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方民間最佳輸力騾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骡子 故乡回忆

    騾亦稱騾子,在我國北方各省,養騾人家甚爲普遍,南方各省則甚少看見,在台灣更是無法見到,北方各縣鄕一般中上家庭,差不多都要飼養一兩頭或三四頭,替人們耕田、曳車、䭾載、或代步,對人們幫助極大,遠勝過馬、驢、牛很多,尤爲農民家庭所喜愛,在農民心目中,騾子可說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是農忙期中不可缺少的主角。一、驢馬雜交所生騾子係驢父馬母交配所生之雜種,騾子本身則無生殖能力,必須賴驢與馬連綿不斷交配繁殖,騾在成長後,其體形較馬驢碩壯高大,頭耳亦較長,四肢發達粗大,力大...

  • 文章記憶中有關故鄕古蹟的幾則傳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趙孝光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故乡古迹 传说 赵匡胤

    少年從軍離家,三十多年來,雖然走了不少比故鄕繁華,富足,風景優美的地方,但仍抹不掉我對故鄕的懷念。近來年事稍增,思鄕之情較前更濃,常常回憶童年在家鄕讀書時代的往事,如在昨日。謹記有關故鄕古蹟中傳說的故事四則,以舒思鄕之懷,或亦可有助我鄕長們對故鄕之回憶耳。一、蕭何追韓信由故鄕寳雞入秦嶺南行,在南鄭以北,褒城縣境內,有一名爲「馬道驛」的小街,街之北口山澗上有一座鉄索橋,橋右立一石碑,碑之正面刻着”「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背面刻有”寒溪夜漲“四字。相傳當初...

  • 文章懷右老·念故鄕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陳懷璞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于右任 故乡 草圣

    此文爲民國六十五年,應「今日中國」編者之請,撰寫「大千世界亂談集」襍文時,因懷念家鄕,隨筆所寫,本不堪登大雅之堂,玆以仲謙兄來函,索寫右老百年誕辰紀念文章,適在忙碌,不及執筆,特以舊作轉奉,聊表追懷之意,幷請指敎。

  • 文章咱們家鄉過大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岳峻天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年俗 故乡回忆

    家鄕到了冬天,氣候轉冷,雜糧收成了,麥子下種了,沒有其他農事可供操作,鳥兒虫子大都進入冬眠蟄伏時期,人們也都空閒起來了,一有空閒就想到擧辦一些娛樂活動,打發時間歡愉身心,或者有個什麼節日,擴大慶祝忙碌一番。不用說,農年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今天我們叫做「春節」,農年是指農曆新年,乃是由我國固有曆法計算所產生的一個合理安排,當然適合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民情風俗,春天從年節開始,冬天恰好到除夕結束,週而復始生生不息。春季草木復甦,二月以後農人就要下田耕作了,接着忙...

  • 文章月是故鄕明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故乡 月明 散文杂谈

    許多人崇洋心理作祟,以爲外國月亮圓,想盡辦法謀求一張綠卡去做美國人,以爲安樂窩,保險區。外國月亮當眞旣亮且圓嗎?是身家性命的安全保障嗎?不是吃不到葡萄要說葡萄酸,未來吃原子彈的機會實在太多了。觀乎當前國際緊張風雲,劍拔弩張的狀態,今日不知明日,隨時會有些可能性,外國月亮圓在那裏?除了天台上醉月步月之外,還不是夢月的寧靜。最大的奢望,想揀一處人跡不至的山隈水涯,一個兒獨坐石上,看山高月小,「舉杯邀明山,對影即三人」,這時從遠處飄來一陣低沉的簫聲,抑揚悅耳,...

  • 文章家鄉——陝西旬邑部份方言之探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文登秀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旬邑 方言 谚语 故乡变化

    世界在變、潮流在變、環境在變。科學愈昌明,世界愈進步,一般墨守舊規的東西,爲了適應新環境的發展及要求。無不想盡各種方法,以求變化發展。這是生存的原則,進步與競爭的必然。一九九二年八月,我與同鄉好友,文克忍先生連袂返鄉探親。發現家鄉也有很多的進步與變化;住的變化、莊稼的變化、交通的變化、生活形態的變化(開設了很多工廠,由純農業轉型到工農並重的階段)這都是深値讚揚的變化。還有一種變化,就是語言方面的變化,何以見得?因其說話的速度較以前快速,且加有或多或少的語...

  • 文章家山遊興樂歸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塞夫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故乡风貌 思念故乡 碑版艺林 大雁塔 小雁塔 兵马俑

    一、又見長安盡解愁懷長安(舊作)晨曦中散溢出牛肉饃的醇香;夜風裡凝和着秦腔聲的雄壯。您這個古城——長安永遠不會被人遺忘。您曾是幾代帝王政治的心臟;您又是中華西北文化的溫床。周、秦、漢、唐建立起您的繁榮與隆昌;變、亂、興、衰記載了您的起落和滄桑,樸實、豐采、豪放是自古傳統的風尙;碑林、古寺、廟堂是人們嚮往的地方。擧凡藝術的珍藏、史乘的發揚,都醉心過這氛圍的古色與古香。如今,關山渺渺;大海茫茫。呆望着北去的雲朵,我的心泛起一層憂傷,來時,您是一座文化寶堂;歸...

  • 文章春節思鄕話年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硯梅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陕西年俗 故乡回忆 思乡情深

    北方各省居民,敦厚樸實;省民生活,至播遷來臺以前,可以說一直都是典型的農業社會的型態。節令民俗,雖然有着繁縟的形式或者迷信的色彩,但它那純樸和忠厚的,孝悌或仁義的旨趣,有其特殊的意義;也正是善良民俗文化的一部份,在法律與道德規範以外,發揮着安定、進取的社會功能。年節當令,僅憶述故鄕有關「過大年」前後的幾件習俗,以博一粲。寫對子、做吃食過年的訊息,應該是從臘月這天就開始了的,家鄕有句俗話是「臘月的水都貴三分」表示及早準備年貨年吃。從這天開始,已經有了稀稀落...

  • 文章迎春話楡槐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焦凌霦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迎春时节 故乡风物 榆槐 槐树 树木物种

    昔時在家鄕,晴天常有郊遊,足跡遍長安四郊;抗戰末期遷返渭南,更有機會行走於陌壟之間,楡、槐兩種樹是隨處都有,在春天更是姿采綽約,是住在城巿鄕曲的人所常親近的樹木;其所以常近者,除觀其疏密有致,靑翠蘊蓄的枝榦而外,再就是它的子與花了。楡樹原本名愉樹,後人改心旁而從木,起於何時?已不可考!樹皮成褐色,有扁平裂紋,可以剝下,取其肉嫩的白皮,烘乾磨粉,能作粥、麵,荒年饑歲足可活人;楡樹嫩子形圓狀爲制錢,垂垂成串,俗名爲楡錢,堆滿枝頭,生靑熟白,非常好看,趁嫩摘採...

  • 文章剪燭夜話——古稀憶舊之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方嘉祉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西安城 故乡 蜡烛 西北见闻 凤翔

    對日抗戰的第二年,日軍欲達成其速戰速決三個月內亡華的狂妄企圖,無所不用其極,對不設防城市亦濫施轟炸,西安難免首當其衝。城市生活原本與農村不同。農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全無夜生活的觀念。城市若干活動多在夜間,華燈初上,人潮如蟻,戲院酒樓坐無虛席。由於晚睡緣故,翌日勢必晏起,相沿成習,原不足怪。但日機肆虐,每在晨間,使西安居民相率早起,尙未破曉已扶老携幼,爭先奔赴南郊躱避,燈紅酒綠,不復再現。紙醉金迷,鮮再熱衷。西安城廓雄偉,相傳乃唐朝興建,由尉遲敬德監工。...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