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前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初期之湖北省立聯合中等以上學校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高啓圭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抗战前期 教育

    后留学日本及英国后由张孔容接充)利川(汪家营)高商分校主任张翮(北大毕业)恩施高农分校主任〇〇〇(不复记忆)利川初中分校主任王道隆(国立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巴东初中分校主任张金光(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宣恩初中分校主任项贡川(武昌师大毕业)恩施(龙潭坪)初中分校主任周仲甫(北大毕业)咸丰初中分校主任卢筱村(?)恩施初农分校主任〇〇〇(不复记亿)来凤初中分校主任陶铸(?)上述各县,均属湖北省第七区专员公署,抗战前,仅恩施设有初中一所附设简师一班,以系专署所在地。今则全省

  • 文章抗战前后之山东职业及师范敎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抗戰前後 職業敎育 師範敎育

    职业学校一所。三十六年度上学期本省职业学校槪况如下:乙、青岛市靑岛市三十六年度上学期职业学校槪况,列表如次:靑岛市三十六年度上学期职业学校槪况,列表如次:(节录中国敎育年鉴第八篇第五章)贰、师范敎育甲、山东省一、沿革抗战前该省师范敎育已渐普遍设立,据民国二十三年统计,省立师范六校,省立简易鄕村师范七校,县立简易鄕师九校,数县联立简师四校,县立师范讲习所四十三所。民国二十六年冬,日寇进犯,省内各师范学校几全停顿二十七年后始逐渐恢复。据统计三十年度本省专设省立简易鄕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交通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鳳磊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烟台 抗战前 交通运输

    本資料譯自A·G·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一書,為《山東文獻》第十九卷第三、四期所載《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之續篇,譯文規則一仍其舊,玆不復贅述。

  • 文章略谈抗战前的阜宁敎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金鳳高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阜宁 抗战前 教育情况

    受训的学员。抗战前的阜宁敎育,略如前述,犹忆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我政府励精图治,从二十一年到抗战开始,各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即以本县而言,由于棉垦农田水利的兴办及开发,带动了经济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准,也显著改善,对于敎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各级学校,纷纷增校加班,呈现一片蓬勃气象,假如没有日本侵犯中国,相信在质与量上都会突飞猛进,使学生们将得到更多就学的机会。诚然,以现在台湾的水准衡量那时本县的敎育,自是微不足道,但我深知,我们阜宁人对于敎育,不仅有兴趣,而且有抱负

  • 文章抗战前莱阳县长梁秉锟先生政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梁秉锟 发展教育 勤政爱民

    一、前言萊陽縣是山東省大縣之一,幅圓遼濶,面積有一萬二百餘平方面,人口有百萬之衆,民風淳樸,多以農爲業。縣劃十個區,轄三十個鎭,一百七十六鄕。境內物產豐富,敎育普及,交通發達,有靑烟公路,貫通縣境。民國二十三年省府指定萊陽縣試辦鄕農學校實驗縣,將十個區署改設二十個鄕農學校,區署職權,交由鄕校接辦。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抗戰軍興,梁縣長奉准返回河北故里,鄕校實驗縣,有名無實,可是抗戰基礎由此奠定。萊邑在梁縣長領導下,如無日軍倡亂,早日達到大同社會。二...

  • 文章抗战前的富阳商业槪况(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裘仁來  出版时间:1980-05-06
    关键字: 抗战前夕 富阳商业 殷商诚信

    库门、大大的「当」字,高高的柜台,这是它的特征。台湾各地的当舖实难望其项背。茶叶店—茶叶与蚕丝均为富阳特产,茶叶店除收购制售茶叶外,兼收蚕丝运销沪杭等地,唯在抗战前后农家养蚕者已不多,蚕丝产量锐减,嗣有茶叶店兼营油漆生意者。纸行—富阳出产草纸,毛边纸、黄烧纸、桑皮纸等,其主要市场在上海、江苏、杭州等地。富阳出产的纸都由手工制造,亦为农家副业。富阳草纸又称「毛纸」,以稻草为原料,产量首屈一指,以其大多用作衞生纸使用,故又称「坑边纸」,其纸质虽粗糙而能入水即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社会、宗教与教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烟台 社会 宗教 教育

    説明:本資料譯自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A.G.Ahmed:Comp.,Ed.,and Pub.,Pictorial Chefoo)一書,系書中一個子目,原標題為「社會、宗教與教育」,因該書於一九三六年印行,所敍內容為抗日戰爭以前有關煙臺社會、宗教與教育方面的情況,故譯文冠以現標題。阿美德的國籍及其本人和家庭詳細的歷史無以確考,僅知其父德維石·阿美德(Dervesh Ahmed)在中國生活了六十年,一九二七年十月四日故於上海。據阿美德自己介紹,他曾廣泛遊歷中國,先後三次考察煙臺,對漢語及中國...

  • 文章抗战前后太行山区的髙利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李金錚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抗战前后 太行山区 高利贷 网络方式 社会后果

    贫困。地理环境使其落后于华北平原地带。」笔者一九九六年以来,恰逢参加魏宏运教授主持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的社会变迁》,搜集了不少有关二三十年代的资料,兹以此为中心,对该地区的高利贷做一具体的实証硏究。一、农民的负债率与负债额高利贷的生存是以农民的负债为前提,因此,我们首先考察农民的负债率和负债额。负债率,指负债者占总户数或总人数的比例。一九三七年抗战前后,据调査,武鄕县东部某村为八七%,长治县南庄村为六〇%,平顺县为七〇%左右,临城县高达一〇〇%,只有襄垣县

  • 文章山西省抗日戰前十年建設計劃述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靜萍 任有珍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十年建设计划 西北实业公司 交通建设 抗战前期

    一九三二年,山西省政府制定的「省政十年建設計劃」,是民國時期閻錫山在山西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項重大舉措。推動當時山西經濟的發展,對日抗戰提供了重要的物資基礎。探討「省政十年建設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無論對民國經濟史的硏究,對抗戰史的硏究,都有重要的意義。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二日,根據閻錫山「造產救國」的思想,山西成立了「省政設計委員會」。閻錫山爲委員長,開始著手進行「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的設計工作。「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案」自一九三三年開始實施,包括政治、經...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