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寇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七抗戰的回憶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沈琢之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七七 抗战 日寇 蹂躏 纪念

    。的绿林情景相似,不图余于此行亲历,谁实为之,非日寇蹂躏国土而致此耶!三十一年,余居上海南巿,附近赌场,有赌徒被杀,日军立将该区扩大封锁,断绝交通,经十日而不开放,家无隔宿之粮者,饿死日有所闻,日人之残忍成性,且有甚于此者,一旦通行,余立北迁广陵,作敌后的策反,兼资助亲朋,间道入渝,共同抗敌,迨胜利来临,余奉廿五军部及产业管理局,先后电招,北赴归德,南下松江,仆仆风尘豫苏道上,正拟回鄕重建家园,讵赤焰燎原,山河变色,一度避难宁波,作贩伕赶集,卖物维生,继后东渡

  • 文章記抗戰時日宼轟炸及佔領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9期  作者:勵玉甫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日寇轰炸 占领宁波 灵桥门 燃烧弹 高射炮

    民國廿六年七七抗戰爆發,「八一三」後戰火延至江南。翌年農曆三月初九上午八時左右,日本大隊飛機約有十八架之多轟炸寧波。半邊街及靈橋門、及江東百丈街、灰街、新河頭等多處中彈。炸彈多數是燃燒彈,大片房屋被燒,柏油馬路也燒,近半邊街、雙街及天后宮前街二層木造房屋全部燒光。江東百丈街燒一半,灰街全部燒光。幾條舖的很好柏油馬路,全部變成石子路。靈橋門口江橋頭,新寳華老寳華綢緞局(布店)是五層鋼筋水泥建築,被二十五磅熱水瓶大的炸彈,炸穿三層,在下層避難的人保住性命。靈...

  • 文章抗戰歲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诗歌 历史 残杀同胞 日寇

    六十年过去了,胜利的鞭炮声仍在耳边回响,火炬的亮光也总在跳动、闪烁,它们记录著当年的苦难,也铭刻了辉煌的篇章。它们不会消逝,将直传至子孙万代。它们已化作铿锵的警示,永远在故乡的上空,在大家的血脉里流淌:不忘历史,团结、致富,协力建设强大的祖国!日寇残杀我同胞弃尸遍地

  • 文章抗戰時期村居記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楊荷生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日寇侵华 流亡生活 村庄风貌

    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我随全家由海州迁居灌云县农村。初住广丰庄,因遭敌机轰炸,逃往顾庄。仍时传日寇下鄕消息,而各处躱避。乃住到我家的庄子—花船庄。一九四〇年端午节,日寇及伪军破门而入,大肆劫掠,不得已仍回时已沦陷的广丰庄。直到一九四五年胜利,备受亡国奴之苦,而靑少年大好光阴亦流逝矣。一、大乱居鄕历八年,缅怀往事思联翩。避秦何处桃源境?风雨阴晴几变迁。二、庄圩四绕绿葱茏,秋叶经霜烂漫红。邀伴偕游童稚趣,披枝穿径乐融融。三、数亩池塘灩灩波,亭亭翠盖拥朱荷。春来

  • 文章我的伯父——灌雲縣第三區區長宋沛然抗戰勦匪忠勇壯烈事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宋振華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情报专员 日寇侵华 国共内战

    上级信赖与嘉许。三、二十八年在涟水县佃湖鎭被匪围攻乘夜突围民国廿六年,日寇侵华,中央政府为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持久消耗战略,俾达成最后胜利,将中央政府撤离首都—南京,迁至陪都—重庆,斯时我东北、华北、华中苏、鲁、皖各省重要城鎭大都沦于日寇,而**乘国家遭受外侮之时,又乘机作乱,积极发展,盘踞赤化鄕村,而以苏北为最,受害亦重,因此留在沦陷这省县以下的地方政府,一面抗日,一面又要对付**,艰苦之情可以想象。廿七年我伯父任涟水县情报室主任,其时涟水县县长为程砚农先生

  • 文章抗战期间日寇在舟山的暴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3期  作者:鄔永昌 出版时间:2002-08-30
    关键字: 抗战 日寇 舟山 暴行 “马岙事件”

    经岑港渡海逃至鎭海县境。日寇侵入舟山后,采取了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财物被劫一空,村庄被烧夷,妇女被强奸,同胞被活埋,爱国志士被抢杀。日伪用「烧山战」、「鱼网战术」、「强化清鄕」等手段搜捕抗日游击队员和反日民众。日寇动则罚跪毒打、狼狗撕咬、枪刀剌身、活埋枪杀。舟山人民灾难深重,群众苦不堪言。狂轰滥炸 满目疮痍「七七」事变后,日寇多次出动军舰、飞机对舟山狂轰滥炸。被袭炸地方除定海城区外,还有朱家尖、六横、岱山等地。炮弹、炸弹所落之处,一片

  • 文章從軍「魯八游」瑣憶——抗戰生活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魏興家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魯八游 抗戰生活 日寇 壽光中學

    一、抗战前夕的寿光中学民国二十四、五年间,华北风云日急。日寇步步进逼,又在全国各地,到处制造事端。引发国人抗日怒潮,风起云涌,寿光中学(下简称寿中)师生,尤为激动。二十五年冬,绥远抗战百灵庙大捷,寿中同学纷纷组队,下鄕宣传募捐,慰劳前方将士。我们到城东王家口子一带劝募,鄕人莫不慷慨解囊,踊跃捐献。甚至有老妇人问「要不要鸡蛋」的事迹,十分感人。是年「双一二」西安事变,领袖蒙难。大家随陷入极端愤怒、焦急、期待中。到二十五日傍晚,羣集校园,静听无线电广播。听到

  • 文章同仇敌忾抗击日寇——记抗战时永嘉桥下阻击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胡今虛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桥下阻击战 抗击日寇 历史

    抗战时期,日寇铁蹄曾三次蹂躏吾乡,奸淫烧杀,无所不为,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保家卫国,温州军民奋起抗击侵略者。本文记述的是温州第一次沦陷时,吾乡军民同仇敌忾打击日寇的第一次战争——桥下阻击战。时驻防温州的兵力有暂三十三师,省保安第四团,专员公署保安大队,永嘉县国民兵团自卫大队,笔者任自卫大队二中队长。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九日凌晨大队部获悉日寇已逼近瑞安,有迹象在飞云江南岸沙滩登陆,而后进犯温州城区的情报,即召集各中队长紧急会议,部署战争任务。我中队受命进驻

  • 文章追述抗战时期死于日寇丑剧暴行的鄕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5期  作者:虞彛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抗日回忆 日寇暴行 汪伪政权 不平等贸易

    抗战时期,笔者足迹未履本鄕,五年在上海,三年有浙西之行,故鄕里顺民生活,但闻种种残民以逞兽性暴行,未曾身历其境,惟在上海为两位海员同行鄕亲,死于日寇丑剧暴行,则因亲身代办后事,惨酷景象,至今深印脑海。死于国旗拖尾把丑剧的鄕亲抗战时沦陷区里做过顺民的同胞,当还记得,日人制造汪伪政权初期,出现过将我国旗上端加上两条布条怪象,汪精衞丧心病狂,顺应日敌意旨,称为和平还都,沐猴登场,命令陷区人民悬旗庆祝,本来自我奋起抗战,所有民间国旗,都随地方沦陷而深藏不能现露

  • 文章(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特辑)追忆五原战役中的徐子珍将军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9期  作者:徐萍、侯巍 出版时间:2016-01-01
    关键字: 徐子珍 抗日战争 日寇 文史资料 手榴弹

    二〇一五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多年前,日寇践踏我中华国土,残害我中华儿女,中华大地一片血雨腥风,凄凄之情,惨不忍睹,我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敌之责。笔者记录了家中长者对历史的口述,并参阅了内蒙古五原县的文史资料及当年抗日将领回忆录等史料,撰写此文以纪念徐子珍将军和他率领的保家卫国的所有将士,让后人了解和铭记抗日战争中五原战役这一可歌可泣的民族悲壮历史篇章。徐子珍,字席儒一八九三年一月十七日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