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忆菉防共与抗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梅菉 沿革 组织 抗日战争

    跋山涉水,爬岭渡溪,备尝辛苦,或因久未行军,疲倦不堪,三日后精神体力,方告复元。十二月廿五日上午九时许,突接朱步公电话:「吾向省府李主席伯豪兄推荐朱灼南出任菉管理局局长,汝可准备同往接事,襄助处理政务,担任课长职务。」等语,笔者奉电谕后,即报告罗书记长,三日内将经办业务之表册及党务重要文件移交何干事寿铿兄接管,党部同仁且为余能外放而高兴,设宴饯行,尤以李秘书凤威兄(湖北人)平日相处极为融洽,有事相商,无话不谈,交情甚厚,互相敬酒,尽欢而散。翌日整理行装,勤务兵

  • 文章回憶抗戰時期游擊經過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期  作者:韓岳明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战争 游击 帆船 潜水

    日落西山,日军指挥官命令收兵回司令部。老百姓受其荼毒,多人被打,并训责下次再有中国兵来,将你村庄焚烧,村人诺诺应允,日军去后,村人与船家上船一看,见到船伕被打死,悲伤痛哭。原来张月兴潜在船底下躱藏,他浮出水面,上岸休息,如果他没有潜水本领,性命早已休矣,眞所谓,千钧一发,九死一生。阵亡弟兄草草成殓埋葬。象城遇敌 绝处逢生回忆民国二十九年二月,岱山第三抗日自衞大队第二中队长张月兴,率领第一分队长王庆及潘文书,因公赴象山购买枪械,是日三人进入城里,投宿旅馆,整日劳累

  • 文章忆抗战初期的县二、三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梅县史事 历史资料

    笔者注:本文所称抗战初期,系自民国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起,至民国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三九年)秋、笔者投笔从戎离开县之日止,亦为抗日战史称「第一期作战时期」,仍在原鄕所知一些抗战往事的追忆。因事已逾半个世纪,漏失谬误难免,盼以闲谈资料视之。

  • 文章淞滬抗日大血戰中的奥東客籍將士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0期  作者:真鑒 出版时间:1996-12-30
    关键字: 淞沪抗战 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 梅州籍军官

    一九三二年一月廿八日夜,日本侵略军突然进兵攻打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将士崛起抗御,与上海市民同仇敌忾,迭挫强敌,击毙日寇一万余人。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淞沪抗日大血战中,州籍的国民革命军将士发扬客家精神,青春许国,屡歼倭寇,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正气歌」,本文根据一九三二年秋出版的「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有关资料编写,以怀念先烈,激励后人。一九三二年一月廿八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进兵攻我上海闸北,向我无准备驻军攻击,杀我民众。十九路军崛起抗御。一鼓溃敌

  • 文章对日抗战初期的「西三洪烈士」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2001-02-04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梅西三洪烈士 洪冠民 洪正 洪道生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秋,我在重庆受训期间,有听石坑籍的同学说:对日抗战以来,吾西地区已有三位姓洪的鄕亲,先后为国捐躯,政府已有表扬并称颂「西三洪烈士」云云。此事,时逾一甲子记忆犹存,但缺少「三洪」书面史料未得其详为憾,终于民国八十九年(二〇〇〇)二月我第八次返鄕探亲时,偶然获得此史料,特列述如左,藉以彰显对日抗战初期,吾西地区即有抛头颅洒热血之「三洪烈士」永留青史、光耀人寰。洪冠民烈士:县石坑鄕(现改为石坑鎭)磜岭澄坑人。民国三年(一九一四

  • 文章抗日救亡 一片丹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曹北海 出版时间:1997-03-10
    关键字: 实业家 国际灾童教养院 救灾 军需

    先,浙江奉化人,一八八九年生,先后集资创办上海大来银行、嘉兴民丰造纸厂、杭州华丰造纸厂、宁绍轮船公司等企业,担任经理、总经理,是一位爱国实业家,在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抗战及沦陷后表现比较突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消息传来,竺先邀集同仁,在九月二十九日《申报》上刊登《吿全国同胞书》,倡议各人民团体联名通电政府,要求对日宣战。一二八淞沪战争时,募集巨款,亲赴前线慰劳十九路军,旋在康定路陜西北路口设立伤兵医院,邀请好友虞心炎医师主持医务,仅一个多月就救护伤员

  • 文章抗战期中陈敬棠张培赵铁山殉国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徐崇壽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人物简介 相关事迹 追悼祭文 景梅九文章

    七七事变后,在强敌长驱直入、鄕邦沦陷之下,山西有几位知名人士,义烈塡膺,不甘屈辱,慷慨赴死,名传遐迩:一位是忻县的陈敬棠(字芷庄),一位是○县(今原平县)的张培(字鹤峰),还有一位是太谷的赵昌燮(字铁山)。这三位知名人士均各具民族气节是众所钦敬的,因之于一九三八年三月间,景九先生(名定成,山西安邑县人今并入运城市,系老同盟会会员,武昌起义山西光复后,任山西军政府政事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安办《国风日报》,在晋、陕两省名望甚高。)主办之国风报社

  • 文章县南口陈氏家族抗战忠勇事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陳杭升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史料展 梅县南口陈氏家族 抗战事迹

    般意志下,终于赢得最后胜利。」笔者身为黄埔子弟在场聆听虽颇为动容,惟放之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波涛壮阔的抗战救国大背景下,钢迁会仅仅是沧海一粟;但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这是那个时代先辈留给我们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在档案中感受真实,在历史中找寻力量,肩负起继往开来的重任。适笔者承蒙台北市县同乡会古理事长龙建先生为会刊盛情邀稿,乃蒐集资料撰述家族参与「民族圣战」烽火岁月,以缅怀及纪念抗战死难同胞。二、嘉莲书屋.英才辈出我县南口陈氏始祖万一郎公,系由赣南入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