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事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説狀元王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王普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王杰 人物故事

    在四十一期的陕西文献上,刋载了张瑞麟先生写的一篇「王杰的启示」佳作,读来非常有趣,我也于同鄕之间闲话家常,获知有关状元王杰的两段有趣故事。特书之于后,以供鄕亲们茶余酒后的一笑。话说陕西韩城,在淸乾隆年间,有个穷学生名叫王杰,虽然,聪颖过人,苦读不倦,终因家境贫寒,年虽弱冠,依然未能成婚。当地待字的闺女,或贫或富固然不少,可是大家选婿择配的对象,全不把王杰算在数里。王杰倒有自知之明,从不作非非之想,反而能够静下心来,全神灌注专心一意读他的书。某日,当地两家

  • 文章王杰的啓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張瑞麟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王杰 人物故事

    淸乾隆皇帝的時候,陝西省有一位年過花甲的人,他認爲自己這輩子什麼事都做過了,就是沒有當過老師。他又不肯向年邁屈服,於是進城去應徵私塾的敎職。這位老者所接的那戶人家,碰巧是城裏很有地位的富人。有一天,主人家邀宴縣長,少不得也叫老師陪客。入席時,主人請縣長坐首席,縣長虛情假意的要讓給老師,老師不作興無味的客套,說一聲謝謝就坐下來。同席的人見勢頗爲不悅。主人心裡這麼想:「你這老頭子,人家是客氣,你竟然厚顏無恥,縣太爺你都不放在眼裡了?」縣長也老大不高興,表面上...

  • 文章馬年談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黃鐵瑚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马年 故事 俗语

    一年過得很快,快速的馬,又奔騰而來。馬是和人類最合作、最忠實的獸類,悉心為人類服務,任勞任怨,不求富貴榮華,其馴厚是獸類罕有的,所以馴字偏傍以馬為主幹。自功能來說:車輛的駕駛用馬,重量的東西用馬,騎士更不要說是騎在馬上,「馬上」也成了立刻起程、立刻行動的代名詞。野馬成群,說明雖屬野性,也能和睦相處。野性不馴,不足以涵蓋所有動物。害群之馬,只是不恰當的人身攻撃,因為馬是素食者。所有素食者都愛好和平,以素食為尚的高僧玄奘往西天探求佛教奧義時便以白馬代步;回到...

  • 文章呂洞賓事跡考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賈虎臣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吕洞宾 历史故事 历史考究

    卢山,遇异人传长生诀,多游湘潭岳鄂之间,人莫之识,尝题岳阳楼诗云:朝游南粤暮苍梧,袖有靑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风土记)。抄自群书类编故事十卷(新兴版,笔记小说三编三册二〇〇一页上)。五、吕嵒:唐吕嵒,字洞宾,号纯阳子,西京河东府蒲坂县人,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生于林檎树下,少聪敏,日诵万言,文宗开成二年擧进士第,时年四十二岁,龙姿凤目,鬓发疎秀,金水之相,顶华阳巾,衣逍遥服,因于长安道中。酒肆憩息,俄有一人,长髯碧眼,自西而来,亦憩此肆

  • 文章孟姜女故事的演出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三秦客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历史故事 传说 孟姜女 长城

    這是秦人以後的老百姓,創造出來用以紀念萬里長城,並且反抗現實政治的苛法的。它也是一種嚴厲的抨擊:堅固如鐵的防胡長城,經不起老百姓一哭。

  • 文章成语故事左袒右袒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建山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成语故事 史记 历史

    裸露身體叫做袒,如兩國相爭,失敗的一方向勝利者肉袒謝罪以降便是。由於漢絳侯周勃曾用左袒、右袒來測驗軍心,所以後人謂偏助一方曰「左擔」或袒護,保持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叫做「不爲左右袒」。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呂后本紀。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兒子:長子劉肥,曹姫所生,次子劉盈(卽惠帝),呂后所生;戚夫人趙王如意;薄夫人生代王恆(卽文帝);其餘梁王恢、淮陽王友、淮南王長、燕王建均爲諸姬所生。惠帝生性仁慈,懦弱無能,劉邦認爲太不像自己,恐怕壓服不住一班功臣,所以屢...

  • 文章「鯉魚躍龍門」的起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静之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典故 历史故事 学者论述

    一年一度的聯考又過了,許多人形容聯考如同鯉魚躍龍門一樣的困難。聽此言不由人想起龍門的一些往事。龍門位於山西、陝西間,黃河出峽之口,東岸是山西河津縣,西岸爲陝西韓城縣,中通黃河之水,兩山左右如門,故謂之龍門。黃河至龍門山始出峽而成廣川,驚濤駭浪,震動岸谷,景觀之奇,昔人曾與浙江潮、匡廬瀑、峨眉雪、洞庭月相提並論。龍門爲中國名勝之一,又名禹門口,相傳大禹開龍門山,使黃河從山中河道流出,由於西岸石壁峭立,所以河水流得很急,宛如狂風驟雨,奔流而下,「黃河之水天上...

  • 文章王寶釧與寒窰考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作者:馬志烈 張秦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王宝钏 寒窑 曲江池村 《五典坡》 故事演变

    前言王宝钏寒窰,位于西安南郊曲江池村的一条黄土沟内。系淸代始建,近年又经曲江鄕农民重修开放的一个新的旅游胜地。其名寒窰者,系因我国传统戏曲「五典坡」所写王宝钏贞爱苦节故事的发生地而得名。故于当地民间,又有『五典坡寒窰』或『曲江池寒窰』之称。说明王宝钏寒窰的最初之建,实与戏曲「五典坡」故事有关。在『秦中自古帝王都』的三秦之地,依历代闻名古蹟所建的旅游胜地,虽然处处皆是,但眞正为农民出资开办者,独以寒窰为始。因而自寒窰开放以来,不仅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所见重

  • 文章敦煌文物散失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黎朗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敦煌莫高窟 名胜古迹 历史故事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西元三六六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在历史上,由于敦煌处在东西方交往的通道上,汉唐之际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后来它就逐渐走向衰微和荒凉,它与中原联系越来越少,被隔绝于一隅。经过漫长的岁月,它又被人们重新发现,这已是廿世纪的事。敦煌的壁画、塑像和其他文物,在本世纪曾遭到接二连三的浩刼,这段历史,将会使人们永记,那些大批珍贵文物的被发现和散失过程,构成了敦煌壁画以外的敦煌新故事。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军

  • 文章七月十五的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山人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中元节 历史故事

    还要挂上一个灯笼,这叫作「灯篙」,表示这座寺庙要作普渡了,召请孤魂前来,「灯篙」大约有两三丈左右,据说不敢弄得太高,深怕孤魂来的太多,主持的僧道,法力有限,以致招架不住。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老和尙,在七月十五的晚上,领着七个徒弟,登上祭坛,念经作法,普渡孤魂,在迷蒙之间,老和尙由灯烛光里,看到祭坛之下,已是黑压压的一片,老和尙想,一定是孤魂来啦!但老和尙忽然想起,他在禅房里有个箱子忘了上锁,而那个箱子里还有十块大洋……。老和尙一犹疑,失却了「定力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