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韓養民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父亲 亲情 思念 往事回忆

    父親仙遊遠去已二十年了。二十年來,那不盡的思念常常燃繞在我心中。每逢佳節或親友相聚時,都勾起我對父親的懷念。多少年來,我一直想爲父親寫點文字,多次提筆,因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無法寫下去。父親是一地地道道的農民。我上中學時,一年交學雜費和書報費十元。十元錢雖不多,可對一貧如洗的我家,自然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每當開學日子臨近,父親翻溝越嶺,向親友求借,千方百計籌到這筆巨款。在鄉供銷社做工的叔父,也常慷慨解囊,不時接濟。有一年秋,故鄉受災,父親四處奔走,可是在我那...

  • 文章沙漠之舟——駱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塞夫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骆驼 往事回忆 习性 驼绒

    當六十八期陝西文獻刊出之前,筆者選擇了一幅「唐三彩鳴駝樂隊俑」的照片作爲封面。由此一幀攝影上,可以反映出李唐之世歷史文物昌盛的一面;進一步也顯示出,在駝背上侷促的週遭裡,竟可容納四位吹彈手的成員,是何等逼眞而具藝術感的畫面。又在不久之前,因看一位友人的畫展,在新生報八樓畫廊觀覽過後,順道也欣賞了隔壁的陶藝陳列,內中置有一份類似的摹仿陶作,其酷肖處幾可亂眞,隨即感到,在駝背的咫尺天地裡,散發出如此高雅的自然氣氛,着實感人。經過兩次的接觸以後,難禁勾引起我對...

  • 文章同州師範校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充明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校歌 档案资料 往事回忆

    不惟是养马场,亦是汉武帝、唐太宗当年射猎校武之地。如今神州光复在望,偶忆少年负笈于斯并师友往事,敬录同师校歌歌词,以为国人鄕友,再鼓汉唐雄风之资!惟年时久远,词语记忆错误,恐亦不免,若能得鄕长或前辈校友敎正,前幸甚矣!韩城王克明絮语。(歌词见28页)中华民国六十二年元月廿八日志。

  • 文章伯玉先生的三句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史直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胡琏 往事追忆 新店

    記得在十多年以前,是個暑天,雨少,太熱,胡伯玉先生說過下邊的三句話,地點是在新店,却不是同一時間,現在寫出來,留作追思紀念。一、「我很對不起鄰居」,他卽刻說明原因:「天氣這麽熱,好久又未下雨,我每天上班下班,所坐之汽車,開到門前這個小巷子時,路是土路,因車開過,塵土四飛,鄰居們都是平房低牆,實在問心不安,不知何時,才能改善呢!」他所說之小巷,卽是現在之新店安康路一段一六一巷,早已成爲水泥馬路了!二、「各盡各責」,他解釋事實所經過是這樣的,「有個學生,考入...

  • 文章戰時奔波陜甘寧蒙綏憶話(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西北生活 骆驼 往事回忆

    萬能的駱駝駱駝,具有其他獸類不能倫比的耐力,吃的也多,負的也重,耐的也久,北漠草地之運輸,除駱駝外,再無別物可以代替。駱駝的實際負荷力,連經常飼養它的人,都無法知道爲多少,一條三、五歲的幼駝,也就是最壯最盛的時候,三、兩仟千重,是難不倒它的,在近鹽池或煤礦的地方,買鹽或煤是論垜論擔的,也就是說不論斤或頓,一個牲口所馱爲一垜,一個人所担爲一擔,不論你力氣多大,能馱多少或能担多少,都是以一個個體所能拿走的爲計價單位,所以在近池或近礦地方,所見的人都是體壯力大...

  • 文章春節談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明順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春节 年俗 往事回忆

    農曆春節,古稱新正:自進入民國以來,政府實行新曆,因之,民間遂有新曆新年與舊曆新正的別稱。迨至民國二十三年,蔣委員長推行新生活運動,要求國民人人勵行淸潔、簡單、樸素、確實、迅速,立獲全國國民的實踐。在此同時,政府亦擬進一步統一曆法,保存新曆,稱爲國曆,並將舊曆稱爲廢曆。由於舊曆對於四時八節,甚爲農民重視,遂改稱「農曆」;事實上,我國係以農立國,國曆新年只是政府的實施放假,民間還是重視農曆新正,故將農曆新正改稱春節,已有四十餘年歷史。說起農曆過年,儘管目前...

  • 文章歸鄉探親的經歷與記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徐有德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归乡探亲 往事追述 游记

    民國廿六年,抗日戰爭爆發,我正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人,由於愛國思想的驅使,內心激起投筆從戎的意念,於是毅然進入國軍部隊的陣營,參加聖戰的洗禮,那時部隊由陝西移防山西,因年紀尚輕,如水鳥入寒林,嘗到異鄉作客的痛苦,思念父母的心情隨歲月而增加。尤其在逢年過節的時際,思親加倍於平時,所謂「飄流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由於時光的嬗遞,從抗日戰爭結束,再經戡亂之役,至三十八年轉進來台灣迄今,已是五十餘年,而自身已老大,思鄉之情始終未歛,終於期待到政府開放返鄉探親...

  • 文章紀念先總統 蔣公百歲誕辰要實踐現總統 經國先生的四項指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8期  作者:王向南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蒋介石 百年诞辰 四项昭示 往事追忆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倏忽之间,我们伟大的先总统 蒋公崩逝,已经十一周年多,在此期间,全国同胞,莫不遵照他老人家遗训:「建设台湾光复大陆」,我们都在卧薪尝胆,枕戈待旦,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做到革新行政,发展经济,改进敎育,扩充军备;一切突飞猛进,成为发展中国家,已将台湾建设为模范省,待机反攻大陆,解救十亿同胞。谨将伟大领袖生前慈祥爱民,平易近人之往事,及他老人家崩逝国人悼念槪况,略述数点,藉表追念!一、本人原住士林大东路,因距总统官邸前面之士林公园

  • 文章久旱不雨話鄕俗——「取湫」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陕西民俗 取湫 往事回忆 故土乡情

    我國幅員寬廣,民俗各異,以祈禳方式來企圖消弭災害或彌補損害者多俱形色,憶及家鄕—陝西省的南部,每逢乾旱年程,鄕間多有祈雨之擧,其事雖涉迷信,其俗頗可一述。分敍其辦理程序於後:一、撥角子(卽選馬脚)黃昏之後,由社、廟之代表性人物,率領一夥自願參加者,(老幼咸宜,唯女性例外)將本廟主神之行像,(大凡各廟之主神神像均有行像及坐像之設,行像爲木雕或銅鑄,坐像爲泥塑)請出,設香案,抬龍梢(龍梢爲數十斤之苧麻編結而成,長約二公尺許,首粗尾細,鑲有雙眼,首後繫紅綾綢子...

  • 文章藍田在台同鄕同學祭馬君維乾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追思乡贤 同行往事 深情祭文

    維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藍田在台同鄉同學恭祭馬君維乾之靈前曰:維乾,猶記否:終南鬱鬱,灞水滄滄,西原偉岸,北嶺橫亙,故鄉景緻宛在眼前。憶五十年前,錦秀山河頓遭日寇之蹂躪,溫暖家園面臨塗炭之噩運;君與吾等,效班超之投筆,法汪踦之赴難;家鄉父老兄弟姐妹,盈巷傾城,揮淚相送。時値初冬凜冽,日沉天昏,車馬得得,灞水嗚咽,風蕭蕭兮易水寒,兄弟無語向西安!維乾,相當年,東關市候機招待站,天天問起飛,何時執戈上前線?人人焦急不言傳。及至騰空降雲南,未見敵蹤受訓練...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