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名单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貳、故鄕懷憶)抗戰勝利瑞金同鄕在洪都盛況瑣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張本烈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洪都 日寇投降 云龙桥 日机轰炸 修建工程 名单

    民国三十三年秋,日本军阀挟其疯狂残势,由赣江直上犯室雩都兴国边境时,原驻泰和等地之中央及省各级机构,迁抵宁都瑞金两县,迁至我县之江西省党部及皖赣监察使署,即借城内羣德、东关两小学及附近祠庙恢复办公,因紧急播迁,工作员未能全部随来,邑中士即多在此时,加入战鬪中之党务工作行列。三十四年秋,日寇投降,擧国欢欣之余,江西省党部立即征雇交通工具,大小木船四十余艘。集中停泊于双淸桥下,古城河口以迄云龙桥之间,待装妥公私物品后,分配员工及眷属乘坐。浩浩荡荡顺流而下

  • 文章抗战前故都国立各大学的湘籍学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顧沛君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湘籍学人 北京 人员名单 国立大学

    抗战前的故都北平虽然公私立的大学很多,但是仍以国立的北京大学、北平大学、清华大学、师范大学这四所大学最为有名。而且不仅在北平有名,尤在全中国、全世界,都属于知名度很高的大学学府。当年湖南学养深邃的学,在这四所大学任敎的数极多,深受学生的爱戴尊敬。至于湖南青年学子远从家鄕到这四所大学攻读的,数尤其众多。这些男女青年,投入文化故都,在学业、写作、学生运动……等各方面,都能发挥湖南特有的苦干实干的坚毅精神和力量。所以深受师长的欣赏爱护和同学的敬佩拥护

  • 文章抗戰勝利後的廣東政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广东政坛 人员名单 罗卓英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禹甸重光,百粤山河,又见升平气象。中枢遴派罗卓英回粤主政。罗将军系 蒋老总统心腹爱将陈诚之保定同期同学,且两义结金兰,在战阵中久同甘苦,罗继陈任第十八军军长多年,抗战时重大战役,几乎无役不与,做到远征军司令长官,亲手训练十万靑年十万军,真是功勋赫赫。他接任省主席后,由省府秘书长罗为雄代表他到平远大柘,将省政府接收,带同省府员工,浩浩荡荡复员广州,恢复抗战前的省府规模。兹将当时十三位省府委员及他们的兼任职务列后

  • 文章抗战期间浙江省民政厅专员公署曁县市长事槪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8期  作者:陶怡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浙江省 人事概况 名单公示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对日抗战军兴,浙江省民政厅由杭州直接迁驻永康方岩,当时厅长为王先强。翌(二十七)年八月,调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阮毅成接长。阮、浙江余姚,留法,学者从政,智虑出众,其时年仅三十四岁,当时为省委中年龄最小,尔后亦为出长民厅任期最久者,政声昭著,省民同钦。玆撷三十年九月民政厅主要员于次:一、厅内主要员厅长:阮毅成 余姚 廿七年八月到职(在台)秘书室秘书主任:陈佑华 宣平 廿七年八月到职。秘书:杨学浚、夏庆鋆、陈孟扶荐任视察:朱文达(在台

  • 文章家鄕抗戰文獻之三(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0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4-10-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历程 人物名单

    则闾江、雪堰桥正面之敌就绝难进犯,而当舖建筑就如铜墙铁壁,上面瞭望台高高在上,敌动态一目了然,东面只需扼住路口埋伏坟场,则无锡广田部队及藕塘桥警备队之敌一时亦绝难渡过这条运河,而在谢堰、叶家桥花村高丘设防,狙击自洛社进犯之敌,非要工兵构筑渡河工具,这几道河道,均可没顶,没有「倍力桥」插翅绝难飞渡,此地形势,易守难攻,但这裏所指「易守难攻」,仅指游击战的小型战争而言,若以坦克飞机定助战之大型战争相比,则无高山深谷丛林险道种种有利天险,掩护,既无对等作战条件

  • 文章海屬各縣抗戰戡亂死難忠烈事略(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牺牲名单 人物事迹

    二区吴圩 〃 三十七年冬流亡途中遭匪狙击死苗恒贞 东海五区双店 〃 三十四年冬流亡途中遭匪杀害魏裕羣,字寰同,沭阳五区双,国立交通大学毕业,任滇越铁路昆明站站长,三十二年敌机狂炸昆明,不幸全家罹难。姜培德,沭阳县七区,曾任本县保安队中队长及自衞队大队长,剿匪抗日,均有劳绩,民国三十二年,全境为匪控制,拟往皖北阜阳,(时江苏省政府暂设该处)潜回家中筹措路费,为匪侦知,将其杀害。庄士林,字兰芬,又号岚枫,沭阳四区,秉性方正,急公好义,妻张氏,娴内则,孝翁姞

  • 文章抗战时期旅外的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抗战时期 旅外人士 戴荫 同乡名单 张师

    戴蔭 男 重慶滄白路合作招待所,西門戴巷村。張師 男 重慶××兵工廠,城內縣前街,在臺。姜榮林 男 貴陽貴州省敎育廳,呂城蔣墅,在臺。林德銘 男 貴州貴陽警察局,在臺。眭雲章 男 重慶山洞中央黨史會,在臺,住珥陵。楊毓生 男 同右在臺。王鳳 女 重慶山洞,在臺。住珥陵。眭琤 女 重慶北碚,在臺赴巴西,住珥陵。眭珩 男 重慶覃家岡中正中學,住珥陵。張賢珍 男 江西贛州專員公署,住南鄕麥溪村。貢子穀 男 江西贛州專員公署,在臺。貢貽穀 男 江西韋安仁 男 江西...

  • 文章抗戰殉職的廣西將校(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殉职将领 人物回忆 历史资料 人员名单

    高致嵩陆军第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号子晋,广西省岑溪县谢村,淸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七月九日生,家境富裕,冠于全邑。致嵩幼入私塾,熟读经史,文笔亦佳。旋入旧制中学肄业,每试辄列前茅。中学毕业后,任本鄕高等小学敎员,诲不倦,学生受益良多,以故深为敎育当局所嘉许。民国初年,国内政局动荡,军阀专横,民不堪命,有志之士,类皆认定非革命无以救危亡。致嵩盱衡大局,毅然离鄕东下广州,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接受革命军敎育。毕业后,当局分发部队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