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卢沟桥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七抗戰紀念——話蘆溝橋城牆上炸射痕跡憑添觀光價値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七七抗战 卢沟桥 抗战历程

    文·梁學乾七十一年前(一九三七)的今天,蘆溝橋發生(七七事變),開啓中國對日八年的神聖抗戰。而今蘆溝橋和宛平城(兩地是分不開的)依舊屹立,但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如同橋上的石獅子因風化而面貌模糊了!蘆溝橋東連接著宛平城,由於事變爆發時,成爲抗戰的第一座堡壘,因此,紀念意義特別重大!該橋位在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始建於西元一一八九年的金代,清康熙時重加修建,目前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一座聯拱石橋。全長二六六公尺,橋身全用堅固的花崗石建成。三角形的橋墩可抵擋洪...

  • 文章(专载)抗日圣战的起点——卢沟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卢沟桥 起点 抗日 墨客

    卢沟桥,位于北平广安门外西方二十六里,属河北省宛平县境。金章宗大定二十九年(一一九〇)兴工,历时十七年建竣。横跨永定河上,东西长六百六十尺,幅广二十六尺,白石镂砌而成,有十一个桥洞,两傍栏柱上雕著四百八十座精致的石狮子,是八百多年前的工程杰构。这一座名桥,在铁路开通以前,是由北京南下的驿路发端,有九省通衢之称,乾隆皇帝书有「卢沟晓月」四字,刻碑竖立在桥的东头北侧。旧时京师人士都是在此饯别远行亲朋,行人五更启程,到远桥上,正当曙色朦胧,俯瞰长虹卧波,仰瞻疎

  • 文章抗戰歌·憶抗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抗战 卢沟桥 50周年 孤岛文化

    卢沟桥小调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孤岛天堂 中华颂附:抗战回想诗引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一位仅存的当年领导人讲到:“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九三’。14年的抗日战争,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精神,发挥到光芒万丈的一页。”而1937年‘七七’到‘八一三’的平津上海抗战,外国报纸对中国军队的报国牺牲精神,曾写出“这不仅是中国人的光荣,而且是全人类的光荣!”抗战歌,正是唱响民族精神的醒世钟,大军出动的进行曲,血肉横飞的冲锋号,前后

  • 文章劉湘率師出川抗日及其逝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3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刘湘 抗战 川军 卢沟桥事变 提要 遗嘱

    蓉。二十六日,发表吿川康军民书,勉励大家集中精力,站在国家民族立场,在中央领导之下,为民族抗战而效命。谓「湘倘或不忠于抗战,愿受民众之弃绝;抑或各界人士反暴弃畏缩,湘亦执法以绳其后。」态度严正,词意恳切,川康军民,咸感振奋。原书如次:「中国民族为谋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此盖我全国民众蕴蓄已久不可动摇之认识。今者,自卢沟桥事件发生,此一伟大之民族救亡抗战,已经开始;而日本更乘时攻我上海,长江、珠江、黄河流域各大都市,更不断遭其飞机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七七事變與平津作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北平 卢沟桥 平津作战 宋哲元

    十九旅驻北苑,冀北保安队分驻北平近郊。第三十八师及独立第二十六旅驻天津、廊坊及马厂、沧县一带,一部驻北平南苑。第一三二师及第二十七、二十八旅,分驻任邱、河间、南宫、大名一带。第一四三师及独立第二十九、四十旅与骑兵第十三旅,分驻张家口、宣化及察南各地。骑兵第九师驻良鄕、固安、涿县、易县一带。驻守宛平县卢沟桥为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及营长金振中。芦沟桥在北平广安门外西南二十六里,属宛平县管辖,跨永定河而立,与平汉铁路遥遥相对,是出入北平的惟一要道,昔日铁路

  • 文章(人物选粹)威震伊盟的剿匪抗日英雄刘牛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懋賞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伊克昭盟 卢沟桥事变 刘牛 抗日英烈

    民國初年的東勝,總人口不過三萬八千多人。東勝這地方,地處邊遠荒漠地區,鞭長莫及,管理不善,匪盜頻仍,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做,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就在這動亂不寧,人民不得安生的時代,東勝出了一個萬眾擁戴、爲民除害的打土匪英雄。此人就是綏遠境內黃河兩岸人民無不敬佩的劉牛。劉牛名永祐,字道寬,牛爲其乳名。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前東勝分爲東西南北四個區,北區保董(保安隊長)劉銀羅乃劉牛四叔父,爲人謙恭正直,協事勤謹公正。他打土匪英勇善戰,深孚眾望。劉...

  • 文章抗日戰爭七七蘆溝橋事變 平津之役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津之役

    平型关等,以及西方之山地,如北方之天险不保,即不能固河北,西方之山地不保,亦将无法以守冀中。塘沽协定以后,日本在天津设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由田代皖一郞中将,辖混成第四旅团,(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砲兵一联队,战车及高射砲化学兵各一大队)分驻北平、通县、天津、塘沽、唐山、秦皇岛、临楡等要点。又冀东伪保安队万余人,分驻冀东伪区。[2]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何梅协定」后,第二十九军担任冀察两省之衞戍,惟是时冀东与长城内外及察北均划为非武装区,各部队配置槪要如左

  • 文章「七七」抗戰與不朽的樂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王景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七七抗战 文宣总动 南京大屠杀 卢沟桥 冼星海

    年只有四十岁,然而,在他有生之年,所创作的二百五十多首歌曲,及其他一些作品里,深深地反映中国的环境与人民的呼声,且有强烈的爱国及民族风格,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奇葩,其作品亦为圣战中的不杇的乐章。(注:回到点燃中日战火之地卢沟桥的中国军)(注:我们要以一团团活着的燐火 照亮百年前的悲剧,并且 让子孙永远记取 历史带血的耻辱 不可从史册上任意的抹去?)

  • 文章「七七抗戰五十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周年纪念 田中奏折 全民抗战 军力部署

    日寇侵華戰爭的後果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侵略中國。從擧世聞名的「田中奏摺」上的:「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其野心已暴露無遺,亦被日本軍閥奉爲侵華的基本國策與指針,從而構成一連串漫無止境的侵略行動。當日本眼紅我國對**五次圍勦成功後,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建設的突飛猛進,尤其是西安事變能和平解決。連凶暴桀傲的朱**幫,都降服了中央,於是迫不及待,公然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製造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導致第二次世界...

  • 文章紀念抗戰五十週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聶成龍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军事演习 武汉会战 湘西大捷 周年纪念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日軍于宛平縣之蘆溝橋附近擧行軍事演習,集中兩個聯隊以上之兵力,作爲肇事準備,藉口一名日軍士兵失踪,強入宛平城內搜索,迫令我守軍撤退,我軍以「守土有責」,斷然予以拒絕。日軍竟以迫擊炮轟城,我軍奮起抵抗,因而揭開了我國對日八年抗戰的序幕。七月十七日,我蔣委員長發表談話,宣告對「蘆溝橋事變」最低限度之立場:「任何解決方法,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冀察軍政現狀,亦不容許有任何不合法之變更。」並且強調「我們希望和平,而決不求苟安;準備...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