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九一八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七抗戰前的華北局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執中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华北局势 绥东抗战

    ㈠九一八日本侵佔東三省後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侵佔東三省後,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主張「全國團結,抵禦外侮」。一九三二年初,日軍進攻錦州,閻錫山建議中央「十萬精兵守錦州」。一九三三年日軍進攻山海關時,閻錫山通電全國,「願爲抗日前驅」。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三月九日太原綏靖主任閻錫山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中央如爲保全國土而忍辱,錫山願與鈞座分禍,如爲發揚民族精神而奮鬥,願隨鈞座犧牲」。民國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閻主任致汪精衛電云:「今...

  • 文章(歷史)蔣公領導神聖抗戰第一次長沙會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0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 战术 战场形势 九一八

    余人,我军继续向奉新、靖安跟踪追击,又毙敌一千七百余人,夺获敌轻重机关枪四十余挺,步枪三百七十余枝,其他军品无数。日军企图牵制我军的这一路军的溃败,对于他在湘北正面的进攻影响颇大。日军由奉新侵入上富鎭的第二天,亦即「九一八」纪念日的早晨,他在湘北正面,便以主力稻叶,荻洲等三个师团,联合南犯,在新墙河畔展开血战。新墙河是湘北的门户,也是湘北的天然战壕,岳阳虽然沦陷,我军倘能坚守新墙河,则日军决难飞渡,仍旧可以翼卫全湘。新墙河全长约八十里,发源于幕阜山北麓,其上游名昌

  • 文章從抗戰歌曲談音樂的功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9期  作者:姜文標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抗战 音乐功能

    一、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十二十三日晚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有一场「抗战胜利歌曲演唱会」是复兴基地台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各项活动的高潮。当晚演唱的歌曲都是从「九一八」事变后到日本投降、这八年艰苦岁月中,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敌前敌后,人人都在唱的「抗战歌曲」;如「松花江上」、「长城谣」、「抗敌歌」、「旗正飘飘」、「八百壮士」、「中国人」……等。虽然,抗战的时代随着岁月的脚步,已逐渐远去,但为八年抗日战争争取最后胜利「原动力」的抗战歌曲;这磅礴的大汉之声,正义

  • 文章紀念九三軍人節,談抗戰精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仲廉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 抗战精神 演讲

    —民国七十六年九月三日,应中国现代文化基金会之邀,在台北市国立中央图书馆演讲词谈抗战精神,必须先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谈起。这次激起我国八年抗战事变,是肇因于欧洲的纳粹主义德国和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签订了「防共协定」,对苏俄形成严重威胁,致使苏俄在国际路线上作了很大的修正—号召建立「反帝国主义」,「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在此之前的苏俄,当内部权力斗争,史达林战胜托洛斯基以后,使其全力巩固个人独裁地位及国内建设,因而对外交采取温和政策。迄九一八事变爆发

  • 文章抗日英雄王德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王德林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抗日英雄

    王德林将军王德林,原名林,字惠民,山东沂水人,年二十跑关东,潜伏吉林草莾间,贫困多受其济与,日俄战役时期,尽力卫护地方,吉东一带居民德之,遂尊称为王德林焉。民四年改编为吉林省陆军,第一旅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遂庐墓于长白山麓矣。九一八事变时,驻防延吉县属瓮声磖子,地当吉会铁路要冲,该路原为日人侵略东北两路两港策略之一,欲谋保全东北不被倭寇侵占计,故对吉会路之建筑,必须彻底加以有力之阻止也,先是盖文华同志往来斡旋,乃于二十一年二月十日,宣誓就任东北救国军第一

  • 文章爲「抗戰十四年」進一解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張式綸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起止时间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一、日本侵华,军事作战日「九一八」开始日本军阀根据田中奏章所陈「大陆政策」,积极对华侵略,以为欲亡中国,必须先取满蒙。日本军事主力在我东北,政治经济力量亦在我东北,于是侵略行动,便由东北开始。民国十七年六月曾在沈阳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当时称大元帅,主持北京政府)意图借机占领整个东北,而后进占华北。因我地方军政当局应付妥善,日本未能达到目的。最后图穷七现,日本政府乃于民国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五日下达军事动员与作战命令。以关东军为主力,以朝鲜驻屯军为后援,按其

  • 文章抗日詩抄——調寄南鄉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董全庚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抗日诗抄 九一八 七七事变 台儿庄战役 忻口战役

    ㈠九一八国耻九一八,日寇昭和占中华。东北一时成满州,分瓜,千万同胞作牛马。流浪哪格拉,四处奔波四处家。遥望江河整日梦,冬夏,何时驱日回老家。㈡「七七」事变晓月卢沟桥,宛平城外竟妖娆,日寇中村事端挑,制造,编织理由占中国。战火在燃烧,抗日烟云遍家国。冈村宁次罪恶深,难逃,无数青狮眼盯牢。㈢台儿庄战役日寇野心狼,抢占东北又入关。胃口如虎且膨胀,狗胆,侵呑华北作跳板。血战台儿庄,儿女奋身守土疆。誓与阵地共存亡,心甘,弹尽粮绝大刀砍。㈣忻口战役何处望神州

  • 文章對日抗戰爆發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健盧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中日关系 对日方针

    自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强占我东北各省后,接着是民国二十一年一至三月的淞沪战役,民国二十二年一至四月的热河长城战役,日军向我华北及沿海等地,着着进侵,我全国上下,已知最后对日一战,无可避免,但政府的对日态度,一向都极愼重。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蒋委员长在中国国民党五全大会上报吿对日方针,有「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绝不轻言牺牲」几句话,可以窥见我国当时对日的主旨和决心。民国二十五年一年中,我外交部致力于

  • 文章永難忘懷抗戰時的兩則短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6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7-10-03
    关键字: 纪念抗日五十周年 九一八 张其俊 黄慕松 日本侵华影片

    最近政府当局为纪念抗日五十周年,在三家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几场日本侵华的血泪影片,同时有关当年抗日的文章,以及日本篡改史实的报导,相继纷纷出现。于是使我连想到「七七」抗战前我唸小学时读的两则短文:其一:「小宝宝,小娃娃,你莫忘记『九一八』,敌兵将我军营轰,敌兵将我轨道炸,夺我土地,辱我国,杀我同胞,毁我家。死者血中淌,生者勇气加,快把枪口擦,快把刺刀扳,恶魔当驱逐,强权当讨伐,还我东三省,保我大中华。」题自己不复记。其二是:「中国国民志气洪,披星戴月去务农犂

  • 文章抗日老兵自述(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韓靜遠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抗日老兵 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 义勇军

    误国家的统一与建设,我政府乃令张学良帅军入山海关,阎冯马上倒台。可是张学良统帅东北的精锐军队入山海关,无形中使东北空虚,日本军阀乃公然在我东北发动侵略的战争,因而发生「九一八」事变。(六)九一八事变后,我加入抗日队伍东北的新军,是由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郭松龄所建立,即当时著名的「二六旅」。郭倒戈反张,阵亡后,张学良氏继续扩大并精炼「二六旅」,使之现代化,该军乃成为东北之主力军。日本军阀深知这支军队的实力不弱于日本军队,故有所顾虑。及这支军队调赴华北,东北无主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