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民謠——担歌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作者:范啓鳳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农历节气 农家生活

    正月裏來是新年,想起(ㄎㄞ)担眞可憐,一年到頭到暗(晚),祗有正月(ㄌーㄠ)新年。二月裏來是花朝,想起()担眞是糟,落雨落雪也要去(),恐怕天晴會無()。三月裏來三月三,想起担好無貪,兩邊肩頭到爛,壞人才爛衫。四月裏來日又長,担郞子無口糧,百樣種子才落地,腹()饑怎能等禾黃。五月裏來五月節,親友勸卬(ㄦㄞ)勿要,丢下担耕田地,算來粗飽有得塡。六月裏來雙伏天,担郞子好可憐,又要來量米吃,又要來買油鹽。七月裏來正割禾,担郞子無奈何,別人割禾谷滿倉,可憐担無穀...

  • 文章八招防癌保健康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1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3-03-01
    关键字: 癌症 病因 预防 生活习惯

    癌症三十年来一直蝉联台湾十大死因之首,让许多人闻癌色变,其实最好的治疗是预防。除了少数已知的基因遗传外,大部分癌症的病因仍不明确,然而近四十年来医学文献显示生活型态和癌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密切关系,有学者估计,如果避免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或危险因子,超过五〇%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菸草(二十九%)、肥胖(二〇%)、病毒或其他感染(八%)、饮食(五%)、少活动(五%)、生殖因素(五%)、医疗处置(五%)、酒精(四%)、环境污染(四%)以及紫外线(二%)。有鉴于此

  • 文章親恩似海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3期  作者:卓秀中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卓高煊 正直 善良 生活 清廉

    我的父亲卓高煊先生,是一个正直的好人。他看起来比较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心地善良,很乐意帮助别人。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奉俭约,而乐善好施。在我的心目中,他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他生活极有规律,思想周密,做事非常有条理。他早上六时就起床,打太极拳、静坐,然后念空中英语。晚上九时一定上床。。平常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嗜好是旅行。他常常说,旅行不但是赏心悦目的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开濶你的视野,增广你的智识。有时还可以做些有益于国家的国民外交。我曾经随伴他

  • 文章東引欣欣向榮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东引岛 军民生活

    合力同心·提高生活素质絃歌不辍·作育战地英才想像中的「东引」,是个没水没电的不毛之地;到了东引,才知道这个面积只有三点八九平方公里的小岛,是个蓬莱仙岛,更是个英雄岛,在岛上军民勤勉不懈地努刀下,今日东引正欣欣向荣,政经建设一日千里,比起台湾本岛毫不逊色,称之为「海上公园」实不为过。「东引」位居马祖列岛北端,隶属福建省连江县。那天,军事记者访问团一行,乘风破浪,在破晓晨曦中,到达东引海上,遥望东引岛,林木苍郁,蒋公亲题「其介如石」四字的巨石耸立于海岛一隅

  • 文章我的長孫女吉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5期  作者:則鳴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子孙情深 旅美琐事 生活寄趣

    孙儿吉第,是取「吉弟」、「及第」的谐音而命名。他皮肤晳白,长得眉淸目秀,乌黑的头发,甜甜的笑意,口中常衔着奶嘴,楼上楼下的追逐着乃姐,或把各种玩具,大如可以代步的三轮玩具车,小如中、英文字片、积木、棋类、飞机、汽车模型等等,都搬了出来,或是自己玩,或是找姐姐或我陪他玩。对我这位新加入他生活圈的爷爷,不但没有「代沟」,不予排拒,而且喜欢和我到隣近后院的社区高尔夫球场旷地奔逐。龙女增添家庭喜气长孙女吉美,丙辰龙年(民国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农历十二月

  • 文章會員動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同乡会 生活随笔 会员动态

    本會名譽會員吳念甫鄕長服務警界一向奉公守法,深得長官同僚讚許,今年依例退休,雖深居簡出,然亦時作身心活動,故精神矍鑠,體魄健康。本年秋初,因懷念手足之情,特飛往星洲與其旅星數十年胞兄及親屬團聚,紓解多年别離之愁。旅星時順道往遊馬來西亞巴生市、適逢巴生同安會館擧行成立六周年紀念,吳念甫鄕長應邀參加慶典,因係遠道而來,被視為貴賓,敦請其在大會致詞。吳鄕長以欣逢盛會,原未作準備,在盛情難卸之下,特代表本會,略致祝詞誌慶,並在會中攝影留念,鄕長此行雖為探親,但對...

  • 文章感恩和敬佩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汪明軒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亲情 感恩 个人回忆 生活随笔 奉献精神

    子更是心痛如绞。他们承受四十年精神上的思念煎熬。过去我年幼无知、出言不逊,但愿父母能原谅。老爸由于身体违和,所以当任满三十年时,于民国六十六年退休。没想到翌年六十七年十一月突患中风,所幸轻微,半年多的治疗总算还能站起来。今年三月妇女节又遭第二次中风,病情危急,竟迫得锯掉左腿,才保住老命。年届七十再遭丧腿之痛,使他老人家痛不欲生。但心又未甘~还未见到亲儿的面。(已知大哥在家鄕一切安好)。经妈一再安慰和鼓励,无微不至的照顾,目前病情稳定。虽生活不是躺床上就是坐轮椅

  • 文章往年往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芸圃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生活感怀 往事回忆 清明节 传说

    農曆二月三月農曆二月,俗稱花月,正是花明柳媚,日暖風和時節。大家歡度正月春節一連串喜慶快樂的日子以後,各人回歸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伊始辛勞工作。一年之計在於春,農工商學各界精打細算,厘訂新年度的計畫,發揮家鄕固有勤儉的美德,開拓一年中美好光輝的前途。福德正神二月初二日,恭逢福德正神聖誕,家鄕一般家庭,大都供奉三牲旨酒拜祭,藉表敬重與尊崇。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為我國最早神明。古時皇帝祭拜天地,老百姓不得參與祭祀,後來由自然神變為人格神以後,尊稱為土地神,...

  • 文章憶故鄕談「糖廍」(上)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陳延墉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童年轶事 生活趣事 制糖工艺

    「糖廍」一詞在一般觀念認識中,可能非常陌生;但如說明就是製造蔗糖過程的場所廠房所在,相信「大家都知道」。談到製糖過程,在目前科技進步,機械設備發達,一般對製糖常識,當然從書籍文字中可獲知大概;不過亦許仍有人知道土豆好吃,却不知土豆生長在泥土裡之笑話。在科技未發達以前之古老製糖方法,自砍伐甘蔗到搾汁而製煉成糖——糖漿、黑糖、沙糖,知之者可能亦鮮有人焉!甜蜜糖食係人人所愛,尤其小孩對糖之嗜好,可說是古今中外皆然。余以為故鄕之製糖的「糖廍」,確可說是特殊獨俱之...

  • 文章中央大學負笈去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大学轶事 人生感悟 回忆

    「爬山要爬上山絕頂,遊船應遊到海中心。」這是我自南京東大敎育科參觀歸來之後,就緊記在心的一首詩。私念要在敎育疆場上馳騁就非再升學不為功,特剔是升入東大敎育科,才能夠了我這一片心願!幸喜我這計劃,提與葉采眞校長交換意見,他却立表贊同,而且說「當日劉平江主任在師範部辦得有聲有色,就全靠由東大敎育科聘來的一批老師。你果有志於東大敎育科,就要於重視本身的學業之外,還要注意於人才的搜羅,好於將來榮旋之後,為母校增光。」於是立允年助「成美儲金」貸款三百元。這三百元之...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