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闽侯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復建瓠綠軒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3期  作者:趙苦葉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瓠绿轩 重建 闽侯 祭祀

    闽侯沙堤瓠绿轩,乃先严一琴府君,昔时家遭回禄,就燹地以木石自筑三椽小屋,周围竹篱,外种绿瓠,常邀吟侣雅集其中,因名之曰瓠绿轩也。轩自先君谢世,复遭变故,藏书与屋俱毁。余回鄕覩景心伤,耿耿先人之手泽,不可从此湮没,于是委托宗弟建宇,经理复建瓠绿轩,上下计六间,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落成。循例祭祀祖先,设席宴请亲友,幷邀旗山诗友二十余人光临雅集,叨蒙老师潘主兰先生法书瓠绿轩三字石刻装于门面又蒙贺联句云:菟裘觞咏诗人聚,瓠绿经营海客归。余自绘绿瓠中堂横披各一

  • 文章闽侯文物》出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8期  出版时间:2002-08-31
    关键字: 闽侯文物 闽侯文化 文物大县 文物书籍资料 出版启事

    闽侯文物的出版填补了闽侯作为『文物大县』长期以来没有文物书籍资料的空白。闽侯为八闽首邑,五千年前福建原始文明从这里发源,闽侯文化堪称福建文化的代表6全县如今共有全国重点文物及省文物单位8处、县级文物单位55处。闽侯文物全书15万字,配照片200多张,文图并茂,此书由闽侯县地方志副主任、闽侯博物馆长曾江编著。

  • 文章表扬宋良存兴学闽侯七中更名良存华侨学校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9期  出版时间:1994-10-31
    关键字: 闽侯良存华侨学校 宋良存 公益慈善事业 闽侯七中

    闽侯县敎育局,最近决定,把由他损资创办的闽侯第七中学更名为福州闽侯良存华侨学校闽侯第七中学的前身系江口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又称“江口职业中学”,位于我省著名侨鄕——闽侯县南屿鎭江口村。一九九〇年九月,县敎育局正式命名为闽侯第七中学。目前,已开办十三个班级,共有学生六七三名。宋良存先生,旅居海外,心系桑梓,十分关心家鄕建设事业。近几年来,他先是损资一〇〇〇多万港元,用于修建村庄水泥路、安装自来水、兴建敬老院和小学及幼儿园敎学楼。后来转向中等敎育损资,一共损

  • 文章闽侯县招商会橄榄节龙舟赛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1期  出版时间:2006-06-30
    关键字: 闽侯县 招商会 橄榄节 龙舟赛 签约仪式

    5月16日,美丽的闽侯竹岐金水湖畔彩球高悬,鲜花簇拥。闽侯招商会暨第四届橄榄节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一次展示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及良好投资环境的盛会。省、市领导金能筹、张作兴、吴金俤、李纯粹,闽侯籍陈再炳、蒋宝旗将军,及香港林铭森、林明海,县委书记杜源生、县长高明等领导以及客商代表和当地干部群众参加了盛会。开幕式后,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8个内外资项目上台签约。同时,还安排海峡食品工业园、福州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福建福享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

  • 文章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程赟墓揭碑仪式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99-10-31
    关键字: 闽侯县 文物保护单位 程赟墓

    程氏入闽始祖程公彦赟墓,列为闽侯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十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时在竹岐榕东龙兴山—唐漳州刺史彦赟程公墓前,举行揭碑仪式。参加揭碑典礼:新加坡程由棠、天仁及印尼、台湾、香港、惠安、福安、古田、永泰、长乐、连江、城门、和埔头、树兜、远洋、甘蔗本乡(旅居南平)宗亲代表千人以上。揭碑礼成,乘座三十多辆巴士、十多部轿车回转甘蔗镇大元村程氏宗祠祭祖,筵开百席。揭碑仪式,有沙堤赵氏宗亲代表十五人参加,程、赵两家关系渊源,应朔春秋时晋国程婴存赵『搜孤救孤』之故

  • 文章闽侯甘蔗程氏宗祠访亲先遣团河南固始寻根拜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8期  出版时间:2005-12-31
    关键字: 闽侯 甘蔗程氏宗祠 访亲先遣团 河南固始 寻根拜祖

    访亲先遣团闽侯县甘蔗程氏宗祠以华侨程道中、程天仁、国内程天增为团长的寻根拜祖访亲先遣代表团一行12人,成员有程天仁夫人、程道中夫人、程道华、程木林、程忠清、程建榕、程文响、程章奇、程凤美(礼美)等五代人,前往河南省光州固始县拜祖,我们一行人先后顺路,穿插浏览,不但参拜了固始的故土,而且参观河南美好的河山、名胜古迹,给予每位华夏程氏子孙留下了深刻印象。2005年10月19日,当天的下午从福州坐上班机到达郑州马上驱车,晚上到达了我们祖先祖居地一河南省固始县

  • 文章闽侯名人故居》出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6期  出版时间:2005-08-31
    关键字:闽侯名人故居》 出版 海峡都市报 首发仪式 内容简介

    海峡都市报8月4日讯:昨日上午,《闽侯名人故居》一书在闽侯县政协会议室举行首发仪式。据了解,此书由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陈晓峰、林展飞三人历时两年多编者,共有图片280多张,5万多文字。书中搜集有上至唐代下至21世纪前的隶属于现在闽侯县境内的60多处名人故居,如宋理学家周希孟、明尚书黄镐、清武状元宋鸿图等。

  • 文章话说闽侯七里老艺人闽剧十枝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7期  作者:林炳釗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闽侯七里 闽剧十枝花 老艺人 剧种 “福州戏”

    閩劇,俗稱『福州戲』,創建于明末清初。當時福州城郊出現『儒林』、『江湖』、『平講』三種不同流派,均用福州話演唱的民間小戲。而閩劇就在這三種小戲基礎上吸收外來的徽調綜合發展而成的,距今將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閩劇的傳統劇目豐富多彩,據統計將有一千多個。其中:一、反映歷史故事的,如『紫玉釵』,乃取材于《唐人説薈》中之『霍小玉傳』,這劇本通過霍小玉與李益兩人戀愛被拆離成爲悲劇,揭露封建社會父母包辦婚姻制度的罪惡;『璠間祭』取材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及華周杞梁之妻...

  • 文章话说闽侯七里老艺人闽剧十枝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9期  作者:林炳釗 出版时间:2006-02-28
    关键字: 闽侯七里 老艺人闽剧 十枝花 林子超 手迹

    闽侯七里(今为三镇一乡。即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闽江乡)乃闽剧故乡之一,境内群星璀灿,名家辈出,涌现出闽剧十枝花。林公子超手迹一、陈佑榕(1889-?)西集里大义乡(今为青口镇)人。他自幼聪颖,酷爱闽剧。学戏成名后,精心培育出一批学生如郑依奏、林芝芳、陈芝卿等出类拔萃的著名演员。他传授戏艺一丝不苟,上演时,全神贯注学生表演、唱腔、表情,发现不足之处,面对面指点矫正。因而,他艺功艺德深得学生们的敬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闽剧名老艺人郑依奏曾在《福建日》撰文

  • 文章閩臺中元節與盂蘭勝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0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04-08-31
    关键字: 闽台 中元节 盂兰胜会 闽侯县志 目连救母

    焚之,以享先人,以告秋成。闽侯县志载:中元具酒馔献祭祖先,焚楮箔俗谓之烧纸衣节。寺观作盂兰盆会。五杂俎,闽人最重中元节,家家设楮箔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具父母衣冠袍笏之类笼之,以纱箱送父母家,具斋馄饨楮钱,延巫于市祝而散之,以施无祀鬼神谓之施食。中元节在福州十邑一般都称为七月般(半),我们更有烧纸衣的习俗,用纸印上布料颜色及衣饰图案,据说使往生父母及亲人都可得到所需衣食生活补给,免受冻馁。此为出嫁女儿对娘家祖先慎终追远;孝行伦理的怀思,克尽孝道之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