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纪实

    前言民国二十七年二月,抗战面临极度艰苦阶段,京沪已相继不守,武汉保衞战争序幕,行将揭开,同时第二期全面抗战工作,亦正在作积极准备,这个艰钜伟大的历史任务,由我湖北全省的父老,以及受命鎭藩江汉之陈公辞修将军来负荷!斯时振国正以步兵团长职务,调任武汉衞戍总司令部上校参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后,旋调任长官部机要室主任,而担任总司令曁司令官的,正是陈公辞修,徐州会战终了,军事会议检讨结果,认为战术战鬪,固为失败之果,而军事情报不善,实为影响战争失败之因

  • 文章八年抗战保卫武汉的关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徐州会战 保卫武汉

    本文摘自六十五年四月一日出版中央月刋第八卷第六期,「抗战史话」,由蒋纬国将军所写「八年抗战是怎样打的」,其中述及徐州会战之战略目的,在保卫武汉。特摘录转战于我湖北文献,以存史实。——附识。本文可与武汉另一种战争一文相呼应。当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中旬,我放弃首都南京后, 蒋委员长确认:我们在战斗上虽失利,且丧失了若干领土,但在战略上已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基此信念,于十二月十七日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重申抗战到底之决心。并亲自驻节武汉,督导各战区继续抗战

  • 文章抗战前的武汉报业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宋漱石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报业

    武汉是办报的好环境人口、市场、交通和文化水准,都是报纸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各大都市,除上海外,武汉要算办报最好的环境。武汉三鎭人口经常有两百万,一条长江,两条铁路,纵横交织,市场之大,也仅次于上海,一般文化水准,也胜过若干省市,在武汉办报,祇要报纸本身具有特点,发行业务不大成什么问题,发行有了基础,广告业务也不愁没有发展的。站在报纸业和经济观点上,武汉环境确实非常优越。不过,因为环境好,报纸容易生存,同业的竞争也就特别尖锐,广告掮客和派报工人的挟持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0-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功,而我将士之忠勇衞国精神,实堪敬佩。是役,我伤亡官长十员,士兵三五零名,而敌人则伤亡倍之。附记:一、第一九七师,乃湖北地方团队所编成,装备极劣,而战志奋发,师长丁炳权,黄埔一期生,器识弘达,多谋善战,各级将校,皆吾鄂优秀之士,全体官兵,均三楚靑年子弟,堪称唯一之湖北劲旅,武汉会战后,经笔者苦心奔走,获蒙长官陈辞公,特准补充新造步枪四千五百枝,轻重机枪三百挺,砲二十门,及其他良好装备。嗣后,该师转战湘鄂,战绩辉煌,师长丁炳权,积劳病逝战地,尽瘁国是,永埋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8-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武胜关,平靖关附近战斗(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十九日至同月二十五日)一、地理形势武胜关,平靖关一带,山势峥嵘,峯峦重叠,高屋建瓴,绾谷豫鄂,为武汉北部之屛障,扼平汉交通之枢轴,固形胜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设若不守,则敌据此可南趋武汉,东阻我军退路,西叩荆襄之门,其对于军事上之价値,槪可想见:二、战前态势当武汉会战,进至十月初旬,沿大别山北麓前进之敌,与我激战于河南信阳以东,一路向南进迂回至柳林车站,企图直犯武胜关,十月十二日,信阳不守,柳林之敌,进至潭家河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續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5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监察 武汉

    四、湖北槪况之二监察五、邹平凡案——湘鄂赣区接收淸查团,以伪军军长邹平凡,于去年敌人投降时,自称武汉治安联军总司令,乘我国军尙未开抵武汉,市区秩序紊乱之际,乃挟其武力刼取掠夺,无恶不作,其私有赃物财产,在武汉三鎭者,以亿万计,凡武汉市民,当时目睹其情形者,莫不切齿。淸查团特将邹平凡在当时凭借武力,实行掠夺之事实,为人所共知者,公布如下:⒈邹平凡自称武汉治安联军总司令后,即指挥其部队,将所有武汉敌人重要仓库,及武汉商统分会仓库,加以把守,用大批卡车装运各色

  • 文章抗战时期武汉地区的战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1-04-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蒋介石序传

    蒋公于台儿庄大捷以后,亲自来到庄内庄外,慰勉忠勇将士与爱国的人民。他往来于武汉及各战场,十分辛劳。自从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于二十七年四月一日公推他为总裁以来,党的领导责任,也加在他的肩上。日本人受不了在台儿庄战败的耻辱,恼羞成怒,加派三个师团来对我军报复,并且从南京对岸的皖中,沿着津浦铁路南段向北进攻,企图把孙连仲部、汤恩伯部、张自忠部,都包团在里面,加以捕捉歼灭。我方起先也增加了不少的部队,来和日军对抗,兵力一共达到了六十四个师、三个旅。后来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战争纪实

    大别山脉附近战斗(民国二十八年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十五日)一、地理形势大别山脉,西与桐柏山相衔接,重峦叠障,雄峙豫鄂皖三省边区,地形险要,农产丰富,南可控制长江,西可攻袭平汉铁路,威胁武汉敌之侧背。北藉黄汎区之掩护。可与豫中我军相连结,乃抗战期间,最有利之游击地区。本地区之河流,县河流经黄陂入武湖,擣水经黄安,白塔河经麻城、宋埠汇入长渡湖,均分别南流,注入长江。交通,全系山僻小径,其外围则交通便利,除长江之水道,及平汉铁路外,公路亦甚发达,计有沿江公路,自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战争纪实

    随县枣阳会战(民国二十八年五月一日起至二十日止)一、地理形势随枣,东以平汉路界鄂东,西有襄河,南有大洪,北以桐柏山系界豫南,雄峙鄂北,俯瞰武汉盆地,屛障宜、沙、襄、樊,乃第二期抗战之要地,尤以大别山位于襄河、溳水两河谷之中间,控制汉宜,京钟,襄花诸公路,形成鄂西北战场之枢轴,惟幅员较小,比高不大,非有力部队,不能坚强据守,牵制敌人,发挥地略上之作用。地处大洪,桐柏两山之间,河沟纵横,溳水发源于桐柏之阳,纳诸细流,经随县,安陆南流,而注入襄河,长江。唐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張振国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战争纪实

    武穴、田家镇附近战斗民国二十七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九日一、地理形势武穴、滨临长江左岸,位于广济以南,居长江迄武山,黄泥二湖之间,为田家鎭要塞之前哨,地形平坦开濶,阡陌纵横,春夏水涨,易成灾患,每届江湖氾滥,则天水一色,尽成泽国,颇有利于敌浅水军舰及小砲艇之活动,使防者徒增困扰。田家鎭,位于武穴之西北,与富池口隔江相望,雄踞长江两岸,扼水运之咽喉,为武汉东南之重要屛障,且江岸狭窄,江流湍激,礁石暗藏,地形险要,为兵家所必争!早设要塞,作武汉外围之锁钥。黄泥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