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戰役共返回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白首慨言抗日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7期  作者:毛宗易 出版时间:1995-08-10
    关键字: 抗战 追忆 往事 战役 简介

    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及收回东北光复台湾之经过。以其亲身经历,澄清各种邪说与谣传。抗日战役,延续八年,官兵死伤三百余万人,在蒋公领导下以弱势之国力与强敌作生死之搏斗,人民之死伤及流离失所者何至亿万,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最后终于获得最后胜利,斯一鲜血所写之史蹟,而今竟有部分人员认为马关条约后,台澎已与中国无关,作割断脐带之言论,眞是一种罪过。抗战史话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起至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止,全书约四十余万言,除各重大战役外,对外交、政治及敌我社会经济,胥略加提及,为

  • 文章靑年年二〇七师东北之战——歪头山战役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歪头山战役 东北战役

    抗日战争末期,为救亡图存最高领袖发起十万知识靑年从军,杀敌致果,加速抗战胜利,一时从军靑年,风起云涌,超过预定人数,编为九个靑年师,二〇七师多为陕籍靑年计万余人集中后空运云南整训,罗又伦将军任师长在他领导下,经短期严格集训,即成军纪严明铁军,民卅四年日寇投降后,开赴东北,冰天雪地,与共军作战,大小战役迎百次,伤之重大,造成可歌可泣之英勇事蹟亦多,在沈阳东本溪湖之间有歪头山之战,守军坚守阵地,战况激烈,特将经过所知略述,如下:民国卅六年十二月农历年前二〇七

  • 文章抗戰戡亂日記(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黄體潤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黄体润 关帝庙 刘王楼村 魏庄战役 曹庙战役

    整理。该边区内各游击部队,其卅一集团部队,仍当以主力控制汎南,适时策应一五战区作战。㈡该区辖境:⒈南为郾城项城临泉阜阳以上四县区,含沿淮河至蚌埠区。2东自蚌埠起,沿淮河至洪泽湖;沿运河至黄河边,运河线以西各县域含之线。⒊北自平阴起,沿旧黄河经兰封陈留尉氏许昌以上四县地区管,至郾城铁桥以东地区。㈢该边区总司令归本会直辖,其总部编制,依照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部编制法。除分电外;右令卫长官李长官汤总司令于总司令遵照!等因,除分电外,转饬遵照,并饬知照。一月三日 晴

  • 文章西塞山戰場喋血抗日紀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8期  作者:喬長安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西塞山战役 武汉会战 纪实 抗日

    一九三八年六月,日本法西斯为占领华中,进而控制全中国,完成了攻占武汉的作战布署。日军在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指挥下,派出第二、第十一两个军,共计十六个师团、三个旅团和炮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各一部,飞机五〇〇架,舰艇一二〇艘,总兵力约四十万进攻武汉。中国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全民抗战动员,调集一三〇个师共计一〇〇万兵力,沿长江和大别山防线布防扼守,保卫全国抗战指挥中心所在地武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一次重大战役,鄂东要塞西塞山是狙击日寇溯江而上的防御重地

  • 文章痛忆抗战初期宿迁戚圩战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賀恒仁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役纪实 戚圩子

    民國二十七年農曆九月下旬的一個夜裏,駐守在淮陰西壩、王營一帶的第三路步兵第二團,接到蘇北軍事指揮當局緊急令:略謂;「徐州蚌埠一帶敵人,感於蘇北地區國軍,對其壓力太重,爲解除威脅,企圖摧毁我敵後基地。日來分批東犯;一路由徐州經雙溝攻陷我睢甯;一路經固鎭東犯,已攻陷靈璧泗縣。均仍有繼續東進企圖,著令該團迅卽趕赴宿遷,增援並迎擊正面敵人」。步兵第二團團長陳中柱,原任職中國國民黨津浦鐵路特別黨部,並兼軍事委員會第六部部長陳立夫先生領導下的戰地特種工作團,第三總團...

  • 文章三戰昆承湖——記抗戰時期慘烈的一役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6期  作者:潘正言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昆承湖 抗日战争 常熟 回忆 战役

    昆承湖是常熟境内最大的湖泊。据地质调查,它是由原来两个相邻的昆湖与承湖合并而成的。昆承湖湖面清澈、平静、安谧,有各种各样的淡水鱼,是天然的养殖场。每年岁末都要向人们提供上万吨鲜鱼;昆承湖又是一个人们积肥的好场所。春节刚过,沿湖勤劳的农民就驾着小船,到湖里去罱河泥,为当年的水稻丰收打好基础。沿湖的民众都将昆承湖当作自己的母亲湖,生于斯,长于斯,依赖于斯。民国二十六年八月(1937年),淞沪战役开打,昆承湖从此也打破了以往的宁静。战火逐渐向西蔓延,日军的铁蹄

  • 文章第二战区抗战重要战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第二战区 重要战役 战役简介 抗日战争

    八月二十八日阎长官赴代县雁门关东太和岭口部署雁门关、平型关作战。参谋处长郭宗汾等随行。㈥天鎭战役:南口失守,日军西进,入侵晋绥。二十六年九月三日敌攻天鎭,我六十一军李俊功师驻守,连日激战,双方伤亡均重。六日盘山失守,我军一团几全殉难。九月十一日敌攻入天鎭城内,我军奋战,伤亡甚多,余部退出。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违令放弃要地,军法处决。㈦灵邱、广陵战役:九月十三日敌攻广陵县,我军刘奉滨,李仙洲两师迎战,至十五日刘奉滨师长负伤,李超然团长阵亡,部队伤亡甚重,敌占广陵

  • 文章「虎披羊皮」話蘇北抗戰人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張鐵民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江苏抗战 台儿庄战役 黄桥战役 李明扬 国共内战

    团长陈学武等,均壮烈阵亡,陆军第三十三师团长余世梅、王学阶等二人均负伤,士兵亦伤亡数千人,因官兵游泳渡河,武器损失更多,使我苏北地区的抗日武力的主要部队,经此黄桥战役的重大损失,几乎影响苏北抗日的攸关存亡,这是被友军出卖所得的结果。关于黄桥战役、国军失败的主因,系李明扬「虎披羊皮」的吃内扒外,暗中与共军陈毅勾结,想置八十九军于死地,因八十九军系苏北地区的主力军,亦系韩楚公一手编练有成,而为最嫡系最可靠最可用的部队,若八十九军被消灭了,韩楚公即无兵可用了,苏北

  • 文章抗日詩抄——調寄南鄉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董全庚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抗日诗抄 九一八 七七事变 台儿庄战役 忻口战役

    ㈠九一八国耻九一八,日寇昭和占中华。东北一时成满州,分瓜,千万同胞作牛马。流浪哪格拉,四处奔波四处家。遥望江河整日梦,冬夏,何时驱日回老家。㈡「七七」事变晓月卢沟桥,宛平城外竟妖娆,日寇中村事端挑,制造,编织理由占中国。战火在燃烧,抗日烟云遍家国。冈村宁次罪恶深,难逃,无数青狮眼盯牢。㈢台儿庄战役日寇野心狼,抢占东北又入关。胃口如虎且膨胀,狗胆,侵呑华北作跳板。血战台儿庄,儿女奋身守土疆。誓与阵地共存亡,心甘,弹尽粮绝大刀砍。㈣忻口战役何处望神州

  • 文章抗戰期間見聞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呉必盛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工厂警卫 故人重逢 沿江阻击日寇 驰援武汉 黄桥战役 曹甸战役

    冲锋号响,在朦胧中只见遍地匪军,大喊冲锋,我方部队一来恃胜而骄,再则从未见过如此阵仗,故一部动摇,致全军大乱。孙师长失去掌握,束手被俘,这时两个先锋队溃散,连带第二线也垮了,当天被敌人冲退三十余里。所谓兵败如山倒,左翼之线也撤退下来。李军长他控制两个最精锐团,对前方只知失利,适马伕不愼,使草堆失火,李大先生以为敌人已放火了,慌张之余急骑马回走,因道路不熟在马上涉水,骑术不精落水失踪。这一进剿战役以「大败」为结局。我团幸未参加,否则不堪设想。李军长死后数日,由其

共68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