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秦腔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

    了,只有找当年参与人员口述笔记,挂一漏万之处难免。希望过去参加人员,提供资料,使过去活动有记载。近年有录音录影,资料较完整,盼有关单位妥愼保管,这是历史记录,为后世子孙硏究戏剧发展重要资料。个人希望各剧团,各自乐班,录音录影,无论片断的或者完整的,以及文字记载的,都应保管流传,如此以来个人音容永久留下,另外可以扩大影响,发扬秦腔艺术,盼戏剧同仁及爱好者能重视之。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民间艺术 戏剧演出 秦腔剧团 蒋介石 百年冥诞

    秦腔为西北各省民间艺术,以戏剧之演出,收高台敎化之功效,影响深远,民间迎神赛会,寺庙各种活动,都不可缺少,大半鄕村均有秦腔自乐班组织,对秦腔戏剧之推动不遗余力,在台湾西北来台人士不多,秦腔发展不够普遍,但热心同鄕仍千方百计,大力提倡,有秦腔戏剧学会、秦腔剧团、秦腔硏究社,自乐班,台中秦腔自乐班规模最大,除聚会外,发通讯刊物,由梁鸣岐、董安吉领导,李唐明、李惠中指导。本年三月份全台湾能演唱、能操乐器之爱好秦腔人士,在台北杭州南路与甘肃同鄕会之自乐班

  • 文章西安碑林沿革簡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高仲謙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西安碑林 建制沿革 艺术价值

    前言关于西安碑林种种,本刋以往曾作过简略绍介;玆再根据可靠资料,撰成本文,向我同鄕读者及高明的金石学家,作一较为深入的报导,用供参考,幷希不吝指敎!西安碑林,早以荟萃了我国石碑精华而享誉中外,就历史观点看,也是保存我国文物较早的场所之一。凡书法爱好者或艺术工作者,更多从这里得到了硏习书法及石刻艺术的范本与其方便。我们在西安待过的人,大家都知道,以前,当地人习称现在的碑林为「碑洞」也有称为「墨洞」的。笔者在西安时听人家称「碑洞」,尝这样想过:称碑洞的意思

  • 文章敦煌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蘇瑞屛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敦煌 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 壁画内容 敦煌学

    我国传统艺术中,自魏晋南北朝而迄隋唐,其绘画流传者少如凤毛麟角,敦煌艺术,略去塑和藏经不谈,其二万五千余方公尺的壁画中,唐代以前即占有四分之三,将各朝绘画的内容和风格,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足与故宫博物院历代名画相御接,使我国绘画的发展,得有完整的资料,故敦煌艺术,在硏究我国绘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敦煌,属甘肃省,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地理位置正当沙漠边缘,为嘉裕关西最肥美的水草田,无论出玉门关或阳关通往西域,以及西方药材、香料、金银、宝石的输入,此处为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秦腔 乡土艺术 发展现状 青年研习 乐器

    戏剧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艺术,很多人在无理解的情况下,意图否定他的存在价値,所以批评的人多,支持的人少惟台湾秦腔多年来在热心同鄕支持下,均有演出,在人才难求,财力不足情况下勉强『薪火相传』维持传统艺术,实是难能可贵,如与大陆职业秦腔戏剧相比,则相差甚多,同时这里是业余同乐性质,自娱慰人,以解同鄕思鄕之情。但因秦腔本身艺术价値很高,剧情感人,吸引本地靑年,相牵加入硏习。另方面个人参观台湾北管弟子戏,目前在宜兰盛行,与秦腔同源,相似之处很多,北管剧祭奉祖师为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秦腔特性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历史 秦腔特性 蝴蝶杯 剧本台词

    多种不同起板方式联结而成音调,阴阳顿挫,恰到好处,一般人过去常以:高腔唱歌,宽音大嗓,古典声调,慷慨激昂,来形容秦腔演唱艺术风格,其实他既有激流波的绕梁声,有声振林木,响澈云霄,听者闻之变色的特点,也有悦耳,感人肺腑,缠绵悱恻,细腻柔和,听者为之动容的魅力,如有关方面能大力提倡,使能深入各阶层,必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会激起巨大的震撼力,会像国语歌曲一样风行,目前在台湾秦腔,敎学的人数不多,演出次数也有限,但一般年轻人,一旦加入演唱学习或参观,则多会因而

  • 文章陝東地區農閒活動素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8期  作者:岳峻天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陕东地区 民间活动 民俗艺术 庙会 娱乐活动

    又是另一座大殿,正中佛像金装辉煌,起码有两人高,佛旁安装一台大鼓。庙前立巨钟庙后悬大鼓,所谓晨钟暮鼓发人深省,佛殿居高临下,俯览金庙一目了然。佛殿后院种植花木,增加环境之美。庙的右侧另建有两幢窰洞式的屋宇,拱门呈圆形,屋顶为平台,可以登高远眺。屋内供奉送子娘娘塑像,平时成为妇女们许愿还愿的对象。庙左侧挖有一地下窰洞,内部空无一物,据说此窰洞与佛事讲究有关。整个庙的建筑施工精巧,架构雄伟,地面全是用靑色大方砖铺成,大殿中雕梁画栋颇见艺术之美,白色的墙壁上绘制著

  • 文章黃土文化(散文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遲聘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黄土文化 散文诗 陕北 民俗风情 民间艺术

    是火辣辣的。发表于《陕西日报》89.9.25;其中《唢呐》一章并作家照片、小传、简折在《少年文史报》91.3.28头版头条《当代散文诗画家》样目内介绍;陕西人民广播电台92年6月2日22∶00和6月4日9∶00在《黄土地文苑》节目中配乐播出;《新潮散文诗赏析》(香港天鸟版)一并收入。黄土文化(二章)陕北这就是陕北,这就是陕北那片深沉的黄土地。山丹丹在窑脑红艳艳地开。羊群在沟畔信天价地游。阳坡上,牧羊老汉一面晒著红格丹丹的日头,一面随心所欲地仰躺在那里吹着不离手

  • 文章丝路之旅敦煌莫高窟集艺术精华世所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巫新增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丝路之旅 莫高窟 屏东旅北台胞探亲团 三危山 艺术圣地

    离开台湾,来到大西北已过了一星期,沿途尙未曾碰上台胞,来至敦煌,巧遇屛东旅北台胞探亲团,虽是萍水相逢,总免不了他鄕遇亲的亲切温煦感觉。眞正的敦煌精华旅游点是擧世闻名的莫高窟。莫高窟的第一座石窟,据说是有位名叫乐僔的和尙,云游至此地,正値夕阳余晖,照射于对面之三危山山上,无数金光反射于莫高窟,而认为此地系供奉佛的圣地,于是在这开了第一座的石洞,而后就许多高僧陆续来此开了好几百个石洞,以致形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圣地。据地陪说,以前和尙见到三危山的万道金光

  • 文章秦腔自樂班似潮湧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孫明山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秦腔自乐班 南海路国立艺术馆 国剧演出

    众乐纯有福。⒊维持吾鄕民俗乐,祥端秦腔艺术光。4秦腔音韵情意浓,舒畅心神唱声颂。⒌陕西原本忆故鄕,秦腔韵圆声势昂。⒍何者是故土,人生鄕情守。⒎鄕音为根本,爱好坚守稳。⒏爱好鄕音扬秦腔,共聚满堂同增光。⒐山高土厚淳朴陕,水秀原流勤俭西。⒑文武场面增正义,才华扬艺具专长。⒒南北相聚同爱好,欢乐共敍机会巧。⒓鄕音韵调共念旧,宝岛时光守古风。⒔毋论姓别唱秦腔,声势高昂士气张。⒕锣鼓秦胡齐声响,高唱音亮增感想。⒖为求不忘鄕韵音,共聚娱乐怀念根。⒗何计地域南遇北,同是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