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精神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乡长仲廉将军演讲「抗战精神」纪要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战精神 王仲廉 演讲纪要

    中国现代文化基金会,为纪念抗战五十周年,特于本(七十六)年九月三日下午,假台北中央图书馆会议厅,擧行「民族精神座谈会」,由基金会董事长王士仪(为鄕先贤王公璵先生令侄)主持,与会人士多为文化学术界名流硕彦,济济一堂,堪称盛况空前。座谈会开始,首由主持人介绍王将军仲廉于抗战期间,转战南北各战场,指挥作战之丰功伟绩,尤其在民国二十七年四月台儿庄会战大捷,荣获靑天白日勋章,光耀史册。继请王鄕长讲述八年抗战经过,并以实战印证 蒋委员长高瞻远瞩,领导全国

  • 文章湖北文獻與抗戰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0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湖北文献 抗战历史 实录精神

    壹、前言湖北文献,系我湖北省旅台同乡自筹经费所创办之刊物,于一九六六年十月发行创刊号,每三月出版一期,迄至本(一九八八)年十月,已届满一二九期,三十二年来未曾间断。本刊创刊宗旨,乃有鉴于「国有史,家有乘,省县有志,均系以文纪事,表现民族精神。然官书多伪,逸史足征,故晋之乐,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班马之史记,皆以私家之笔,为后世所珍。」而「征文考献……更是发扬吾鄂历史文化,尽到我们这一代承先启后的责任。」是故创刊之初,即揭橥「报导我省山川沿革、民情风尚

  • 文章賀「海南抗戰碧血錄」出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海南抗战碧血录》 王万福 海南精神

    为压制计,遂以强大兵力屠城淸村,酿成惨祸;直至抗战胜利之后,始得安葬修葺墓园,而乐会县的殉难烈士,则赖王万福先生曁诸同人之努力,查明姓名,予以立碑,辑成惨案实录,从此浩气长存,正气永伸,不愧海南精神。海南自宋朝以降,先有苏东坡莅临灌输中原文化,后有海瑞进京振刷朝纲,故而海南人士深受中华文化的薰陶。国父领导革命时期,已有云振飞烈士沧州起义;抗战期间复有千人死难,后先辉映。本书题名碧血录,按黄兴先生挽黄花冈烈士有联称:「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

  • 文章大陸抗日遺跡參訪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郁浩然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遗迹 参访观感 大陆建设 抗战精神

    萍乡 郁浩一、严肃紧凑欢悦之旅中华民国团结自强协会,为悼念抗日先烈,缅怀抗战精神,特组成「纪念抗战胜利—大陆抗日遗迹参观访问团」,于民国八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二日,到大陆参访了九天。参访团是团结自强协会,两岸工作委员会副召集人丁教授介民领队,协会方组长高秘书协助行政,由台瑞旅游公司邓秀琴小姐与大陆地陪导游全部行程。参加人员均为会员及眷属,共计三十七人。同仁中有教授、将军、作家、事业家、董事长、博士、硏究生、书法、诗词、摄影家、年长者高龄八十四岁,年轻

  • 文章廣西普及教育運動與抗戰(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雷沛鸿 抗日救国教育 爱国精神

    文盲,在精神加强其民族意识,激发其爱国热情,坚定其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在生活上增进其抗战期间必具的知能,提高其生产效率,并改善其日常生活。」⑮该方案曾就客观事实与主观的要求,订定了实施原则:政治训练、文字训练、生活训练三者并重;实行强迫施敎;设法与战时民众组训工作配合;力救求切合民众实际生活的需要;尽量避免妨碍民众生产工作;注意民众自学能力兴趣的培养;在人力物力上各方面力求经济。师资的来源,该方案第十五条规定:调用中心基础学校辅导部主任;抽调各级基础学校敎员

  • 文章抗戰時期重慶之回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重庆 精神堡垒 大后方

    抗战精神和坚定必胜信心。最后,终于打败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复兴关复兴关雄峙重庆,背山面水,地处峻峭,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处。据老辈川胞述及,某代,此关由一将军据守。在一次混战中,糊涂失陷,成为「糊涂关」。后以此名欠雅,且该处有一佛塔,遂名「浮屠关」。抗战时期,蒋公改为「复兴关」。中央训练团设于关岩江心坡,占地甚广。蒋公自任团长,另由敎育长襄赞其事。下设各种训练班,采军事管理。团内上下朝气蓬勃,精神焕发。训练团敦聘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讲学,轮调全国党政军

  • 文章抗戰生活瑣憶與感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昌聲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惨痛的回忆 流亡的血泪 抗战精神

    晓行夜宿,补给全赖当地居民供应,打到那里,吃到那里。赣省民性强悍,且有**支持,供给武器弹药,乘隙偷袭国军,以扩大其武装叛乱,沿途曾受**突击多次。零星落伍国军,恒遭居民残杀,掳获其武器装备与弹药,用资**,甚至剥其衣物与鞋袜,裸尸弃置田野,血肉狼藉,睹之抆泪!余以少年,历经战阵险阻,目覩国军艰苦奋战之精神,隆冬大雪,仍着单衣,赤足草鞋,日行百里,以塩醃之生姜片佐以三餐,甚或三餐不继,仍照常行军作战,以劣势对抗优势,杀敌致果……就是凭此「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

  • 文章科技界的抗战精神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抗战精神 冶金技术 钨矿 技术研究

    抗战期间,政府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不遗余力,在恶劣的环境中,提倡节约,对年轻人作严格的训练,期能掌握时机,作适当的努力。就我个人来说,一生默默耕耘,也可以反映抗战精神之一斑。记得我在广州唸知用中学的时候,是「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日本人疯狂的横蛮作法,激起炎黄子孙同仇敌忾,奋力自强,以求自立自保,尤其是我们上一代的师长们,更义愤塡膺,渴望年轻的一代,能各尽所能,出类拔萃,一洗「东亚病夫」的耻辱,所以常常语重心长的吿诫学生,要脚踏实地,崇勤俭、弃侈糜,功课

  • 文章重慶抗戰勝利紀功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勁松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纪功碑 精神堡垒 碑文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对日抗战开始,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国民政府移住重庆,二十九年九月六日明令定重庆为陪都。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结束,三十五年五月五日国府还都南京,同年十月,重庆各界发起在重庆市都邮街广场,兴建抗战胜利纪功碑,于十月三十一日奠基,三十六年八月完成,十月十日揭幕,这是八年神圣抗战之一纪念建筑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纪功碑所在地原为抗战时期的「精神堡垒」。碑的设计为八面塔形的高层建筑,由三个部份组织而成:第一部份是碑台,第二部份是碑座,第三部

  • 文章缅怀抗日与重庆精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7期  作者:葛忍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军旅生涯 重庆精神

    火车,除此,则以卧薪尝胆精神,不停地走,背军毯干粮,穿草鞋,如苦行僧,任风吹雨打,每天食干粮及糙米饭,和稀有油的萝卜和黄豆芽汤,甘之如饴,胜似目前的山珍海味,时常席地露天宿营,卧对明月星星,不知道什么叫辛苦,祗知道要磨炼,学好军事知识,打倒日本军阀,我们要以牙还牙,血债血还,雪国耻,还我河山,这就是当时靑年男儿,牺牲自己以报国家的责任。以后上级发给我们每人一枝七九步枪,附带子弹一百发,敎导我们如何使用,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打击敌人,更要如何保护比爱人更重要第二生命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