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管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乐协会曁闽南乐府 公演南管戏剧很成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南管剧团 南管艺术文化 戏剧公演 女性演员公演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由黄馨葆鄕长担任理事长的中华民国南乐协会和台北市闽南乐府管絃硏究会这两个从事南乐发扬光大的民族音乐团体,现正积极在筹组「南管剧团」之计划。在这一深具意义之剧团成立之前,该两鄕土艺术团体为答谢爱护南管艺术文化,热心公益事业之长官、鄕长及社会人士,特聘请爱好南管乐曲及南管戏剧人士加以严格训练,于春节期间举办南管戏剧大公演,以资联欢,并为今后南管戏剧作启发作用。三月十一日及十二日两天的下午七时至十时,南管协会及闽南乐府联合假台北市

  • 文章吴华长乡亲丧妻 南管乐祭殊哀荣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8期  作者:魏文溪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吴华长 丧妻 南管 乐祭 许宝珠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晋江石狮区吴华长鄕亲夫人许宝珠鄕亲于八月二十九日仙逝,享寿五十,随由亲友筹组治丧委员会,由丁维禧鄕亲为主任委员、赖春豪、吴雪山、黄馨保、杨水应诸鄕亲为副主任委员,丁国征等百余人为委员。吴母许夫人于九月二日大殓火化,已于九月二十一日在台北市立第一殡仪舘■德厅设奠公祭,除亲友近二百人致奠外,并由闽南乐所及基隆南管乐团乐祭,备极哀荣云。

  • 文章古朴柔美的南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黃仲正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南管古乐 乐曲演奏 历史考究

    南管古乐源远流长,音韵古朴柔美,节奏细腻,且乐曲的曲式严密、丰富;从唐初开发泉州,中原人士相继播迁,因此这种原属中原民间的俗乐,已在闽南系地区蕴育植基。它保存于泉州、盛行于闽南语系的地区,包括泉州、漳州两属各县及厦门地区,明代以后随迁民传入台湾,并由侨胞传播至东南亚闽南语系侨社。这一系统的古乐,历史悠久,唱念法犹存古风,字音以泉州鄕音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泉州为中心,因此在闽南地区习称为「泉州絃管」。南管音乐虽因方言之故,一有囿于闽南语民系的地区

  • 文章台東縣各界慶祝東部鐵路幹缐拓寬通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聚英社 南管古乐 线路通车 孟府郎君

    □晋江杂志驻东区特派员黄忠报导□台东县各界为庆祝东部铁路干线拓宽通车,特擧办南管乐演奏会,使静寂一时的南管乐活动,又掀起高潮。记者特走访台东县闽南同鄕会理事长黄诚鄕亲,承示关于台东县南管乐活动情形。据黄诚理事长告称:关于南管乐在台东方面的活动,光复之初有叶奇祥、邱传裕者相继设馆,以宏扬我国古乐传统文化,后来,加强组织,为目前的聚英社,由晋江刘炳凤鄕亲为理事长;台东县闽南乐俯则由南安谢孝卿鄕亲主持,经常练奏。黄诚鄕亲表示,为硏究南管古乐,发扬民族传统

  • 文章臺北市閩南樂府組團慶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3期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菲律宾 南管 国风郎君社 六十周年 艺术交流

    菲律宾全国闽侨所组织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南管(南音)共有十余社团,延师传习,永不中辍。马尼拉国风郎君社在南音界驰誉环宇,名震乐坛,成立六十周年钻禧大庆、于三月十九日在珉市盛大举行庆祝活动,东南亚及香港、大陆、台湾各地南管社团应邀组团赴菲致贺,台北市闽南乐府致贺团十余人于三月十七日搭华航班机往菲参与庆贺。各地南管高手在珉聚会,以乐会友、发挥传统礼谊、向国风社致贺、共相演奏、切磋乐艺、对促进艺术交流,宏扬国粹,意义深具宏效。台北市立社教馆举行南管演奏会台北市立

  • 文章南管古乐演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1期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余承尧 南管古乐 打击乐器 清唱 蔡添木

    由永春余承尧乡亲策划、中华闽南音乐硏究社演出,实践堂学术活动组、中国礼乐学会、台北市闽南同乡会主办,中国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赞助,为庆祝光复节擧行的南管古乐欣赏会,于六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七时三十分做台北市延平南路实践堂演奏,听众达二千余人。负责管絃、打击乐器的演奏者和清唱者有:蔡添木、曾省、陈忠、郑淑兰、陈金仰、陈瑞柳、李枝芳、邱天降、许明呼、李朝奈、施庆海、陈国灯、吴玉璇、李志龙、洪哲雄、梁玉琴、吴仲卿、周云璇、王素碧、陈以灵、吴

  • 文章南管简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2期  作者:陳瑞柳 出版时间:1992-02-29
    关键字: 南管 古代乐谱 传统乐器 发展历史

    南管为我国古典民族传统音乐,原名「五音」,又称「絃管」,台湾称「南管」,俗称「郞君唱」,东南亚侨区称「南乐」、「南音」。南管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传在周代之前叶,便已流行于南方,被列为「南夷之乐」,迨至秦,汉始称为「中原音乐」,后汉书注:「四夷之乐,惟南乐可列于雅乐,因南音曲风淸丽高雅」,足见南乐在当时已被推崇重视。又中国音乐史纲记载:「南音虽属于夷乐,但其素质雅正,在礼乐中,得列于国风之首」,成为流传广泛之礼乐。汉魏以至隋唐,流为民间音乐。嗣因永嘉之乱

  • 文章连秋元鄕亲征求南管资料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6期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南管 乐曲资料 南音 五空管 四川

    惠安秋连元鄕亲为国民革命军先进,已退休。前任花莲县闽南同鄕会总干事,近从事南管乐曲资料之整理,因鉴于近代靑少年,每对南管演奏之学习,动辄便说困难,不感兴趣,因特针对此一问题而拟编一「南管问题百问」,使初学南管乐曲者为入门学习之捷径也。为使此书充实,乃多方搜集有关南管之资料,以便硏究,目的为发扬南管而努力,兹列如下,敬请诸鄕亲不吝赐敎,俾供参考。如有资料,请和本社编辑部连络或迳函花莲市民德二街一号与连老鄕亲连系。一、何谓南管?何谓北管?二、南管与北管何别

  • 文章晋江雜誌社引會胞姊骨肉相聚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6期  作者:蔡振玉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晋江杂志 南管 乐师 香港

    我今年春初一直转运,所谓贵人在侧,这是佛谶的话,是不可否认的。我在南管戯剧界担任乐师多年,总是自寻娱乐而已,所得来的只是「游乐」,别无所长。起初是为好乐起见,后来竟成事实权充「乐师」,在南管胜锦珠、新锦珠、新丽园等南管戯团里,已尝过相当的一段日子。由于鄕亲施文远到处在探听我的消息,因为施文远鄕亲到香港观光,我濶别卅余年的胞姊托他在台探听我的下落,施文远鄕亲回台后,虽到处探听,茫茫人海,那有这样容易找到。施文远鄕亲是晋江杂志的忠实读者,特地访问发行人王和声

  • 文章一曲引鳳吟 難忘故鄕音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8-29  作者:惕吾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南管音乐 莺声 八面 琵琶 蔡振玉

    当我每每听见音乐响声,就吁叹一声:「还是南管音乐比较淸高而悠雅……」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厦门鼓浪岐当店员,二楼就是南管,每夜深静人寂时,就可听到琵琶,筒萧,二弦,三弦,集奏的声音,我急紧闭上店门,蹲在楼梯下静听欣赏「牠」他们的演奏,非常动人,日久生情,我就暗地学习,俗语说:「视惯猪母会打拍」,我学唱几首曲词,如远望鄕里,遥望情君,心中怨怨等等,我久闻鄕音,思之默然,昨八月十五日闻知南管胜锦珠剧团在新营城隍庙公演三天,我喜出望外,不惜任何牺牲,每夜雇计程车由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