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马巷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修马巷城隍庙缘起

    来源期刊:《同安》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3-05-01
    关键字: 清乾隆四十年 马巷巷声基金会 马巷城隍庙 捐助重修 马巷镇三乡楼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马巷建厅置署。按照清朝祀典:「凡有地方官之驻在地,必须有城隍庙、文武庙、及妈祖庙与保生大帝庙,为地方官朔望拈香之所,于是通判万友正倡建城隍庙与武庙于本镇孔沟上。(即今同安二中校址)后因城隍庙乃鬼神之地,与厅署邻近,阴阳相背,实是不伦不类。迨至嘉庆丁卯年间,温公焕亭莅任斯土,捐廉将城隍庙移建于卧龙滨现址,并劝谕士民捐献,续建文武庙于城隍庙之右,至辛未年全部峻工。据载:城煌庙落成之后,神灵极其显赫灵圣,方圆百里居民,皆蒙其荫

  • 文章懷鄕與思親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8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怀乡 思亲 灌口陈井 马巷上庄 陈氏家庙

    舜帝游历山因慕亲而作思亲操。晋陆机因思鄕而作怀土赋。唐狄仁杰因久羁江南北望白云而思亲。故总统蒋经国先生,有梅台思亲之文。怀鄕思亲,古今皆然。我一生颠沛坎坷,幼时曾随家父返浙江淳安故里,童年在福建同安成长。灌口陈井和马巷上庄,其鄕情亲恩,令我终生怀念。一、灌口陈井陈井、又称銮井,属同安县灌口区前场鄕。东南伸入马銮湾,扼马銮左右两港湾之咽喉,为海防要地,明清设有守备官衙。左为东湾,由灌口区各河川集流前场,汇入马銮湾。海水随潮汐涨退,涨潮时为前场与厦门之海运

  • 文章仙公廟 圓仙夢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8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芋瓠 仙公庙 芋瓠掬仔 口头话 马巷

    从前马巷湖口鄕(俗叫后许鄕)有个许阿掬,他家田里经常种有许多「芋瓠」,(一种蔬菜的名称。)「芋瓠」成熟采收时,阿掬仔必须挑至马巷街上来贩卖,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芋瓠掬仔。(仔,音亚)后来他在马巷大宫边的四甲街开了一间干果店,卖些鱼仔干、虾仔米、豆干粑、黑木耳....等等,兼卖自种的「芋瓠」。芋瓠掬仔待人亲切,生意算是不错,只是喜欢与人开玩笑,说话常会带些不吉的「口头话」,令人觉得啼笑皆非。例如:艾哟哟,夭寿呀!〇〇伯呀!天这哖热,看你行甲规面汗,紧来歇困

  • 文章葉道士與翁墓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0期  作者:九九老人 陳仲修 二〇一〇春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叶道士 翁墓桥 马巷大宫 通利庙

    叶道士、俗呼翁公祖、生于宋高宗建炎年间,(西历一一三五前后)确切日月已失记载,相传马巷龙蛟池畔的「叶厝」就是他的祖居。叶道士曾得高人传授;(修道大法),精通各种符咒,以及高深的「游街法」、「幻术」。据传;他身上怀有「子母金钱」三枚,其中较大的一枚是—「母钱」,较小的二枚是「子钱」,「子钱」可以用来购买食物,「母钱」则不能用掉,必须保留在身上,每次把「子钱」用出以后,身上的「母钱」又能生出二枚「子钱」,如此循环,用之不竭,只是不能蓄积。叶道士能以朱笔

  • 文章永懷母校與師恩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0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马巷 中心小学 国语 教学 师恩

    马巷,古设厅治,今为镇府。原隶同安县辖,现属厦门市翔安区。陆路北达福州省会,比邻泉州府治,西越同安县城,可通漳州龙溪,水运则濒临金厦二门,北航可至上海及江浙各大港埠,南行可抵广洲香港南洋各国,东则为台闽重要海路,交通辐辏,地处要津。复经朱子紫阳过化,文风鼎盛,民智大开,英才辈出,文臣武将,出类拔莘,影响所及,至深且钜。邑中人士稍有见识者,无不以教育子弟成才成器为急务。尤其乡贤先进,更以兴学育才为首志。起先在城隍庙后开设虚舫书院,又在通利庙后开设舫山书院

  • 文章马巷城隍庙记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80期  作者:蔡鶴影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马巷 城隍庙 修复 城隍爷 古建筑

    凡是县治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城隍庙,供奉威严肃穆的城隍爷,专司一方的死亡灵魂,类似人间七品芝麻官。当年朱熹赴同安任主簿,路过我家乡马巷,曾断言此地「五百年前利不通,五百年后通利市」。可如今,家乡并非县治,为什么却有一座蔚为大观的城隍庙呢?相传乾隆四十年,清政府深感同安辖区过大,鞭长莫及,为加强防守海疆,选中家乡这扼要适中之区,置厅设通判,县一级的建制,其管辖范围包括金门岛及今洪塘三忠溪以东全部地域,并在十市柏埔村东竖交界牌。直到民国二年,全国废除府、州、厅

  • 文章沧海桑田话马巷

    来源期刊:《同安》 第7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马巷 朱熹 集散交易中心 交通枢纽

    一、马巷原名叫踏石马巷早时原是一遍荒芜,杂草丛生的小土岗,名舫寿山,其形如一条大木船,据传马巷是船穴,故称「舫山」。马巷又如一块染布用来「过光」的踏石,西边新街仔内一带又都是家庭染布作坊,到处是「青学」(装染料的地窖)和踏石,因此人们就根据地形命其名曰「踏石」。另一传说是,古时从唐厝港的帆船可直航至现马巷中心小学附近西边的一个叫坝仔下的古渡口,现因泥土淤塞,已变成为小沟道。五十年代建汀溪水库的翁墓渡桥时曾出土木船板,同时岸上遍地都是地基和瓦砾,证明这里

  • 文章台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鄕會第八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曁春節圑拜紀錄

    来源期刊:《同安》 第79期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会员大会 春节团拜 捐款 奖学金 马巷同民医院

    该章系洪福增名誉理事长捐赠由会赠送。因即用罄,又增捐二十个,交会致赠,洪名誉理事长为同乡会出钱出力,牺牲奉献不遗余力,向为同乡所钦敬。注:王永琛、洪庆祥二位乡长未出席受赠。㈢八十九学年会员子女奖学金:蒋世琪,交通大学三年级,奖学金六千元、康瑜,中山女高三年级,奖金五千元、吴祖芸,金瓯女高,奖学金五千元,合计壹万陆仟元整。均为优秀年青会员子女,今后概请加入同乡会,以充实同乡青壮阵营,希望家长鼓励。㈣故乡马巷同民医院,系乡贤陈嘉庚先生集资兴建,设备优良,医术

  • 文章故陳公恩典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同安》 第72期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陈恩典 马巷区新墟乡 享年七十八 出任理事二十年 生平梗概

    恩典先生,福建省同安县马巷区新墟乡人,生于民国十二年九月十四日,民国八十九年六月十四日上午十时四十三分寿终正寝,享寿七十有八岁。先生先世为同安马巷区望族,尊翁尙镭公,经营运输,金融业,诚信素孚,家道小康。母蒋叶氏育子七人,先生居四,女四人,系出积善之家,尙镭公克遵祖训,督教子女以修身齐家为本,母恺悌慈祥,是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满门和睦,为邻里所欣羨。民国三十三年对日抗战末期,先生以甫弱冠之年,激于爱国义愤,考取军事委员会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工作人员训练班

  • 文章马巷四忠祠

    来源期刊:《同安》 第5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马巷四忠祠 抗夷名将 李长庚 陈化成 邱良功 邱联恩

    同安城及马巷各有一所四忠祠,均奉祀四位抗夷爱国的名将——李长庚、陈化成、邱良功、邱联恩。马巷四忠祠于清光绪年间由马巷厅通判黄家鼎倡建,黄通判为该祠撰碑文,碑文阐明倡建四忠祠的原由:「官马巷者,于春露秋霜,旱干水潦,转不得躬奠椒浆,一伸其凭吊祷祈之意,为之歉然抱憾者久之,屡拟就厅治附近为四公合建一祠,俾彰忠烈而资观感」。四忠祠地址在原马巷厅三府衙之侧,紧靠泰心堂(即现同安二中西北部),该祠因年久失修,况又世事沧桑,早已夷为平地(同安城亦同),可是四公韬略冠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