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重阳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阳佳节演戏酬神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重阳 演戏 酬神 戏班

    迎年一过,大家安定下来,各理旧业,一般鄕下人还是以农为主,这个时候雨水充足,春耕开始,大家努力耕作,「早稻」「晚冬」都收成了,天气也凉快起来,于是高湖人又开始热閙了,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又是「泰山诞」。高湖人为庆祝一年丰收,演戏酬神,普通自九月初一日起即开始在泰山庙演剧,最快于月半结束,有的时候也会着魔,所谓着魔也者,是演戯演热起来,一连演个把月还不算,最妙的是,每日都有两班对台,所谓两班对台是有两种演法,其一是两个戏班每班各演一节,轮流献演。另外一种

  • 文章家園戀曲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作者:大章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登高 重阳节 恋曲 夕阳

    一面骑在大人的肩膀上,耀武扬威,状极滑稽而可笑!这一天吃的艺术点缀佳节气氛总之;这一天的快乐,给予每个孩子们以永不磨灭的记忆,——故鄕夕阳无限好!其次:「重阳节」这一天,在福州也算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不外吃、玩两个字,前头说过了玩的方面,现在再让我补述,这一天吃的艺术吧!来点缀佳节的气氛。

  • 文章高湖农村的九月重阳

    来源期刊:《闽聲》 第27期  作者:漁父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农村 重阳节 捐募 演戏

    重阳节(旧历九月初九日)在我们福州南门外高湖鄕,一般都叫「九月重阳」。这个时候秋收已毕,谷仓满载,农村是一片好光景。农民们确也需要一些娱乐和轻松。「九月重阳」在南门外一带,是很有名气的。年岁好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月或且更长的演戏和公开的赌博。因演戏而召来了许多客人,因之有了睹博的伙伴,因公开在一处的赌博,而有抽头的行为,有了抽头的收入,就有了演戏的经费。乃是因果相承,戏一直演下去。农闲中轻松娱乐九月重阳长期演戏的结果,造成了各戏班在此比赛的机会,各戏班在此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榕音 盖巾 风俗 重阳

    明旦明日也。见:卓文君「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例如:明旦是重阳,我准备去登高。打架打榕音拍;架榕音加下入声。例如:伊两个人因为打架毛讲话。后来打架二字变为失感之意。故虽无相打,只是失感,亦谓之打架。架字念加下入声,可以床架之架音证之。例如:毛舖困架。笢胶 笢榕音敏,使头发平贴也。笢胶(俗书美人胶误)是昔日未有发蜡时,妇女用以泽发之植物胶也。此种粘性胶,系由一种含胶质之木材之铇花,浸水而成。例如:笢胶着使笢胶刷刷头发。撇舀起水或其他液体表面之部分

  • 文章『九重粿』與『煎餅』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食米 重阳节 豆芽 点心

    乃是「重阳节」孩子们必买之食物。至于「煎饼」,其做法与今天台湾食摊所做的「蚵仔煎」类似大同小异,是用米浆,加入绿豆芽、韮菜、鸭蛋、肥肉,再调以少许食盐,放在平底锅中,用油煎到些微焦黄时,把它合起来即可起锅,趁热吃,其味又香又酥,十分可口。这是「重阳节」应时点心,当日若不食此物,似有负此良辰美境了。因此「九月九」那一天福州点心粿店,莫不趁机应市,民家亦有自行煎吃的,以示渡此佳节。

  • 文章郊遊骨折記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老殘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重阳游园 骤雨骨折 康复感怀 劫运幸度

    余年进耄耋,去年重阳节日,游览北部国家公园,忽逢台风骤雨,滑倒山坡阶地,腿骨折断,至今腿部犹有余痛,特写五言诗乙首,以志悲恸。走出鸽笼居,遨游林园里。忽逢台风雨,滑落山坡地。腿骨遭折断,伤痛难熬煎。医疗有乙载,扶杖步履艰。晚年意外灾,莫非命使然。刼运幸渡过,福寿长绵绵。七十五年十月廿日

  • 文章閩劇老藝人之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6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闽剧老艺人 重阳节 盛会 演艺

    九八年十月廿八日,福建闽剧老艺人之家在福州南台唐城大厦举办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盛会。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蒋夷牧、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明、福州市文化局局长吕赣明、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袁荣生等与全省两百多位闽剧老艺人欢聚一堂。会上,蒋夷牧先生高兴地说了三句话:向闽剧界四十六位老寿星(黄荫雾、唐秀山、林务夏、林祯藩、李铭轩等)拜寿!希望保重身体,健康长寿;祝愿老前辈家里孙子、儿子安居乐业,万事如意,合家幸福;老艺术家们是社会财富、文艺界财富、要

  • 文章福州的大廟山全閩第一江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26期  作者:麟靑 出版时间:1968-10-15
    关键字: 登高 大庙山 重阳 龙井

    登高」,本来「登高」自古相传,乃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但是大庙山山并不高,而我们福州鄕人把「登高」并不是视之为「避灾」,其意义乃「登高」高升,或不论小孩子以至成人身体太矮者,一上大庙山登高,似能使之变为身长加高之意思。因为,大庙山有登高亭之建,在山之顶,亭中有一巨半圆形巨石,凸出地面,是日到了山顶,必上凸石一踏,即表示「登高」,象征一年之中能万事如意,平安过日,所以每于重阳之日,人人争先恐后,竞登此石,以招吉祥。

  • 文章臺北市林森同鄉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7期  作者:鄭明端 出版时间:1996-11-30
    关键字: 重阳敬老联欢餐会 理监事 林则彬 陈鸣铮

    本刊讯:台北市林森县同乡会于十月二十日中午,假仁爱路三段空军官兵活动中心循例举行丙子重阳敬老联欢餐会,出席七十岁以上会员暨理监事一百余人,筵开十席。餐会由理事长陈鸣铮,名誉理事长林则彬共同主持,赞扬老人们参与乡会的热情,造福桑梓,为国家社会贡献心力,并祝贺乡亲们福寿康宁,合家平安。

  • 文章臺北市愛心行善會撥款救濟臺島風灾難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5期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爱心行善会 王宗贤 萧金诗 重阳敬老

    本报讯:台北市爱心行善会理事长萧金诗,八月九日从国外返台,知道台岛风灾灾情惨重,立即筹措新台币五万元,偕同常务监事王宗贤、理事王钟祺等送到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社工会,由社工会简主任代表接受,转送灾区济助难胞,充分发挥人『人溺已溺』的爱心。又讯:爱心行善会定本年十月十九日在台北铁路局十楼礼堂举办重阳敬老活动。福建同乡老人请于九月底以前报名,萧理事长表示,特别保留三十名,希望同乡老人参与。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