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人对民主法治应建立共识没有安全即没有一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建立共识 政治革新 大陆探亲 总预算案

    在国内一片「开放」声中,政府为贯彻民主宪政的理想,已经大步迈向各项政治革新的坦途。如解除戒严,允许国人前往大陆探亲,放宽外汇管制,对外贸易自由化与国际化,及开放报纸登记等,均已先后实施;至于允许人民组织政治团体、充实中央民意代表机构、地方自治法制化等,也都在硏议方案之中。而这些新措施,不仅赢得全体国人的赞誉,也深受国际舆论的重视与肯定。可是,政府在大力推动各项政治革新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后遗症,影响所及,对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

  • 文章金马点滴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8期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金门 马祖 转播站 税政革新

    稽征工作之遂行。侯署长亦简明扼要勾勒未来税政革新的要点,包括有健全税务法,健全租税结构,税务人事制度的健全、扩大税务代理人制度,以达「公平、确实、便利、经济」曁「不逃、不漏、不苛、不扰」之赋税理想。侯署长同时亦期勉地区税务人员,加强便民利民工作,提高纳税服务品质,以提供纳税义务人更好、更便捷的纳税服务,进而建立亲民、爱民服务的形象。随行之国库署副署长朱正雄在了解金门县政府财政收支短绌的现况后曾表示,政府基于照顾前线民众的前提,今后必会继续支援补助各项建设经费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舆论民意 社会犯罪 政治革新 教育事业

    统一中国的使命。△自立晚报九月二十一日社论「何妨成立政治革新委员会」,指出「年来经济衰退、资金外流,投资意愿低落,原因不止乙端,惟我们认为症结在政治。准此,我们期望当局在继经济革新委员会后成立政治革新委员会。」△中央日报九月二十二日社论「公务人员高普考试办法的修正」,指出「此次考选部等拟修正公务人员高普考办法,其目的是要达到人尽其才。而其方法就是国父所说的『敎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深信由于考用合一、考训合一的实施,必能选拔人才,培植人才,达到『人才辈出』的境界

  • 文章由行政革新到國家建設——本文爲七十五年十月三日對行政院兪院長向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之書面質詢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8期  作者:黃哲眞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行政革新 社会转型发展 施政报告质询

    戊戌以前,嚴復一面倡導尊今叛古的科學敎育,一面又倡尊民叛君的民主思想:同時他認爲提倡自然科學,就是救國,也是解救中國危亡的唯一措施。他說:「今世學者,爲西人之政論易,爲西人之科學難。政論有驕囂之風,(如自由平等……)科學多朴茂之意。且其人旣不通科學,則其政論必多不根……故中國此後敎育,在在宜著意科學,使學者之心慮沈潛浸漬於因果實證之間,庶他日學成,有療病起弱之實力,能破舊學之拘攣,而其於圖新也審,則眞中國之幸福矣。

  • 文章确树领导中心 加速政治革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国民代表大会 政治体制 政治革新 民主监督 榜样作用

    三阳开泰,万象更新,我们早已送走蛇年的困顿失序,正在迎接马年的奔腾跃进,求其进步。所以这一年中,各方面要能扬弃往昔的混沌与灰濛,而为国家与社会开创其崭新的远景与局面!政者正也,万般作为,当确树领导中心,而由政治革新始。兹者国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将于三月二十一日及三月二十二日分别选出总统、副总统,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因于二月十一日召开临全大会提名李登辉先生、李元簇先生为总统及副总统候选人。但其选情正随着各方势力的互动走势,呈现诡谲气氛,无疑,这时导致未来

  • 文章召開關心國事座談會經過節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4期  作者:張貞松/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宪法革新 国会改革 地方制度问题 宪政体制 和平统一

    一、討論國是先作背景說明政府面對當前非常時期憲政體制問題及未來國家統一途徑,李總統指派總統府資政蔣彥士先生籌備召開國是會議,引起社會普遍關切,本會文敎委員會感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擬邀集鄕賢擧行座談會,案經本會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定於四月二十二日假台北市信義路國際會議中心,邀請閩籍耆老專家學者,各同鄕會理事長曁本會評議委員、理監事召開「台北市福省同鄕會關心國事座談會」,並擬訂討論題綱如下:壹、引言一、國是會議的屬性;二、國是會議的中心議題。貳、建言一、當...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