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宓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吴宓和『学衡』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張華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吴宓 《学衡》 人物事略

    吴宓与张奚若都是陕西关中人,两人故鄕相距不过三五百里之遥,年龄相差只五岁,且曾同学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中学部。同是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时同是昆明西南联大教授。但到一九四九年后,吴的命运可大不如张,张奚若历任中央要职,而吴宓则僻处一隅,在重庆北碚西南师院当教授,最得意时只当了一名省政协委员,经常受批判,弄不好授课的权利也被剥夺。文化革命时更是被打折了腿,八十岁的人生活无法自理,一九七七年初由比他小二十五岁的胞妹吴须曼接回泾阳县原籍。一九七八年初病逝。不过,吴宓

  • 文章泾阳吴宓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覲高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吴宓 人物传记 人物回忆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汚泥中。

  • 文章泾阳 吴宓剪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覺堂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吴宓 言行思想 人物传略

    以前曾撰写过吴宓,都是关于他的诗、诗话、和诗论的介绍。至于他的容貌,和给人的印象如何,很少叙及。现在,就他的个人言行思想,再来补谈一次。首先介绍几首读吴宓诗集之后的题诗,因感沧桑叹忧患,颇足发人深省也。王越诗云:「(风雅原从至性生,关心国事几纷更;曲中多少沧桑感,天乐迎风不忍听。(二)少年心久藏忧患,愁绪如云拨未开;眼底浊尘期尽洗,雄心初驾赞诩媒。(三)回天有愿成孤掌,国乱群癫戾气增;沈湎何堪衰世意,登高未见众山应。(四)论学长才通宙合,坚持正气挽颓波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