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游击战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抗戰文獻之三(一)血戰胡埭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历程 游击战

    战术、战略、战法打败优势武器号称世界第一流的神枪手,这还不承认是战败?那是怎么?根据原则,游击战就是游击战,打游击战,就是要你来我去,你去我来,以大吃小,以小扰大,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出没无常,要打得准、打得狠、打得凶、打得猛,所以,可以猛冲、猛打、袭击、伏击……猛打一阵获得战果后迅速脱离战场,切忌胶着被敌吸住脱不了身。像二十九年八月敌寇进犯广德,打进忠救军总部也就是敌人出其不意,快速入侵打的「游击战术」,可是迅速被我忠救军王春晖部(后任靑年军师长在缅甸

  • 文章抗戰八年打游擊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游击战 抗战后方

    溯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的砲声燃起了全国人民抗战的火燄,自此我在先总统蒋公领导之下,始终追随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曁鲁东行署主任李先良先生,在胶东各县以及靑岛崂山等地,抗战打游击,用最劣的武器,和装备精锐的日本正规军,打了八年的游击战,大小战役不下千百次之多。游击队如何形成的游击队的组织,有农民、商人、男女学生、有老年和少年、各界各行都有,凑和成一支队伍,初由鄕鎭区长领导,后因爱国志士风起云涌参加抗战,军政人才脱颕而出,部队渐为有胆识而较孚众望者

  • 文章抗戰時期我在江南游擊區(三)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徐笙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江南游击区 “扫荡战” 游击战

    并得以借机打击盘据敌后的**新四军胁迫民众壮丁从军,阻碍其征粮征税,以协助地方政府推行政令;如遇优势之敌压迫,或过度疲倦,则相机撤囘。如此轮番实施,以期收获前述效果。五、敌所谓「扫荡战」—即反游击战当面京沪线之敌,在我不断袭击,破坏困扰下,为求自保计,乃施行所谓「扫荡战」,企图打击本游击区兵力,俾获暂时性的宁静。在开始行动前约一周余,它即调动京沪线兵力,分别向它的前方宜兴、武进、金坛、天王寺、溧水各主要据点集结,同时征集民伕备用。这些情报,纷由陷区我情报机构

  • 文章青島抗戰憶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孫壽庭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青岛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游击战 军事史料

    本文是要介紹游擊隊對於抗戰的貢獻。儘管有些深具偏見的人,未能給予游擊隊應有的重視與公正的評價,但我的論點是肯定的。這並非筆者曾是一個游擊隊員的敝帚自珍,事實如此,不容否定。當然游擊隊良莠不齊,有的作惡多端,已爲國人留下惡劣的印象,但這只是此中的害羣之馬,瑕不掩瑜,不能以偏槪全,一桿子打翻一條船。社會史學家說過:「歷史是社會上所有成員組成的,不僅是秀異份子而已。因而卽是被遺棄的人,也應該有他的位置。」現在姑不論游擊隊的功過是非,誰也不能否認,它在對抗異族侵...

  • 文章抗日英雄張爲邦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浦東》 第65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91-08-05
    关键字: 张为邦 建筑木工 兴办教育 抗日战争 游击战

    浦東東瀕東海,西接黃浦,與上海市祇一江之隔,物產豐富,居民安居樂業,從事各項生產。因與上海市距離甚近,所以很多人從小就往都市謀生,大部份均在工商界發展,刻苦耐勞,成就巨富者頗多。卽以川沙之楊斯盛先生爲例,他在上海充當一名建築木工,奮發有爲,光緖中葉,適値上海籌建江海關,新式建築,因而致富。他以自幼失學,抱憾終身,在臨死前將全部資產毁家興學,創辦「浦東中學」,造就不少人才。繼起者有張爲邦先生,受楊之精神所感召,亦盡畢生之力,創辦「惠民中學」。張爲邦係浦東川...

  • 文章抗戰見聞憶述(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9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75-07-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保安第一团团长 程世忠 游击战

    民國二十八年三月一日,江南行署派蔡潤祺任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保安副司令兼保安第一團團長,同時兼任常熟縣縣長,(主任秘書安蔚南,蔡氏辭去縣長後,江南行署卽派安氏繼任)三月十六日,蔡氏將所部改編爲二區保安第一團,四月初向常熟,江陰二縣交界之沙洲區推進,協助江陰縣府推行政令,(時江陰縣長爲張品泉)五月中旬,又轉輾至無錫西區,某日,蔡氏應毛木君縣長之邀,前往張舍鎭,硏商縣政問題,不料無錫縣抗敵自衞團第一大隊長周漢良率部由稍塘營向張舍推進,第三大隊長張生烈部由蓮干...

  • 文章前塵往事憶述(三)第三章 對日本的心結與抗日游擊戰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98-03-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 抗日游击战

    —編者

  • 文章抗戰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王憲章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家乡风貌 游击战 抗战胜利纪念

    「七七蘆溝橋事變」,日軍大舉南下,溯江西上,陷南京,佔九江,不久,鬼子的飛機轟炸了廬山南麓,鄱陽湖畔的星子縣城。星子縣政府也已撤退到鄱陽湖對岸的都昌縣城去了。城里一片空虛,人心惶惶。城裡人紛紛攜帶較爲貴重的物品,抱兒帶女,向鄕下的親戚家躱難,我家也和在城裡開硯池店的姑父魏瑞和一家逃難,來到了離縣城有一湖之隔的蓼花鄕青龍灣。青龍灣在十里湖的南岸,背倚逶迤的沙山,隔著一條石板橋的小溪,面對平疇沃野,整個村子籠罩在古樹林中,依山地勢參差錯落,有幾十戶農家,絕大...

  • 文章我對抗戰的回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易濟忠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出身小康 求学生涯 抗日游击战 广西贡献 白崇禧

    的逃过一劫。从此以后,我在家鄕已经不能躱避日军的侵扰,经过友人的推荐,进入靠近百寿山区,参加由临桂的叶××司令所领导的游击支队担任连络工作,任少尉军官,从此在山区接受训练,打起抗日救国的旗帜,参加游击战,打击日军,消耗其战力,并配合国军反攻部队,于民国三十四年夏光复桂林,并转入军民合作站服务队,直到日军投诚,奉令复员,资遣还鄕。提倡游击战,这是白崇禧将军在抗战时期任副参谋总长时,他在武汉最高军事会议中,提出的建议,他认为敌我双方装备优劣之不同,……亟应发展游击战术

  • 文章桂軍主力開入大別山建立抗戰根據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張良謀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桂军 大别山区 抗日根据地 游击战 军队状况

    经过槪要〕我最高当局,鉴于自从淞沪会战,国军经过整整三个月血战后,牺牲重钜,深感对敌作战,非采取长期持久战不可。于是,决定令饬桂军主力,迅速开进大别山区建立根据地,对敌展开游击战,以最后胜利为目的。本军主力,自从上海大撤退后,即遵命开进大别山区,其经过槪要略述如下:(参阅附图)〔脱离战场阶段〕(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开始)上海战场→太仓→常熟→无锡→雪堰→和桥→宜兴→张渚鎭→广德→孝丰。〔喘息阶段〕经过十多天的大撤退不断的行军,抵达浙西孝丰之后,官兵均已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