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后方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八年打游擊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游击战 抗战后方

    溯自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的砲聲燃起了全國人民抗戰的火燄,自此我在先總統蔣公領導之下,始終追隨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曁魯東行署主任李先良先生,在膠東各縣以及靑島嶗山等地,抗戰打游擊,用最劣的武器,和裝備精銳的日本正規軍,打了八年的游擊戰,大小戰役不下千百次之多。游擊隊如何形成的游擊隊的組織,有農民、商人、男女學生、有老年和少年、各界各行都有,凑和成一支隊伍,初由鄕鎭區長領導,後因愛國志士風起雲湧參加抗戰,軍政人才脫頴而出,部隊漸爲有膽識而較孚衆望者...

  • 文章抗戰時期重慶之回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重庆 精神堡垒 大后方

    均有临时家室,较之部长待遇尤丰,以故少收大专女生情愿委身事之,有「马达一响,黄金万两」之说词,此亦抗战时期大后方奇怪现象也。内地液体燃料亟度缺乏,有「一滴汽油一滴血」之比拟。政府有鉴于此,特在二十八年底成立「交通部驿运管理处」,由王国华主其事(陕籍,交大毕业,三十八年来台,曾任高雄港务局长),下设川黔(渝筑)、川陕(渝镐)、叙昆、云贵等干线及各江支线段站。广大劳工以板车、驮马、木船等工具,或由挑(揹)夫肩负,行于公路、崇山峻岭、羊肠小道和江河之间,坚苦卓绝

  • 文章抗战时期旅居后方乡友名录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9期  出版时间:1973-05-15
    关键字: 抗战时期 乡友名录 旅居后方 王汝琰 邓一桂

    王汝琰 男 銅仁國立第三中學、西門外潘巷村人。鄧一桂 男 同右。酈彭年 男 同右南門外舊縣村人。楊式 男 同右呂城人、在臺。潘學俊 男 同右西門外潘巷村人。吳少甫 男 同右呂城鎭人。史誠中 男 同右西門外普下村。張杰 男 同右西門外全州鎭人。張忠 男 同右西門外全州鎭人。蔣鎭遠 男 同右。陳守義 男 同右珥陵人。岳家堡 男 同右珥陵人。楊平和 男 同右張堰人。王培槐 男 同右全州人。張適 男 同右師範部。眭義 男 同右珥陵鎭人。黃齊壽 男 同右呂城鎭人。...

  • 文章抗戰初期武昌中華大學的《中華周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6期  作者:邵唯慧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抗战初期 《中华周刊》 后方建设 宣传抗日

    文◎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邵唯慧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步伐。为了宣传抗日,民国廿六年的《中华周刊》以大量的文章评论,即时分析了战局变化,揭露了日军的暴行,号召更多的师生和群众加入到后方的建设中。《中华周刊》是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的校刊,以学校为基点与其他大量的抗日刊物一同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宣传战线,为抗战贡献了自己的特殊力量。民国廿六年淞沪抗战及南京保卫战的失利,使得上海、南京等城市惨遭日寇蹂躏,中国军队的实力遭到重创。战争的进一步胜利,激发

  • 文章抗战期间教育厅资送青年前往后方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教育厅 资送青年 奔赴后方 史料考古

    沦陷区,时时有被派去当兵编入敌伪部队杀戮自己同胞的可能,一旦逃出加入抗战行列,已属万幸,不易有非份之想;(2)他们到敎育厅报到,衣食住均由省政府安排,地方没有任何供应,亦不与地方政府有任何接触;(3)更主要者是敎育厅以靑年学生招待他们,未曾以入伍兵相看待。他们将是争取最后胜利的靑年军,不是一般的国军。㈢送往后方:最高统帅部对山东省政府发动靑年军一事颇致嘉许,命令将半数送往第一战区河南上蔡,另半数送往第五战区安徽立煌。前者是第一队由我亲自护送,后者是第二队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