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貌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浦城故鄉詞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7期  作者:葉國泰寫稿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诗词 浦城 风貌 乡情

    浦城我故鄕、生長的地方。有獨特風味、傳統式文化。陳列舊街道、川流在四方。深厚農村情、溫暖在心底。留戀我想望、只恨海洋隔。實難重囘鄕、抬頭望明月。底頭思故鄕。浦城我故鄕、生長的地方。優美的田園、壯麗的山河。雄偉古城■、縱立在城旁。創建優學府、敎育成溫床。培育幼苗長、爲國造英才。發揮文化揚、實爲我自傲。盼望能久長。浦城我故鄕、生長的地方。囘想子孫殿、殿基太平山。渡船過兩邊、快樂■神仙。河床■西瓜、遍地是晨莊。稻穀黃滿田、豐收又一年。人人心自慰、喜樂掛臉腮。可...

  • 文章金門的古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全成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古井 文化传统 故乡风貌

    管,以及一扭开便「哗啦哗啦」淌水的水龙头。但是金门,这个整洁恬静而依旧保持原始风貌的战地,古井仍然四处可见。漫步在金门街头,往往可以看见院子中央、街道旁,或者菜圃田亩间……一口口红砖砌成的古井。这些古井有的已经干涸,里面塡塞著砂石及杂草,有的依然泉水不绝,水质淸洌。印象最深刻的是料罗湾旁一畦畦的菜圃和汲水灌漑的金门妇人。初冬的午后,暖阳懒懒的洒在嫩绿的菜圃上,矫健勤奋的妇人从井里汲起一桶桶的水,浇灌在抖颤著展露无限生机的菜蔬上。那些贫瘠沙砾堆中顽强的滋长的蔬菜

  • 文章番薯王國的風景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張開權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惠安县 故乡风貌 特产 趣闻

    番薯王國在那裏?有些人知道,也有些人不知道。若是改問番薯縣在什麽地方?人們就會猜是惠安縣,這鼎鼎大名的惠安,當然是盛產番薯,乃有這個稱呼,其實番薯的營養價値很高,有澱粉,有糖,也有維他命C等,比白米品質高高在上。然番薯的種,本縣沒有出產,必須向鄰縣晉江和仙遊購買,每當初夏時期,男、女、老、幼,成羣結隊,大擔小擔,絡繹不絕,挑回故鄕,凖備播種。以這種鐵肩隊伍,抗戰時期發生很大作用,參加搶運物資,貢獻很大勞力。民國十四年蔡元培馬敍倫來泉州,遊覽洛陽橋時,看見...

  • 文章遊子思故鄉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6期  作者:鄭淑麟 出版时间:1972-09-30
    关键字: 夹际乡 思乡 故乡风貌 山川河流

    吾永縣治之南三十里,有天柱山焉;其山脈向南北延伸,形成一分水嶺,與南安縣轄華美、苦坑、蓬島三鄕相比鄰。每歲中秋佳節,天朗氣淸,登峯遠眺,泉州之東西二塔,矗立靄雲中,猶可辨識。至北望則縣境諸大山,環繞羅列,作人字狀,極呈美觀。西窺則南邑之大演,安溪縣轄之湖頭,所有岡陵起伏,肅肅穆穆,難形容其儀態。俯瞰南疆,則官橋仙苑諸村落,星棋羅布,如展開一幅江山萬里圖,非常綺麗,不可以方。昔時交通未便,端賴步行,攀登斯峯,汗涔涔下,只有靑年,體力充沛,引以爲樂,未知今日...

  • 文章漳浦十大名勝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李文章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漳浦县十大名胜 故乡风貌

    古老的漳浦,號稱「鄒魯之鄕」。縣名可追溯至三國吳代,約景帝永安二年(二六〇年)。據明萬曆元年(一五七三年)刊刻《漳州府誌》載:本縣邑名,吳曰綏安,晉曰綏城,唐曰漳浦,宋曰金浦。而漳浦縣名,出自唐陳元光開漳時。垂拱二年(六八六年),《淸建州縣表》稱:置漳浦、懷恩二縣而產生的。歷代美稱「金浦」——有十大名勝。一、古綏安縣址:在八都盤陀西厝村。唐高宗詔玉鈴衛翊府左郞將歸德將軍陳政「鎭故綏安縣地」。按宋吳與《圖經序》,明代黃道周《雙溪碑記》、淸藍鹿洲《宜城記》、...

  • 文章馬祖風情畫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鄭木金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马祖 故乡风貌 风土人情

    的称法,闽南则称之为谢七爷、范八爷,不过,基本上大同小异。这一庙颇有福州的风貌,尤其是庙旁的古老住宅,有马鞍墙,亦有小石块砌成的墙壁,古色苍茫。经过半天时间的浏览与考察,七十一岁的林敎授精神抖擞地,以福州话跟父老们交谈,并一一指出马祖的民风无一不是来自福州。跟福州同样,马祖人的早餐有小丁香鱼,味道鲜美,林衡道兴奋地回味着,一盘小丁香鱼,还有红色的甜酱瓜、油条、豆腐,而小丁香鱼与甜酱瓜更是早餐不可缺少的。福州话乃是福州原有的无诸话与中原语言混合而成;自唐代以后

  • 文章關心家鄉人 熟悉故鄉事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15期  作者:胡邦崑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家乡人 故乡事 经济发展 交通 风貌

    在年會時,諸多鄕親,希望知道一些,有關家鄕的人、事、物……。近接四哥邦基,來自北京的報導,略謂:五月廿六日,浦城鄕親約有三十餘位參加了京津企業展銷會。近十年來發展較快,全縣人口約在三八·八萬人,惟一般收入較低。一九九〇年工農業總値爲三。五億元(約合新台幣十八億元),外貿出口年約二五〇〇元以淸水笋罐頭,松節油,松香,飼料金霉素,紙傘,人造草箱,工藝皮鞋,茶葉,竹木製品等。數年前,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發展果、茶林,先後設立生物化學公司,營養食品有限公可,農牧綜合...

  • 文章今日十字街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鄭元亨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十字街 发妖风 高楼林立 和气生财 新式风貌 服务周到

    十字街,又名中山路,古往今來均爲汀州古城的主街之一,更是客家人東來西往的交通孔道。今日十字街已一改昔日不到六米寬的狹小的街道、低矮的平房、凹凸不平的石砌路面以及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的行人,特別是經常突如其來的「發妖風」所招至的混亂情景。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四米寬的大道、平整的水泥路面,左右兩排一色翠綠的隔離欄杆,一直向東頭的水東橋和西頭的西門口延伸而去,蜿蜒亮麗,蔚爲壯觀。汽車,摩托車、三輪車、自行車井然有序地各行其道,人們似乎已習慣成自然地,從容地行走在鋪著...

  • 文章則之詩選(近作四十八首)四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作者:劉詠堯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今古风貌 辛亥首义 华侨节 阿里山纪念园 正气歌朗诵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孔子誕辰劉詠堯一小康之治始湯周。尼父栖栖蘊百憂。杞宋欲徵亡故實。春秋卽以快恩仇。二孟軻首謂聖之時。尹陋夷偏不可師。除魯特權誅正夘。賢賢惡惡適其宜。三中山奉化順天人。克繼張帆鄒魯濱。歸詠舞雩懷舊憶。聖門澤蔭自維新。劉詠堯 初稿 九月二十八日中華民國七十二年雙十國慶紀念日劉詠堯武昌辛亥首義,一鼓而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實際導源於 國父孫公之倡導革命,元勛黄克強先生之領導十次喋血戰役,因風響往,促成此役收功。據聞武昌鳴放第一槍者爲熊秉坤其人,熊氏隸...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5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罗溪镇名演变 部落风貌 地势起伏 亚热带气候 物丰质佳 四通八达 英才培育

    一、鎮名沿革本鎭原曰蘆溪,因古以溪流兩岸盡是蘆花而得名。嗣又以「蘆」字,去草加水而稱曰瀘溪。宋時爲德敎鄕崇仁里,元改稱十七都埔頭鄕,元至順間潘山廵檢司遷瀘溪橋改爲瀘溪廵檢司。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一三六八年)吾一世祖黃暹公號良庵,於埔頭園中柯子林地方發祥,而名震遐邇。明、淸均爲埔頭鄕,後設瀘溪市,與十字街、前街、富春、社壇、桃源、蔡洲、潘山、洪瀨、溪尾、白葉、彭嶺、珠淵、太宇等市並列十四市。雍正二年設有埔頭鄕、羅溪鄕兩社學。羅溪之名卽由此始。雍正十二年設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