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纲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纲一身系社稷安危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4期  作者:高嘯雲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李纲 靖康 罢相 勤王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始祖自无锡迁闽,父夔,为华亭尉,有政声,终龙图阁待制。纲登政和二年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旋改比部员外郞,迁起居郞。宣和元年,京师大水,疏言当以盗贼外患为忧,诏贬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刺臂血上疏·定内禅固国本宣和七年,除太常少卿,时金人渝盟,边报狎至,朝廷谋避敌之计,命皇太子为开封牧,令侍从各陈所见。纲上御戎五策:一曰正己以收人心;二曰听言之收士用;三曰善财用以足军储;四曰审号令以尊国势;五曰施惠泽以弭民怨。并谓吴敏曰

  • 文章宋室忠臣李纲鄕贤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8期  作者:張宏 出版时间:1990-12-10
    关键字: 李纲 赈济饥民 资政殿大学士 病牛 易传内编

    李纲深知前朝弊政必须革新,他认为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宜先安民自治,以守为策,政事修,士气振,因此实行如立军法、用车战、造战舰、募水军、择将帅、省冗员、节浮费,是时溃兵为盗者十余万人,遣将讨平之,社会稳定。然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等素得专宠于高宗,力主谋和,退避东南,排挤李纲固守江北之议,李纲以辞职表示与主和派势不两立,实际上高宗对力主收复失地、迎还徽、钦也是不满的,因此罢相李纲派为观文殿大学士,提擧洞霄宫,在相位仅七十余日,又落职居鄂州,又移迁琼州安置

  • 文章李纲评传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吳吟世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李纲 人物生平 抗金救国 人物评述

    一、一生经历李纲字伯纪,福建邵武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一〇八三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年,(公元一一四〇年,)。其始祖自江苏,无锡迁闽,父夔,为龙图阁待制。政和二年登进士,官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旋改比部员外郞,宣和元年,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为太常少卿。寻,除兵部侍郞。靖康元年,为尙书右丞,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罢免。旋复右丞,充京城防御使,知枢密院事,并充两河宣抚使。未几,改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又落职,提擧亳州明道宫,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