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虎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戏·联·谚语(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1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06-10
    关键字: 文化 谚语 《武松打虎》 闽剧演出

    三十年代,徽昆名家翁成坤(外号『肯师』)在闽班『旧赛乐』教戏时,名丑唐复山(艺名『三花才』)曾学会此剧。曾引起了轰动效应。八十年代初,唐老退休后,在鼓楼区闽剧团演出此剧时,台下笑声、掌声不断。戏迷说:『一张戏票五角钱,「拿」一场值得五块钱。』一次,下乡演出时,连剧场的铁门都被挤倒了。另外一个剧团演《武松打》。演出前,扮演武松的演员与扮演老的演员,在台下打了起来。演的小个子演员被踢了一脚,伺机报复。开演时,当演到『打』一场,武松打了三拳,老还在

  • 文章戏·联·谚语(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0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文化 谚语 《智取威虎山》

    年大吉,笔者偷闲谈点有关的戏剧、对联和谚语,以飧读者。在戏剧舞台上,带有『』的剧目有元杂剧《头牌》、《存孝打》、《三下山》;明清传奇有《符记》、《囊弹》、《秋丘》、《口余生》、《伏韬》;京剧有《武松打》、《恶村》、《牢关》、《龙斗》、《猎记》、《乳飞仙传》、《牧关》、《刺》、《卧关》、《飞山》、《独营》;闽剧有《西山跨》、《包公审》(又名《尹伯山捉》)、《唐伯》、《五口》;话剧《符》、《降龙伏

  • 文章戏·联·谚语(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2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07-31
    关键字: 文化 谚语 张居正 福州谚语 乡土民谚

    明代张居正和艾自修二人同科中举,但艾自修名列『龙榜』尾。张居正写了一联相讥:『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榜;』艾自修看了,羞愧难言,想报复一时又无话可说。不久,艾自修发现张居正与太后私通,便写了一联交给皇帝:『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皇帝看罢,龙颜大怒。便将张居正罢职为民,发配充军。清代有一秀才,中了探花。但他是个独眼。皇帝面试时觉得有碍国体。不想录用。但身为一国之尊又不好明言,于是出一联为难他:『独眼不登龙榜』;秀才听了坦然应付

  • 文章中山路的記憶

    来源期刊:《同安》 第88期  作者:蔡鶴影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中华戏院 虎豹堂 中山路 历史文化 厦门

    每当夜幕垂空,霓虹灯闪烁时,中山路上便人来车往,购物的、看电影的,挤得水泄不通,尤其是中华戏院门口简直是人山人海。文化娱乐贫乏的时代,人们对电视的消费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期望呀。可是除了电影,还有什么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呢?中山路上有一幢五层楼正面对着泰山路口,楼顶还矗立著一座钟楼,每当钟声一响,洪亮悠扬,在向人们报告时间的同时,仿佛也在向人们述说著厦门的历史、厦门的沧桑。这幢楼俗称「豹堂」,是胡文、胡文豹「标万金油」的经营地,地层是星光日报社。我有个堂姑

  • 文章大陸名城記遊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2期  作者:楊明煊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畅游西安 返乡探亲 秦始皇陵 半坡文化 乾陵 虎丘山

    的周围一切的设施,以及石狮等,都成为以后各干的皇陵倣照的模型,乾陵石碑上字句是郭沬若的所题,「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之墓」。武则天知名度高,使乾陵成为西安著名古蹟,深感既然千里迢迢西来,就在郭沬若的石碑前面,留下了只影,以为永久纪念。二、苏州丘探奇丘位于苏州西北约七里处。春秋战国时代,吴王阖闾死后即葬于此地,传说葬后三日,有白盘踞其上,故名为「丘山」。下了游览车,远远地就看见一座高耸在山林中的斜塔,此塔并非有意斜建,它和义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的情况相似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