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陕西春季节令习俗汇考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仲天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春季节令 历史考究

    正月「咸寧縣志」:元旦士大夫,夙興,吉服祭拜祖先畢,以次拜父兄師長親族,齊民亦然。元旦至元宵,春磑不事,交易不行,貧者亦過破五。長安風俗,元日以後,遞飮食相邀,號傳座。「臨潼縣志」:元旦,焚香,燃燭,設菓餚,祭灶中霤(室中央)。元日以甲乙爲豐,丙丁旱,戊巳蟲,雨傷,庚辛兵,壬癸潦。占夏糶:風從南來東來者皆賤,逆此者貴。立春前一日,職官迎春於東郊,樂人扮雜劇,女童唱春詞,街民捧盒酒獻官長,鑼鼓彩旗,聚觀雜沓。設春盤,捲春餅謂之咬春。立春日,早風成早禾,晩風...

  • 文章初秋民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屛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民俗 七夕 中元节

    和糖搓成丸,以油炸脆,谓之巧果,用以上供并分食。诗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这种习俗大河南北皆然,惟吴中则有僧尼主持乞巧会,陈瓜果,焚香庭中,聚妇女烧香罗拜,谓之女儿节。七夕后,人们多看天河之显晦,以卜米价之高低,谓晦则米贵,显则米贱。戴石屛有诗云:「独坐观星斗,一襟秋思长,天河司米价,太乙照时康。」七夕一过,接着就是中元节了,中元是道家的名词,佛家谓之为盂兰盆法会,名称虽有不同,都是为超度亡魂而设,但一般人都习

  • 文章讀「西安洋槐花麥飯」一文有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孔章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麦饭 饮食 食物

    陝西文獻26期載有姚煥印女士的大作「西安的洋槐花麥飯」,我反覆的閱讀,我的口水一直在流!所謂垂涎三尺,也不足以形容我的渴饞狀態!一面看,一面回味,其色之美,其味之香,使我不知不覺的神遊了我們那可愛的家鄕。「麥飯」,是我們家鄕常見的一種日常食品,在我們陝西的東府,朝邑、大荔、潼關,尤其二華,卽華縣、華陰兩個縣更爲流行,不論貧與富,幾乎常年當作主食。我們陝西可吃的野菜很多,記得在我們的家鄕,一年的春、夏、秋三季,遍地長著無數的野菜:如薺兒菜、灰條菜、地軟菜、茼...

  • 文章淺談關帝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盛源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关帝庙 名胜古迹 历史 风土习俗

    關公已經成爲民間最熟知的歷史人物和神了。在國內國外,凡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有關帝廟,家中則有他的畫像,隆重的供奉着。在香港的任何一個警署中,必有關公神位,香煙繚繞,虔誠祀奉。關羽變成神,是從元朝時候開始,元至治時被封爲義勇武安王。明洪武都金陵,修建了十四座「漢前將軍壽亭侯廟」,以四孟朔日,歲暮除日,由應天府主祭;又有仲夏太常之祭,祭以少牢。從此香火遍天下,窮鄕僻壤都奉祀關公。到了明嘉靖十年,太常卿黃芳奏請修改關羽的官爵爲「漢前將軍漢壽亭侯」,原來壽亭侯是不通...

  • 文章農曆過年送灶的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蕭鴻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灶王爷 历史典故 祭灶

    了。甚至于,姑姑、嫂嫂,平时在灶头上不能任意玩笑的,现在也都没有忌讳,大开玩笑了。灶王爷在天上述职的时间,大槪六天左右,卅晚上,他老人家回銮了,不过,这一次回銮,在程序上,要落后一㸃,习俗的年三十夜,午夜时分,是所谓「诸神下界」的时刻,天上诸神,都要下降凡间,接受民间烟火,这时候,也是最重要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祭天,小孩子尤其不能乱说话,一定要等接神的仪式完了,才能「童言无忌」的畅说欲言。在诸神下界的同时,灶王爷自然也回来了,不过他官卑职小,不能抢在「诸神」的前面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