,参观者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站在俑坑边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眞正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眞正到过中国。」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参观了秦俑之后,非常激动,他盛赞秦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这几个字,表达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由衷赞叹!奇迹,的确是奇迹!有谁能想到,在这曾是墓冢累累、乱石堆积的荒漠田野之下竟然埋藏

  • 文章黄帝与陜北黄土高原——论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張豈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黄帝 黄土高原 中华民族 历史文化 考古

    人们常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实这还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如果用审愼的历史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溯本求源的话,则应该说:陕北黄土高原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我们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此后,历代缅怀先祖创业之功,多到黄帝陵进行祭奠。因此,在论述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时,就以黄帝为中心谈几点看法。第一、黄帝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

  • 文章陝西革命紀要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蔡屛藩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民族革命 起义 张凤翔

    一、陕西民族革命思想之导源近代陕西学术思想,受关学之影响甚大,盖关学不斤斤于谈玄说理,而以重名节,尙力行,戒浮华为立身行已之极致,故多践履笃实,质直好义之士,证诸以往殆有足征者矣。关学在宋儒学派中,自为系统,张横渠而后,代有传人,至明末而益光大,如马谿田、李二曲、李因笃、李雪木……等,皆其著者,其行谊蔚为当时社会之矩范,无论穷通幽显,皆倾慕之,其讲学授徒之流风遗泽,历数百年而不泯。至满清末年,理学名儒中,有一二先觉特识之士,因鉴于外侮日亟,国势阽危,以

  • 文章中华民族始祖皇帝事蹟散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馬千里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历史传说 中华民族 炎帝 黄帝

    我们中国人,从来就有寻根的习性,也都乐意以炎黄子孙自居,相互认同并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内在情感;因此,我们的始祖—黄帝,迄今还在国人的心目中,仍然具有极富意义的不灭价値。根据传说,我国古代部落分三大集团:㈠伏羲、女娲出于南方苗蛮。㈡太皞、少皞出于东方夷族。㈢炎帝、黄帝出于西北华夏。华夏集团后来因控制了中原(包括关中和关东),就把其他两大集团全掩蔽下去,遂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所以炎黄时代就成了最早的传说历史,炎帝和黄帝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西汉司马迁

  • 文章女牧民和女強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陳若曦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牧民 少数民族 人物回忆 西藏生活

    手稿,却没一句重复或废话。「我们西藏是歌舞的海洋,神话的世界……有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格萨尔王在那曲驻过军队……我们的牦牛是世界珍贵的动物,还有黄牛和牦牛配种的扁牛……藏北出产出界最好的羊毛……我们资源丰富,有地热和热泉的天然奇观。」在她描述下,藏北成了人间仙境。等她讲完,时间也到了,座谈会乃匆匆结束。次仁玉珠风采过人,送的礼物也别致:每人一条哈达外,还有一条牦牛尾。汉人在那曲是少数民族,干部尤其如此。有个汉人副书记常和次仁玉珠一起招待我们,却难得开口

  • 文章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對匈奴之戰功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李正合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霍去病 匈奴 战功事略 秦汉时期 游牧民族

    我国在秦汉时期最大的外患,是来自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他们所以构成威胁,是因为过着游牧生活,自小习于骑射,成长后皆为骑士,全民皆兵,他们倚赖马匹增加作战的机动性,再凭优越的作战技术,从事侵略性的掠夺,在中国防御薄弱的边境,施于突击,来去迅速,出没无常,眞是防不胜防。当公元前一四一年,汉景帝崩,太子刘彻继统,是为武帝,武帝即位后,认为诸侯王国已被削弱,帝国内部稳固,在政治上是一个澈底的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推行重农薄赋政策,人民得到长期休养生息机会,已家给户足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