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七抗戰前的華北局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執中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华北局势 绥东抗战

    ㈠九一八日本侵佔東三省後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侵佔東三省後,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主張「全國團結,抵禦外侮」。一九三二年初,日軍進攻錦州,閻錫山建議中央「十萬精兵守錦州」。一九三三年日軍進攻山海關時,閻錫山通電全國,「願爲抗日前驅」。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三月九日太原綏靖主任閻錫山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中央如爲保全國土而忍辱,錫山願與鈞座分禍,如爲發揚民族精神而奮鬥,願隨鈞座犧牲」。民國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閻主任致汪精衛電云:「今...

  • 文章從抗戰歌曲談音樂的功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9期  作者:姜文標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抗战 音乐功能

    浪潮。在诸多文艺类别中,音乐尤其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自「九一八事变」起,全国各地北起兴安岭,南到珠江口,西自靑、康、藏,东至苏、浙、皖,每一人都在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鄕……」、「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在唱!!靑年男子唱着走上战场,与敌搏鬪;靑年女子唱向前线,救伤抚残;小学生唱着走到街头

  • 文章紀念九三軍人節,談抗戰精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仲廉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 抗战精神 演讲

    —民国七十六年九月三日,应中国现代文化基金会之邀,在台北市国立中央图书馆演讲词谈抗战精神,必须先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谈起。这次激起我国八年抗战事变,是肇因于欧洲的纳粹主义德国和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签订了「防共协定」,对苏俄形成严重威胁,致使苏俄在国际路线上作了很大的修正—号召建立「反帝国主义」,「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在此之前的苏俄,当内部权力斗争,史达林战胜托洛斯基以后,使其全力巩固个人独裁地位及国内建设,因而对外交采取温和政策。迄九一八事变爆发

  • 文章抗日英雄王德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王德林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抗日英雄

    王德林将军王德林,原名林,字惠民,山东沂水人,年二十跑关东,潜伏吉林草莾间,贫困多受其济与,日俄战役时期,尽力卫护地方,吉东一带居民德之,遂尊称为王德林焉。民四年改编为吉林省陆军,第一旅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遂庐墓于长白山麓矣。九一八事变时,驻防延吉县属瓮声磖子,地当吉会铁路要冲,该路原为日人侵略东北两路两港策略之一,欲谋保全东北不被倭寇侵占计,故对吉会路之建筑,必须彻底加以有力之阻止也,先是盖文华同志往来斡旋,乃于二十一年二月十日,宣誓就任东北救国军第一

  • 文章爲「抗戰十四年」進一解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張式綸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起止时间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起戰日期計算不同 對日抗戰實爲十四年 全面抗戰則爲八年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廿四日爲本黨建黨革命八十週年紀念,同時擧行十屆五中全會,會中恭讀 總裁訓詞四篇,其中㈠建黨革命七十週年紀念(距今十年前),總裁吿全黨同志書………「對日軍閥抵抗到底,前後苦撑惡闘,艱難百戰,至十四年之久,而結果得到了最後勝利」………㈡國父建黨革命八十週年紀念詞:「然而在十四年苦撑堅忍中,我們却仍然能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爲大勝,阻遏了日軍的攻勢,亦且爲盟國牽制了數以百萬的敵軍,於是才有二次...

  • 文章對日抗戰爆發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健盧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中日关系 对日方针

    自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强占我东北各省后,接着是民国二十一年一至三月的淞沪战役,民国二十二年一至四月的热河长城战役,日军向我华北及沿海等地,着着进侵,我全国上下,已知最后对日一战,无可避免,但政府的对日态度,一向都极愼重。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蒋委员长在中国国民党五全大会上报吿对日方针,有「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绝不轻言牺牲」几句话,可以窥见我国当时对日的主旨和决心。民国二十五年一年中,我外交部致力于

  • 文章抗日老兵自述(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韓靜遠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抗日老兵 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 义勇军

    误国家的统一与建设,我政府乃令张学良帅军入山海关,阎冯马上倒台。可是张学良统帅东北的精锐军队入山海关,无形中使东北空虚,日本军阀乃公然在我东北发动侵略的战争,因而发生「九一八」事变。(六)九一八事变后,我加入抗日队伍东北的新军,是由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郭松龄所建立,即当时著名的「二六旅」。郭倒戈反张,阵亡后,张学良氏继续扩大并精炼「二六旅」,使之现代化,该军乃成为东北之主力军。日本军阀深知这支军队的实力不弱于日本军队,故有所顾虑。及这支军队调赴华北,东北无主

  • 文章王大任民國三十年抗戰日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王大任 日记 诗词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

    尚无消息,为之悬悬不已。余立即返家中回信,告以北上探询天伦消息之决心。今日共收信一、云鹏转来二弟家信一封。二、收黄复生来信一封,黄君刻任特党部执行委员执务。三、收老友肇雷信一封。计共四件,发信两件。十八日九一八十周年纪念九一八事变瞬届十年,回忆此十年之流浪生活历历可案。民国廿年事变之夜余在辽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隆隆炮声夜余从梦中惊觉,越二日与友人戚魁芳等逃难回乡,其中使予不能忘怀者,为客寓于农家孤舟过渡,乡曲听民众之舆论中途与良友分袂至今犹往来于予之心目,余

  • 文章王大任民國廿七年抗戰日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王大任 日记 北镇双塔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出场。秘书请吃西瓜,以慰劳各同志。二日·今日为第二次公演,招待各界民众,到场人数较日昨为尤踊跃,部队来者仍多,换演好儿女为九一八以来,民众报以热烈掌声,当出演豫东之夜,饰汉奸之角色叶居廉上场时,观众纷纷投以果皮,台下并有喊打之声,观众之受激动,于兹可见。闭会后由吴科员代为摄影留念。余亦与男女队员,分别留影,以作纪念。今日漯河报纸对吾等公演有良好批评,并对余之导演,特别宣传,谓自九一八事变以后,即奔走各地。作救亡工作,对于话剧尤有丰富经验与宝贵心得云云。三日·早上

  • 文章八年抗戰經緯紀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吳垂昆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淞沪之战 敌机轰炸 喜峰口战役 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

    前言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卽以侵華的「大陸政策」爲其一貫國策。光緖年間與我發生甲午戰爭,民國以後又佔據我靑島強訂二十一條,在在都顯示其侵略本性。民國十六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更提出所謂「田中奏摺」,認爲:⑴中國統一對日本不利,日本應以武力阻礙中國統一。⑵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⑶以美國爲敵,欲制中國,必以打倒美國爲先決條件,此後這一奏摺卽成爲日本對外侵略之最高綱領。迨我北伐成功,東北易幟,日本侵華心理愈亟,在七七事變戰爭未正式全面揭幕以前,其軍事侵略行動,先...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