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典故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猪仔打死才講價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2期  作者:郭健斌郷親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闽南 典故 相思 好友

    那时,他一看见这只白额小猪仔,也不讲价便一个拳头把它打死,然后才和猪主讲价,原値赔偿他。而家中的小孙儿,果然悠悠然醒转来了。列位,这个故事便是遍传漳泉厦一带的「猪仔打死才讲价!」的典故,有趣吗?

  • 文章閩聲編輯室啓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刊物 典故 风俗 传记

    闽声」自发刊以来,已获得海内外同鄕普遍热烈的欢迎,因为它是一张纯鄕情的刊物,它介绍故鄕家园的人文、典故、风俗习尙,报导鄕贤蓍宿的忠贞报国与创业奋鬪,对久别家园的游子,提供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囘亿,尤其对未谙鄕情的靑子弟们,促进了认识与了解,同时更激起了憧憬与响往。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号召下,「闽声」正默默地,认眞地在为这个伟大的运动而努力。很感谢各地鄕长们踊跃惠赐稿件,祗长稿太多而短稿太少,使编者在处理上发生了困难。目前本刊需要的题材是,鄕贤们的传记,家鄕各地

  • 文章神話石是半圓隕星

    来源期刊:《闽聲》 第26期  出版时间:1968-10-15
    关键字: 典故 陨星 天星台 重九

    一段故事颇有趣味姑妄志之如此一块石头,为何人们会这样的重视呢?中间也有典故,今再予详述以资谈助,原来这块凸石是也有其来历的,老一辈人传言之,我们姑记之。据说,这块凸石是天上陨星,在不知多少年前,一个深夜坠于大庙山,虽是坠地,仍是光芒四射夺目,远近均认为奇蹟发现。有一挑粪者,适经过该处,因挑了一担粪,身体极为疲倦,同时见此石光耀夺目,深感奇异,这个挑粪者,于是把粪担停放在石旁,自己将坐在石上,歇脚兼乘凉。数刻钟后却把疲倦驱走,至欲起身赶路,可是起不来

  • 文章杞人憂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历史典故 杞人忧天 寓言故事

    這是記載在「列子」裏的一則寓言故事。據說,從前在杞國有一個人,自小就膽子小,做事都得東想西想,而且儘朝壞的方面想,因此沒一件事敢着手,他的朋友常開導他,要他別神經過敏,但這是他根深蒂固的習性,那能改得了呢!漸漸地,他和人往來越來越少,對外界也隔膜起來,有一天,他在郊外散步,原野視界廣闊,天空一望無際,別的人看了定會覺得心胸舒暢,只有他看着看着,心中起了莫名的恐懼,最後拔脚飛奔逃回家中。原來他想到了這個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假如有一日,天撐不住了,突然塌了...

  • 文章説校勘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8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古今名著 典故史事 蔡鼎新 校勘

    中国文化五千年,典籍浩繁,历经传写印刷,错误丛生。校勘工作对保存文化延续道统厥功至伟,贡献大而无闻,盖率尔操觚者多,难以理喻校勘之苦也。校勘旨在校正勘误,亦称校仇,非止校对无讹而已,其校比谬误如怨家之寻仇。古今名著,一集之成,必就有道校订,受托校订者莫不尽心校仇,不仅遣词用字之商榷,于典故史事亦求其翔实,使成名作,非徒借重鼎名标榜已也。或后之为学有成如郑马如程朱者,鉴于经书与典籍被传写舛误而起为校订,勘其异同,正其讹误,垂教于后生小子,是皆校勘之功。校勘

  • 文章知音其難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5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2005-06-30
    关键字: 知音 文心雕龙 散文 历史典故

    文心雕龍,知音篇:『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想見知音之難!若論古之俞伯牙鐘子期者,蓋千古無兩之真知音也。古來君臣遇合,置之腹心,知遇也;聲氣相應以詩文相器重者,知己也。要皆知音,非獨具雙眼不能識英雄也。如文王之於吕尚、漢高之於蕭何、劉先生之於諸葛亮,皆如魚得水相得益彰。如唐太宗之於魏徵可稱敬憚,猶有殺此田舍翁之憤,是知音之難求,雖得之欲求始終如一者,非易也。至於因文字而生當頭棒喝之效者,如陳琳之檄愈曹操之頭風;駱賓王之討武則天檄,而使武后瞿然...

  • 文章上元迎暗燈

    来源期刊:《同安》 第35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花灯展出 灯节典故 走马灯 自制花灯 扎制飞机

    时。在故鄕灯节这一天,还有些小典故,也可说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俗例:新婚初生长子,一定要送一对灯去「祖厝」悬挂,表示向祖先禀告「添丁」之意。而未婚之青年,在这一天也要去凑热闹,名为「听灯」,听听灯下人云,藉卜自己未来婚姻大事有关凶吉。女孩更在这一夜,可以「援俗例」不必怕受盗取之嫌,去「偷挽葱」。(「拔」字故鄕叫「挽」),据称:「偷挽葱会嫁好尪」(丈夫在故鄕叫「尪」,太太叫「某」。)有些好恶作剧的青年,也会去「抓贼」,来一出青年男女在这一天的喜剧,当然结局的收场

  • 文章集美學村的故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29期  作者:李鯨翔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路》 《五年苦读在师范》 苦学生 叶维奏老师 集美学校 学村典故

    家鄕苦学生出头天所受恩惠最多。笔者就读集美学校正値抗战,所知学村典故不多,在「路」第三篇中穿挿前辈鄕彦王秀南先生所写刊于「同安」会讯第七、九期「五年苦读在师范」,「鄕贤陈嘉庚先生」,「追思陈敬贤夫人」。目前集美校区已成观光重点,村民又多一项谋生机会,校主身后惠及鄕亲,他生前也料想不到的吧!笔者长子以校训「诚毅」为名,飮水思源也;后辈也眞争气,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文盲的祖父为孙子高兴了好几年。

  • 文章舞龍燈掌故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9期  作者:明端 出版时间:1998-03-20
    关键字: 迎神庆典 舞龙灯 龙文化 鱼龙 历史典故

    闽台两地乡村每到新年及迎神庆典均盛行舞龙灯的习俗,到处锣鼓喧天,热闹异常,农村城市充满一片欢乐气氛。龙灯,龙身九至十一节,长数丈,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点上蜡烛,由年青力壮的二十多人至三十余人穿戴非常华丽的锦衣彩裤绣鞋,来舞弄龙灯,屈曲秀旋,随灯球挥舞而上下舞出很多花样,并敲鼓鸣金以壮声势。谈到舞龙灯我们先要考据「龙」的历史典故,据「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管子「水地篇」形容龙的变化谓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