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梆子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折闲戏,两路梆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戏剧 蒲州梆子 人物回忆

    在陕西,经营油盐酒店,杂货酱园的商家,晋南帮占了很大的比率,因而家鄕的戏曲也就跟着活跃起来,以西安而言,经常总有一两家戏园子,邀请名角登台献艺,大槪您还记得,「宁看存才把尻子摆,不看杨老六把胡子甩」。王存才,河南灵宝人,约生于清光緖八、九年,工花旦。河南西北部与晋南操同一方言,故而也都喜爱相同的戏剧—蒲州梆子。存才的剧艺,滴溜溜的眼,妩媚出神。微动的嘴唇,更显得泼辣,把一些相公娃看得直流涎水。跷工尤其扎实,「挂画」一折是代表作,表演时在桌子上放一条长板凳

  • 文章秦腔(梆子)的起源及其影响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秦腔 梆子 起源考证 推广传播 山西商人

    秦(梆子)腔起源考梆子腔为戏曲腔调名,以所用乐器而得名。梆子以枣木制成,山西陕西以产枣著名,枣木极易取得。枣木赤红美观,坚实沉重,击之声音淸脆高昂,久敲不碎不裂。戏班用之梆子共两根,长六七寸,粗约寸半,以右手所拿之梆,击左手所拿之梆。换言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二根梆子之粗细长短相等,惟有时将左手梆子中间略予挖空,俾其声音更为响亮。梆子腔发源于陕西,陕西为古代秦国,所以把这种戏称为秦腔。在中国戏剧史上,除南北曲外,秦腔可算最早的一种。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