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共返回30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德和平感懷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作者:趙苦葉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和平 战争 文化

    战争原是逞英雄。民主极权政不同。久乱必衰分自合。两端互执用其中。交流文化崇正道。统一邦家靖雨风。二德和平今已见。此间瞻顾未三通。

  • 图片閩台社會文化工作研討會會場

    出版时间:1992-06-30

  • 图片李亦園院士主持會議致詞

    出版时间:1992-06-30

  • 文章難得一見九甲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戏剧 文化交流 九甲戏 民间文化

    台湾虽然在四、五百年前,甚至近千年前便有人居住,不过文化的脉络却完全承自大陆,尤其是明郑治台之后,非但带动了大陆沿海各省的移民潮,更把许多大陆的文化移植到台湾来。在民间艺术中,有不少就是由大陆传入原剧种之后,改良演变成新剧种的,曾经风靡一时,而已几乎可以说是绝种的「九甲戏」便是其中一例。九甲戏属于南管戏的一支,据邱坤良先生考证认为:「高甲戏又称戈甲,九甲,是闽南民间宋江戏结合南管而成的戏种,初称合兴戏,它与南管七子班最大的不同,是含有武戏的成份,民国十年

  • 文章(故鄉人文)總會之光江彥震的文章成考題

    来源期刊:《永定會刋》 第34期  作者: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立法委員劉盛良 出版时间:2011-02-13
    关键字: 江彦震 考题 客家文化 总会之光 文化重镇

    江彦震先生从事客家事务工作近20年,对推动客家语方言延续、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客家精神的弘扬,总是本着身为客家一份子的使命感,始终努力奋斗不懈。曾与李宏光等客家志工筹组『客家发展会』,发行《客家时报》,持续不断的提出客家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作为议题,召集有识之乡亲举办座谈会,藉以恢复乡亲之自信心,以台湾主人的身份,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提出主张,鼓动客家意识,蔚为社会风潮。此外,江彦震还运用其写作的长才,经常在各地客家媒体发表有关客家语言、历史、艺术、文学、音乐

  • 文章金门文化村巡礼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金门文化 民房 文化村巡礼

  • 文章齣齣家鄉戲殷殷桑梓情—熱烈歡迎實驗閩劇圑來臺演出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6期  作者:王友涛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闽剧 文化交流 家乡文化 实验闽剧团

    福建省实验闽剧团将于十月二十五日来台演出,我与几十万旅台福州乡亲一样,表示由衷的高兴和热烈的欢迎!闽剧是家乡的戏,全体来台演出的演员是我们的亲人,所以此次带来的不仅仅是连台好戏,而且带来了家乡亲人的情和谊。基于这种重大的意义,我等才不遗余力,为亲人们成功来台而作出种种努力,为此次亲人来台而出钱出力的有识之士,应得到两岸乡亲的尊敬和感谢。实验闽剧团来台演出,旨在弘扬家乡文化,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作贡献。这也完全符合《福州月刊》和福海文教基金会『弘扬文化

  • 文章社区文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6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4-07-31
    关键字: 社会评论 社区文化 养狗问题

    社會經濟繁榮,生活富庶,衣食住行隨之昇高。高級社區,猛起踵繼,入主者皆富饒之士高車華服,極盡豪侈,寵物乃隨之而興。越是高級社區,名貴寵犬越多。溜狗散步,不免拆爛污。撒了狗屎,有公德心者隨帶容器、報紙或塑膠袋自行負責處理,但究屬少數。而視若無睹者,待狗屎撒完,走而不顧,留下爛污給社區行人惹麻煩。加以還有野犬侵入,狗糞加多,清潔人員不能忍受,因而辭掉不幹者確有其人。筆者社區,類此情事亦所不免。有一位有心人以極通俗的口語,把這些事編成歌訣,影印分送各戶,改善因...

  • 文章和现代青年谈——孝道

    来源期刊:《鄉音》 第13期  作者:吳宏一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孝道 青年 父母 文化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时代已经不同了,这是民主时代,古人动辄讲「事君」,那是封建社会的「遗毒」,那是开时代的倒车,又怎么肯接受?现代一般人的观念如此,现代的靑年在耳濡目染之下,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对古人所讲的孝道,从不了解到误解,甚至鄙夷视之,都是意料中事。一般说来,现代靑年看的古书不多,对故有文化的了解也很有限,因此,常常有所误会。例如有人看到论语的「父母在,不远游」,就骂道这是什么话!男儿志在四方,连父母也鼓励他出国留学呢!怎么能不「远游」?他却忽略

  • 文章立夏的習俗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5期  作者:晨文 出版时间:1992-05-31
    关键字: 立夏 习俗 中华文化

    今年国历五月五日,正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在民俗上,它意味着春天宣吿结束,夏天已经开始。在我国文化史上,「立夏」的「夏」字有五种含义。一指「夏天」,即从五月五月至八月八日为夏季,也就是习惯上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为夏(西方则以公历六、七、八月为夏)。二指「大」。古书《三礼义宗》上载:「四月立夏为节。」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己长大,故以为名。这就是说,到了「立夏」,万物复苏已经成长。三指「五色」。《书经》中载有:「羽畎夏翟」,意思是春天带来

共306条记录 1/3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