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事迹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漢抗日保衛戰紀念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楊海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武汉抗日保卫战 纪念馆 抗战事迹 抗战纪念

    最近,武漢市政府決定,接受八位政協委員的提案,於十月廿五日,在武漢市岱家山動工興建紀念館,以紀念六十五年前日本侵占武漢的國恥事件。六十五年前,即一九三八年夏、秋,日本侵略軍從長江下游經安徽、江西、湖北向武漢進犯。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組織中國軍民堅決予以抗擊。「保衛大武漢」一時成爲響澈全國的口號。國民政府成立了武漢衛戌司令部,先由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擔任司令,後由羅卓英接任。戰事沿長江南北兩岸進行,戰鬥極爲慘烈。在武漢周圍的保衛戰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

  • 文章抗日戰爭中的黃維將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王楚英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黄维 抗日战争 人物事略 罗店战斗 抗战事迹

    黃維將軍江西貴谿人,在羅店、淞滬、武漢抗日戰役中,戰功彪炳,後出任十八軍軍長,參與抗日諸戰役,均是羅卓英上將麾下戰將,廿六年中秋節,羅將軍賦:「戰地中秋」詩並親書以鼓舞士氣,取得多次勝利。——編者

  • 文章抗戰烈士狄新民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朱崇鈺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狄新民 人物简介 抗战事迹 人物经历

    狄君新民,字維邦,山西平定縣山泉村人,自幼聰慧,讀小學時卽名列前茅,爲諸生冠。家本務農,以其英才聰明,認有可造之材,於高小卒業後,卽入省垣太原考取省立第一師範就讀。其在鄕時,因鄕間唯一之娛樂,則爲農閒時,晩間習唱鄕曲(中路梆子戲),狄君不但能唱多曲,且可拉胡琴以佐唱,可見其聰慧天賦。至於普通鄕間學習之拳棒刀槍,均所熟習。於省立一師畢業之後,卽派在本縣第二高小任敎員,服務熱誠,成績卓越,後調爲縣敎育科督學,民二十五六年時,因敎育科長懸缺,卽派其代理科長,達...

  • 文章抗日烈士渠時漢傳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渠敬憲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渠时汉 早年生平经历 英勇抗战事迹 人物评价 追思纪念

    渠時漢(一八九一—一九三九)字雲倬,首羨鬼莊人。公性倜儻,卓犖不群,重禮儀,睦鄉鄰,待人赤誠,肝膽照人,豁達大度,臨大節而不苟,鐵骨錚爭。幼承庭訓,立志報國。喜好讀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志士之文,且熟諳槍法。早年爲提高鄉親子弟文化素質,自籌資金,創辦完全小學。又每値災荒,輒開倉賑濟,鄉里受益匪淺。豐魚邊境,每逢澇災,山東客水南侵淹我豐北。公籌資鳩工,親率鄉民修堤三十餘里,自此北來水患遂絕,後成爲蘇北大堤。公通歧黃之術,擅婦科,所制三兔丸(兔腦、兔心、兔肝...

  • 文章梅縣南口陳氏家族抗戰忠勇事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陳杭升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史料展 梅县南口陈氏家族 抗战事迹

    一、歷史無形、檔案有聲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三日,由重慶市檔案局,重慶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和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重慶市渝台經貿文化交流中心協辦的「抗戰鋼魂—鋼鐵場遷建委員會檔案史料展」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開展儀式。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先生在應邀致辭時表示:「鋼鐵廠遷建委員會浴血西遷,建廠抗戰的歷史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艱難歷程,也是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抵禦外伍的精神寫照和時代縮影。…所以八年浴血抗戰終在蔣委員長英明領導,及全國軍民同胞鋼鐵...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