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日抗戰八年拾零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王惠民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抗战 投降 官兵 交通运输

    戰時物資奇缺軍民生活同樣艱苦自從全面抗戰開始後,公敎人員全都支國難薪三十元,無一例外。日常生活所需資源初尙取用不竭,大家都有一種感念,今後歲月人人必須節衣縮食,軍民同甘共苦以渡難關,廿六年冬季起,軍公敎人員一律發棉襖棉褲,長官亦然,以後因經費支絀,靑灰色斜紋布料的採辦亦不易,翌年起就不再製發,三四年後衣褲破了,補布釘亦得穿上身,好在彼此都一樣,大家亦就不以爲意了。皮鞋破了,因無法得到補充,改穿布鞋,行動的時候則改穿草鞋。吃的方面,鷄鴨魚肉視同山珍海味,語...

  • 文章抗戰以前之嵊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陸也豪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嵊泗 山川 疆界 户口 交通

    崇明县属之海外各岛,而第二起艇船即所以保护崇明吴淞等处与各岛间之交通道。于此可知在同治之时。山岛之渔民,及渔获量,已不在少数矣。而渔业之推移,则自小羊山而东移至嵊山,养浩在嵊时。询山民迁居之年代,大槪以父及祖者为多。以之推算,适在同光之时也。故外海山岛户口繁衍之始,在嵊山可假定为咸同,而在小羊山,则较早,或为乾嘉。各岛户口,依十九年三月崇明嵊泗区筹备员之调查:泗礁户二五〇〇,口一二〇〇;花岛户一二〇,口四〇〇;黄陇户一七〇,口四〇〇;东西绿华户一二〇,口三八

  • 文章(專論)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回顧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8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5-10-03
    关键字: 交通要道 中日战争 交通运输 投降

    界首是在安徽的太和,临泉和河南的沈邱交界的沙河岸上一个小鎭,向东北经过涡阳蒙城,直通商邱、徐州,是陇海津浦两铁路上的重鎭,接近广大的日本占领区,我们常称之敌后;向西越过平汉铁路,直通抗战时期的大后方西北和西南,临时首都重庆。因而在这个小鎭上,机关林立,商业发达,为出入敌后之交通要道,亦为向敌后抢运物资,转运后方支援抗战之重要据点。负责机关是交通部运输统制局界首货运站,另有沙河警备司令部维持地方治安,为敌前最高军事单位。我们的机关设在这个小鎭鄕下一所民宅内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凃翔宇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城市建设 政府 交通

    咸感恐慌,文化人士,弥觉困难;故如何完成物质上的复员,强化精神上的建设,实为当务之急。「本报同人有鉴于此,爰就战后一年来的重大问题与紧要措施,近取诸新闻,远征于史实,内而国是,外而国际,分门别类,析目提纲,汇编年鉴,藉补参考;语其主要内容,计有岁历、纪事、国土、人口、党团、党派、内政、外交、国防、财政、金融、经济、交通、立法、司法、考试、监察、敎育、文化、省市、侨务,以及国际动态、国际会议、国际集团、民族运动、民主潮流、列国现势、当代文献、重要法规、机关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交通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鳳磊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烟台 抗战前 交通运输

    本資料譯自A·G·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一書,為《山東文獻》第十九卷第三、四期所載《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之續篇,譯文規則一仍其舊,玆不復贅述。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四)四、湖北概況之二 五、農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4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2-07-10
    关键字: 农业成产 农业劳力 交通 教育文化 司法

    亚细亚及德士古等。湘鄂赣区接收产业,经督导复工者,以华中水电公司汉口分处为最早,余如第一纱厂,既济水电公司,武汁水电厂,大冶电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平安酱油厂,及内迁工厂十余单位。七、交通一、水运方面 交通部接收之船只,在汉口区为五〇九〇吨,滞留在宜昌汉口间之复员人员数以万计,一年间经汉口东运者,计木船八一六〇人,商船二五二四六人,登陆艇一八〇〇〇人。二、陆运方面——自从厂人投降后,收复区各线铁路多被**破坏,并阻挠修复。例如平汉路元氏至安阳段,**刘伯承竟

  • 文章抗戰時期鄂西清江水道整理工程紀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70-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河道治理 水运 交通

    至棉羊口淸江河流,由伏三跳至棉羊口,长五八·五六公里,沿河两岸均为高山悬崖,河宽自三十公尺,至一百公尺,水深在最低水位时,自一公寸至一公尺不等,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滩濑横比,除相隔十五里或三十里,有渡船或竹木筏,可供行人交通外,其上下行者无一船筏焉此为淸江中最艰险之一段也,玆将最险之滩濑续述如下。㈣棉羊口至野三口 河流至此即入建始县境,再流至景阳。河长八·二七公里,沿河两岸均为石崖阧立,水深坡平惟多险滩,礁石甚少,山溪沟涧水自壁隙流出,望之如珠落盘,日光直射光

  • 文章宜昌抗戰的特點與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鄭澤金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鄂西会战 宜昌抗战 交通枢纽

    作者:鄭澤金,男,宜昌市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 文章广西航业联营社——对抗战时期交通运输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交通概况 铁路建设 航业联营社

    一、抗战前广西的交通运输槪况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以前,广阔的华南地区,只有一条官民合办的粤汉铁路,是由政府招商募股建筑的。笔者年少时,曾见先父保管一张以卢钦先公蒸尝名义认购的股票,金额五百银元(据说当时可买良田二百亩),是前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发行的。盖因清朝末年,中日甲午之战,曾赔给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三千万两;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之乱,引发英、美、法、日、意、俄、德、奥八国联军入侵,再赔军费白银四万万五千万两,国库已经空虚到一无所有了,各项重大

  • 文章抗戰期中福州南方日報社兩度陷敵與復刊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南湖漁父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交通要道 出版 报社 南方日报

    家鄕福州于抗日战争期间,有两度沦陷的经过,虽然时间都很短,但许多人均有「接收」的经验。在这反攻号角即将怒鸣,匪伪即将崩溃之际,这些「接收」的经验颇有参考的价値。本期先刋南湖渔父先生的「陷区报社的接收与复刋」一篇,尚祈读者先生,多赐大作。——编者。抗战期间,笔者服务于福州南方日报社,抗战进入第二年度时,当局为未雨绸缪,鉴于福州为福建省会,且属沿海地区,易受敌人骚扰,故即先把省会迁往腹地的永安。南方日报社则把总社疏迁于闽江上游交通要道的南平,盖此地扼闽北交通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