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戏剧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欣见台中秦腔自乐班成长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楊玉龍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秦腔 自乐班 戏剧 历史

    秦腔自乐班正式命名立万,是民国七十二年的夏天,创始人有梁鸣岐、董安吉、马冀野、罗瑞云、李惠中、陈世斌、贾云峰、刘文贤、樊慰生、辛崇生等鄕长,在当时苦无一适当场所,同鄕们乘贺梁鸣岐鄕兄新厦落成之便,在梁府三楼聚会时,大家曾提出关于场所有所讨论,最后仍无法定案,因为择地的基本条件在地点要适中、场地要宽畅,还要不妨害左邻右舍及附近的安宁。因顾虑到每次聚会总有三十人以上,诸如大家的飮食衞生问题,都要作周全的安排。我老妻当时看大家为场地难觅而发愁时,即席毛遂自荐

  • 文章「梆子腔」綜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戏剧 梆子腔 秦腔 历史考究

    ,班中脚本多以丿代之)白(说白)戏的参军戏和滑稽戏;宋、元两代也有傀儡戏,影(皮的或布的)戏、科白戏、宋杂剧(指当时的一般戏剧)、金院本(北来的)、南曲戏文(南来的)等;元代有杂剧(指北曲)、传奇(指经改良的南曲)等;初明因之,更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兴起;晚明复有杂剧(指篇幅较短者)、传奇(指篇幅较长者)之分。淸代又有花、雅二部之别。按淸、乾隆时代李斗氏所撰之「扬州画舫录」中有云:「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指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

  • 文章憶王伯致彬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安振明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人物纪念 戏剧 秦腔

    诚恳的可贵。也给我有着一种「诚实的信守」的启示。回忆前景,如在眼前,特记于此,以纪寿诞之盛。歌仔琴韵绕梁窗,宏扬文化复旧邦。文章艺事何足重,偏爱鄕音是秦腔。这是我多年前拟好的句子,准备在王伯九秩荣庆的时候献给他,因为这时候我们计画办一个秦腔研究社成立二十五周年和秦腔戏剧学会重新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晚会,来庆贺他老人家与秦腔剧团并寿。如今王伯弃我们而去,所以这个计画也就否决了。但是写的句子仍在,作为九十冥诞曁逝世三周年的献礼,还是可以的。所以录在我写王伯与秦腔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