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姓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位值得敬仰的中华文化薪传者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4期  作者:連澤民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仕途 艺术 姓氏

    有成果,过去一段时间,在中法比瑞文化协会的引介下,教授法国等外籍留华学生之国画,人数与效果都可观。近年在台北市北投等地应邀授徒,实际指导画技理论,亦备极辛劳。本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国粹之使命与责任感,对于莘莘学子,无不倾囊输将,且不收束脩,列于来学原则。足见柄光兄为人胸襟之宽广。在工业社会中是难得见到的。尤有进者,柄光兄对我国宗法社会数千年来流传至今之姓氏源流,亦有相当深入之研究与心得,平时广事蒐集资料,诸如资治通鉴、图书集成、万姓统谱……之外,査阅各姓氏族谱数百种

  • 文章天下一絕—百姓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鐘德彪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武功 中山镇 武平县 姓氏

    简称武所。弹丸武所究竟有多少姓?据该县文史工作者考证,共有一百零四姓。该县文史工作者还宣称,武所过去曾达一百零八姓,只是人口有增无减,姓氏只减无增。武所的姓氏如此多而复杂,就全国而言也极为罕见。为什么偏在武所出现这种少有的现象呢?据历史学家考证,武所百姓镇聚居格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客家人的数次南迁。武所是武平县乃至汀州府开发较早的地区,曾是该县的经济重镇,西晋时候起,『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中原士族经过了几次南迁,特别是唐朝末年的南行,迁徙武所

  • 文章武平姓氏简志

    来源期刊:《鄉音》 第1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姓氏源流 宗族团体 梁姓 石姓 刘姓

    我中华民族首重伦理,自家族而宗族,更扩大团结而为国族。 国父演讲民族主义,尝云:「宜用宗族团体做基础,联成一个极大的民族团体」。夫欲结成宗族团体,必须先明了姓氏之源流,由愼终追远上溯木本水源,由尊祖敬宗扩为敦亲睦族,然后中华民族乃可屹立于世,永为无疆之庥。查我国历代志书及府县志乘,莫不有氏族志,详载各姓氏源流及其播迁经过与分布地区。故特于「鄕音」刊载我武平县各姓氏繁衍情形,以为他日续修县志之参考。除钟、林、萧、魏、谢、熊等姓之源流,已于鄕音第二集及第

  • 文章羅姓的來歷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罗姓发源 姓氏考究 祝融氏 秦汉峥嵘 唐代三罗 罗贯中 台湾罗姓

    罗为祝融之后 亦为周代封国罗跟我国大多数的姓氏一样,也是发源于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是当时的周朝天子的诸侯之一,后来封国不存,子孙就以国为氏,纷纷姓了罗。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发源宜城逐步播迁「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

  • 文章黃姓源流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作者:黃冰玉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黄姓来由 江夏黄氏牌位 黄为嬴姓 台湾三大姓氏 台北三黄氏

    ?他说:「正是」,随即他和我同时背诵这两首诗,原是同根生,显得分外亲切。溯自四千五百年前,君临华夏的是黄帝之孙颛顼帝高阳氏,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为老童,老童生了重黎及吴回两个儿子,曾先后担任帝喾的火正,也就是后世所称的祝融氏,其中,吴回的儿子陆终,又生了六子,依序为昆吾、岑胡、彭祖、会人、安、季连,这六个儿子,是我国民族演进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后代,曾经繁衍成了许多重要的姓氏,包括苏、顾、温、董、彭、曹、娄……等等,而我们所追求的黄姓,也跟这姓氏谊属兄弟

  • 文章舜裔源流考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4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世界舜裔宗亲总会 晋江杂志社 姓氏 尧舜禹

    姓者,生也;为表明其所生,乃因生以赐姓,是为婚姻之别也。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别贵贱,于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见通志氏族略)氏是用作明贵贱的,姓是用作别婚姻的,上古之时,因同姓不婚,所以女子之姓,比「名」重要;唯自战国以后,多是以氏为姓,遂将姓氏逐渐合而为一,迨至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