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仰視父親

    来源期刊:《連聲》 第7期  作者:羅大任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罗列 民族 家父 家书

    家人诀别父亲去世以后,我有机会接触到父亲的日记信扎,每次捧读,内心总是产生极大震撼,他无时不以国家、民族、领袖为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种高尙情操洋溢于父亲在大陆陷匪最后一战以前写给家母的一封家书中。这封在民国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写于成都的私函完全反映出父亲舍家为国的心情下也舍弃不下他年迈的母亲,望眼欲穿的妻子和一群最大只有十五岁、最小尙在襁褓之中的儿女。家书中说:「勤(家母的名字):我很对不起你,因为军务倥偬,不能时常写信给你,累你焦急苦闷和悲伤!但是,勤

  • 文章烏克蘭原住民少女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15期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乌克兰 原住民少女 基辅民族 民族歌舞 台湾人

    图中的少女是乌克兰首府——基辅郊区一个民族村,穿上了古老原住民华丽的服饰,唱原住民的民族歌曲,跳民族歌舞的女孩,天真活泼;问她们知道台湾吗?她们都回答说知道:很有钱,也很会打架,在电视上常看到打得很凶,是为甚么吗?每个人都好奇的问,我们都无言以对,只觉得自己国家的人太不争气,国际都知名了。

  • 文章中华民族的融合与拓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名族文化 民族融合 中西交流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我国素以文化水准的高低,严夷夏之分别;也是以野蛮与文明为分野的。均一致认为野蛮人进入文明的中土,就能化成为文明人,所以孔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夏变夷者也。」又说:「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由此可见,所谓的「夏夷」,是以文化程度的高低作分界线的。而且国人多富有「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不惟这种思想是开明的,也是进步的,甚合乎先圣的大同理想,而且对于四周边境的民族,无不兼容并包,「合一炉而冶之」。由于数千年

  • 文章福建省的山胞——畲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阮北道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畲族 畲民 风土习俗 民族文化

    甲、楔子我中华民国幅员广大、人口繁多,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东北依鸭绿、图们二江,北为唐努乌梁海的萨彦岭脊,西北界俄属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西界帕米尔高原,西南界印度、缅甸和越南,南至南沙羣岛,面积约一千一百四十多万方公里,人口因大陆陷共,无法知其确数,全国分为台湾等三十五行省,台北等十四院辖市及海南特别行政区,蒙古、西藏两地方。民族主要者有: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此外如苗、谣、黎等等少数民族,难以列擧,譬如以台湾这个小省来说,就有雅美等高

  • 文章鄕土藝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史銘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乡土艺术 民族艺师 寻根文化

    的艺术。敎育部计划设置「民族艺师」,正是我们艺术的寻根、保根、培根的工作之一,根深而后叶茂,而后开花结果。事实告诉我,西洋人鄙视模仿艺术,肤浅的打个比喩,我们模仿英法大菜,模仿再好,也不会叫座,但二三流的满汉全席,反而令洋人垂涎三尺呢。

  • 文章台南延平郡王祠聯(修正稿)並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7期  作者:陳長賢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郑成功 民族英雄 李商隐 荷兰入侵台湾

    作者簡歷:姓名:陳長賢籍貫:福建省晉江縣(城內靈慈新巷)學歷:江蘇省立江蘇學院商學士經歷:曾任文化大學經濟硏究所講師、財政部科長、台灣省財政廳視察、台灣省税務處第一組組長、主任秘書、現任台灣省税務局十等專門委員。

  • 文章開閩王氏始祖畫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7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轩辕黄帝 中华民族始祖 扶母投军 黄巢之乱

    黄帝轩辕氏,战蚩尤,主中原,在位一百一十载,距今四千六百七十年,为中华民族之始祖。陵庙在今之陕北桥山,每逢民族扫墓节中央政府必派大员致祭,用昭盛典。(时一九七〇年裔孙王建爵饬工绘献)⑴扶母投军唐朝到了末年,黄巢之乱,势已燎原!屠户王绪与刘行全,倡乱于寿春,聚众五百猛;继陷光州,拥兵逾万人。知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邽审知诸公有才气雄名,梜之为军正,令其打前锋。当是时也,政治腐败,官逼民反。光州饥民,为了求生,结为亡命集团。又在秦宗权的攻打之下,王緖率其所

  • 文章发扬民族气节激励爱国热诚

    来源期刊:《闽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民族气节 褒扬令 贺词 匾额

    本刋讯】本会会员陈宝源、王铭■、谢方在,曁同鄕郭钦藩、潘乐庆、林在发、周乐■,及已故鄕亲潘福莺、郭向淸、■幼祥等十人,早岁来台,鉴于日据政府,百般剥削殖民,视同牛马,因乃志切报国,不甘认贼作父,抗战军兴,激于民族义愤,敌忾同仇,从事抗日运动。倡建中华会馆,号召策应,或因事机失密,行动泄露,遭受日阀逮捕,备受毒刑,惨绝人寰,其中除郭尚淸惨遭日阀沉尸灭迹,及方幼祥当时受刑濒死,家属领释就医时死亡,潘福莺光复时获释于四十九年逝世外,其他均在本省光复时出狱

  • 文章革命史劇林覺民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作者:吳航林佛生編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革命史剧 林觉民 民族 猛虎

    招口供呀?还是宣传革命!觉:可叹呀!可叹!自从满奴入寇,河山变色,三百年来专制政治,内则横征暴歛,民穷财尽,外则割地求和,丧权辱国,眼下列强环伺,倡议爪分中国,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祸,已迫在眉睫,凡稍具血性之炎黄子孙,莫不热血沸腾,痛心疾首,你等尙在醉生梦死,你……良心安在。(介)再说今日中国非革新政治,无以挽救危亡,非推翻帝制,无以解除同胞痛苦!我革命志士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自由平等,你等阻绕革命工作,你……天理何存!(介)岐:林觉民!你若再一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特刊張羣敬題)辛亥海軍起義與林子超先生的關係史實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族革命 武昌起义 林森

    响应,则沿江沿海各省,掣肘之处正多;论当日情势,仍以海军继起,可得一莫大助力,是亦全局所急需要,何可忽视,余给事海琛巡洋舰,民族革命意识,与生俱来,事不遂意,幽然自伤,无可为力。忽因武昌起义,淸廷调近畿陆军南下,并檄海军赴鄂,余心又窃喜,以为可借此有为,舰中同志驾驶二副杨庆贞,三副高幼钦,见习士官杨明,各抒胸臆,若合符契。当舰过九江,旋见城上改建白旗,盖已不血刄而光复矣。惟海军虽已擧义,而事前与陆军未有密约,易生猜贰。适有革命钜子林森、吴铁城二公驻节九江,以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