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期间门县的一个传奇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湯燦華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传说故事 龙门 抗战纪实

    壹 山深林密的小县门是广府的一个三等县,它是在明朝宏治九年扩增城博罗二县之地设置新县治的,面积共有六千七百三十一方里,东西宽一百二十里,南北长一百八十里,北界新丰,东南界博罗,西南界增城,东北界河源,西北界从化,南至广州三百一十里,县城以北山深林密,林木苍翠,县城以南丘陵起伏,沙迳以南直到永汉属平原区,丰产稻米,中间有一条小河,自上建穿过县城沙迳永汉麻榨而连接东江,河边小舟,两岸多水陂以灌漑农田,民风朴陋,县内实行新县制后,统计人口四万余户,都十六万

  • 文章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滇西抗战的主战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何德尊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滇西抗战 主战场 龙陵 战斗详情

    滇西抗战是中国八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军发起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陵地处滇缅公路咽喉,因此在这场战役中成为中日双方交战的核心地区,战斗甚为惨烈。陵位于怒江、川江大峡谷之间,岗峦叠起,山高榖深,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边陲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关隘要塞。中国抗战进入一九四二年,所有国际通道已全部被日军封锁,只有滇缅路仍能畅通。为截断这条援华物资补给线,一举摧垮中国,同年五月日军第十五军团派一支劲旅从

  • 文章抗戰後期活躍在灌口區的台灣義勇隊

    来源期刊:《同安》 第61期  作者:李海燕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义勇队 厦门 福建龙岩 李友邦

    抗战期间,在中国境内有两支国外部队配合国军对日作战,那就是台湾义勇队与朝鲜义勇队。后者偏重在东北,前者则在浙、闽两省活动。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少将,黄埔军校二期毕业,台湾省台北县人,祖籍同安县兑山;副队长张士德上校,身兼情调工作。台湾义勇队隶属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归第三战区指挥,担任政工文宣。总队部原设在浙江金华,后来迁移到福建岩,曾几次有队员下闽南漳州一带,公开表演话剧,街头演唱,张贴海报标语,其时台湾是日本管辖,台湾人在中国境内鼓吹抗日,令人感动

  • 文章(貳、故鄕懷憶)抗戰勝利瑞金同鄕在洪都盛況瑣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張本烈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洪都 日寇投降 云龙桥 日机轰炸 修建工程 人名单

    民国三十三年秋,日本军阀挟其疯狂残势,由赣江直上犯室雩都兴国边境时,原驻泰和等地之中央及省各级机构,迁抵宁都瑞金两县,迁至我县之江西省党部及皖赣监察使署,即借城内羣德、东关两小学及附近祠庙恢复办公,因紧急播迁,工作人员未能全部随来,邑中人士即多在此时,加入战鬪中之党务工作行列。三十四年秋,日寇投降,擧国欢欣之余,江西省党部立即征雇交通工具,大小木船四十余艘。集中停泊于双淸桥下,古城河口以迄云桥之间,待装妥公私物品后,分配员工及眷属乘坐。浩浩荡荡顺流而下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