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过了耳顺之年,囘首以往一步一步踏过的足迹,有很多的感怀。而那一段艰辛的抗战岁月,更是刻骨铭心,百感难忘。我出生在上海附近的小城宜兴。宜兴虽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却是一个文化城。读书人多如牛毛。而由于出产特有的紫泥陶器,其知名度不亚于全国各大都市。一提起宜兴,人们立即便会联想到宜兴茶壶。记得我懂事之年起,就不断的听到父亲在说:某处发生蝗灾,蝗虫蔽天,顷刻间稻麦即被噬得精光。某处江水氾滥,家园刹那变成泽国。今年数月不雨,土地已经龟裂,再不下雨,将粒米无收。某处
茂盛,有成片的桃林,教学楼、图书馆建设得很好。战前那里收留的孤儿有一千多人,在全国名气很大。抗战一起,孤儿院只好停办,成了军事单位的所在地。我们住在一排L形的平房里,房前有花草、水池。工兵指挥部的领导姓林,山东临清人,挂著少将领章,对我们小孩子很亲切。我和父亲久别重逢,他很爱我,常对人讲「有子万事足」。他一有机会就给我讲老家青田的民间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十兄弟的故事,他们个个本领高强,有的是顺风耳,有的是千里眼,有的站在海里,海水只淹到小腿,我听得很入迷。他
文◎荆台生(注:「中美同盟抗战岁月」特展将展出至十二月底为止,每周一至周六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免费参观,欢迎两岸鄕亲前往参观。)今年为七七抗战七十七周年纪念,七月六日下午,世界大同文创公司在台北市济南路一段十五号二楼为「中美同盟抗战岁月:美国国家档案馆影像曁文物特展」举行开展典礼,典礼邀请中国国民党林丰正荣誉副主席、中华战略协会王文燮理事长、国史馆吕芳上馆长致词,并有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费鸿波理事长、退伍军人协会高仲原理事长、黄埔四海同心会罗文山会长
溯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到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抗战胜利为止,共经八年长期岁月,无日不在艰苦奋鬪之中,所经事实,历历如在目前,孑然一身,漂泊天涯,目的为抗战胜利,还我河山。物质生活,虽苦不堪言,但精神生活,愉快非常,为大我而牺牲小我。正义所在,义无反顾,终抵于成,欢慰无似。兹分数段,详述于下:藉供鄕友参考,更希敎言时颁,不胜感盼!霑化县政府时期自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抗战初期,霑化县长为梁建章,为一有为靑年,无任何嗜好,每日武装巡视各方,对于抗战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70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