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南的諺語1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建行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闽南 谚语 大众文学

    我国的俗谚,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大众文学,每一组都有其深奥的道理在。如今,想到一条就记上一条,加以整理,提供给读者朋友们参考。当然,免不了有疏漏的地方,但愿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敬请乡亲前辈提供补充资料。一手交银,一手交货在交易行为或双方交换条件时的口头声明,形容彼此淸淸楚楚,银货两讫,各不相欠。一行服一行,烟膏怕红糖这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差不多,和「强中自有强中手」的意思差不多,每一种邪毒的东西,都有另一种东西来尅制的。一步登高就不认得老鄕

  • 文章有趣的“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0期  作者:張宜清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文学 天文学 宗教 民间传说

    数字『七』,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把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为『开门七件事』。喜、怒、哀、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里谓之『七情』,中医则根据『七情波动』诊断疾病。古代天文学中,有二十八星宿。它们按东、西、南、北分为四方,每方恰好为『七宿』。在我国古代,有以『七』名篇者,谓之『七体』。『七体』肇兴于西汉,西汉枚乘着文,题作《七发》,从此,后代文人纷纷仿效其体,诸如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辨》、曹植作《七启》、傅巽、孔欣皆有《七海

  • 文章談林太乙的「金盤街」迎向陽光的世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期  作者:翁林佩芬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林太乙 《 金盘街 》 文学评论

    林語堂博士女公子,「讀者文摘」中文版主編閩人林太乙女士所著「金盤街」,敍述的是一群人重新建立自信心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的背面,包含了許多深刻的意義。小說家最難得的是具有悲天憫人的心腸,在作品中帶給讀者一種新生的力量,來建立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氣。「金盤街」充份發揮了這層小說家的使命,同時結合了時代性和社會性,描寫了人在時代、社會的雙重壓力下向上掙扎的過程,從而肯定了人性,提昇了人性。六十年代初期,香港還處在一個「不安定」的狀態中;由於中國大陸的淪陷,人民倉皇奔...

  • 文章歳情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文学散文 感悟 陈嘉宗

    歲月有情還是無情,不關歲月,而看你本身的生命觀與感受。大抵步上三十以後,漸漸寖寖,一個人便開始脫胎換骨,像心靈的重生一般。這時候,二十來歲的豪情壯志雖未必遠颺,靑春的狂飈氣焰則定然弱了很多;講話變得不溫不火,動作不疾不徐,對人生的態度保留一半認眞,另一半玩賞。這種調整乃爲了配合年齒,無涉任何微言大義,三、四十歲的人講話猶氣憤塡膺,爲小小事也憤世嫉俗,畢竟只會予人老天眞耍寶的感覺。三十年代階段,確是人生的一大關口。你不能再自詡年輕,比你年輕的人多的是。工作...

  • 文章永懷陳重乙先生

    来源期刊:《同安》 第82期  作者:林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陈重乙 古典文学 同安乡长

    (本文作者曾任彰化縣議會主任秘書、縣政府顧問、彰化縣同安同鄉會名譽理事長多年,爲人忠肝義膽,秉筆千秋。)

  • 文章曲蹄婆賀年小調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靜平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枇杷 贺年 荔枝 民俗文学

    正月瓜子齿齮齮(起溪溪)二月白蔗排满街三月枇杷出好势四月黄淡满街排五月池藕白通笼六月荔枝红个红七月番石榴卖(伓)上三界座八月龙眼食积从九月柿仔圆个圆十月滚斗卖(伓)値钱十一月莓梨者出蒂十二月红桔赶过年编者按:贺年小调,极富文学价値,在家鄕无论大人小孩,均能朗朗上诵,为保存故鄕民俗文学,敬请读者就记忆所及,多多录寄,以便整理发表,无任企盼。

  • 文章祝傳鉞福州童謠的硏究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童谣 俗文学 唱歌 读书

    祝传钺节丹先生,法律名家,现在宜兰执业律师,为该地同鄕会元老之一,热心服务同鄕,极获爱戴,此次于百忙中,为本刋撰写此一极有价値的文章,先表谢意。全文很长,匀二期刋登(编者识)人门会用语言表达心意,有时会将心意吟成「诗」和「谣」。这「诗」「谣」可说是人们的「心之声」。「诗」是极幽雅的;「谣」是较通俗的。「诗」是一种文学;「谣」是俗文学。「诗」在文学上是很有价値的;「谣」也不能说没有文学的价値。现在我们所读的「诗」,除诗经所载外,都是有作者的。「谣」是民问所

  • 文章福州究竟有沒有人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祝傳鉞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林则徐 辛亥革命 文学 郑孝胥

    系福建共产党魁,意图不轨,夺取福州民众组织,时黄公任省府委员,方公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策动福州忠实年靑党员,召开**大会,驱逐江董琴,实为全国淸党之先。林故主席森,公忠体国,久任国府主席,不■党营私,不争权夺利,最难能的,配合军事当局,和衷共济,使全国统一,抗战胜利,谁说林故主席不与有功呢!还有文学方面,严复先生最早译著有一名学论」、「天演论」■书,林纾先生最早译成外国小说,达数数百篇之多,吴曾祺先生曾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巨著,其余陈衍先生的诗文,郑孝胥

  • 文章哀悼劉菱舟兄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刘菱舟 英俊 文学 良材

    刘菱丹遗像)刘菱舟(笔名秦淮画)兄,祖籍福州,毕业于三民中学,早岁投笔从戎,献身党国,大陆变色后,随部(靑年军)来台,现因功积升为少校监察官。余与舟兄建交于民国三十八年,斯时余已在南市工作,因同鄕关系,且其家即居于隣近,彼此又爱好文学,志趣相投,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嗣结金兰之契,实有不平凡之友谊。本(六)月十五日舟兄携眷赴马祖为其岳父送葬,于廿日返台登船之际,竟遭翻舟,虽经全眷救起,因舟兄胃部极度衰弱(渠曾患三次胃出血,第三次才治愈未久),不堪注水

  • 文章有趣的“十二”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9期  出版时间:1996-01-31
    关键字: 十二 时间 文学 医学 音乐

    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時針走一圈為十二小時,一英尺等于十二英寸,一英磅等于十二盎司,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一打十二個,足球賽中點球的距離也為十二碼,古時還有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一晝夜為十二時辰,《紅樓夢》中有十二金釵,岳飛抗金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音樂中也有十二個平均律。有趣的是人身上有許多結構與十二挂上了鈎,人身分為頭頂、面、頸、肩、脊、尻、肱、臂、手、股、脛、足十二部分,俗稱十二屬,腦子有十二對腦神經,胸部有十二對胸椎,十二對肋骨,脊髓有十二胸節,并由此發生十...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