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刻石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別記(23)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作者:里人何求簒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工程 彩船 白蛇 石刻

    化身,临水夫人出世之初,造洛阳桥也。至百四十年后宋仁宗庆历年间桥圮,蔡状元襄复行修造,乃后又隔三百余年至明宣德年间,泉州太守蔡锡,因桥又圮,再行修造,桥圮时有石刻露出云:头若开,蔡公再来,鄞人蔡锡(鄞县乃浙江宁波府属),中明永乐癸卯鄕试,授兵部给事中升泉州太守。锡至欲修桥,水涨难以,施工,要遣人文檄海神,忽一醉皂趋接檄,醒而悔之无奈拼一死饮得大醉自投于海,如有神人扶之,酒醒乃卧于岸上,看檄文中多一醋字,锡解以二十一日酉时,以是日兴工奠基,果旬余潮水不至,工

  • 文章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作者:魏文溪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金石刻印 刻印赠亲 印章篆文 古今石刻 博览

    魏文溪乡亲,晋江县东门外长福村人,少入中央警官学校受严格训练,毕业时正值日寇投降,抗战胜利,台湾光复,魏兄即奉派来台担任警官,协助接管台湾省警政工作,历任警官将达四十年,现任彰化县警察局北斗分局分局长兼户政事务所主任,勤俭养廉,魏夫人为一贤内助,敎育子女,均已成家立业,成就辉煌。文溪兄公余之暇,勤于金创意及写作以自娱。魏文溪乡亲所篆刻「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歌」,苍劲有力,以晋江杂志经费困顿,愿提供贰佰张(每张13×35吋)交由本社义卖,每张新台币贰佰元

  • 文章李良榮文教基金會紀念李將軍九十歲誕長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9期  出版时间:1997-02-28
    关键字: 李良荣 纪念碑文 勒石刻碑 史册

    东南地区。至于临危受命,编练大陆南撤部队及闽省新军,保卫金门。李将军逝世已廿九年,大家都在追怀过去的岁月,纪念他丰功伟绩,我们已在金门太武山壁上勒『高风亮节』和凿镂纪念碑文,大家共同的意愿也得到实现……。继由林济先生报告勒石刻碑的经过,他说:勒位置在太武山东面高峰之阳,坐北朝南,极为宏伟的花岗壁,雕『高风亮节』四字,每字八十五公分见方,上下落款全宽十二公分。纪念碑文用黑色大理,碑高一〇三公分宽八〇公分,嵌人壁,成为金门三大刻石之一,光辉灿烂

  • 文章八闽美术会会员全能画家杨一青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9期  作者:彭曉風 陳志達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杨一青 书画 金石

    亦有独到之功,故其金书画作品,皆能取法乎上,风格古朴,意境飘逸脱俗,引人入胜!此外,杨先生尤能从书画中不断创新,在作品中力求完美,乃别出心裁,运用翠玉、玛瑙、珊瑚、宝之属,缀为画图,定名为玉屛风,其匠心独运,颇倶巧思,并于屛上题句,多出名家手笔,书画相得益彰,其规格大者六尺见方,识者视为瑰宝,实不可多得之珍品佳构,后被选为国家外交礼物。杨先生除赞研书画、金之外,并对象牙芒,极为独到,尤擅蝇头小楷,纤亳毕具,精巧玲珑,举世无匹,可谓罕见之珍品,令人

  • 文章閩海詩壇 六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作者:陳家添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神游故土 乡景丽江 太武山石刻 周年庆典

    几度神游白发生!× × × ×自从中共窃据,到处是社鼠横行。泉山听不到高僧说法,湄洲看不到妈祖神灯。南普陀钟鼓沈寂,水濂洞荆棘丛生。华侨已望而却步,父老惟忍气呑声;黄莺无语,红叶凋零!……………………………× × × ×惟吾金门马祖,军民亲爱精诚;我们在礮火中更加茁壮,我们在战中斗更加精明。毋忘在莒,太武山石刻永铭。虚江啸卧,俞将军长留典型。神工鬼斧,信心凿出擎天厅。胼手胝足,沙津水坝庆落成。驱蛇斩棘,环岛马路宽又平。长期绿化,松柏欣欣齐向荣。山高水长,临风

  • 文章泉州東門外 靈山聖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3期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聚宝街 灵山圣墓 亚非友谊 伊斯兰传教 圣墓石刻

    的阿拉伯侨民的墓碑石刻,有汉文,也有阿拉伯文的,记载他们的姓名,国籍,生卒日期,甚至有的还注明娶华人为妻。例如:「死者鸟丝又纳,阿拉伯人,娶中国人为妻,卒于回历七〇四年。」等等。远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六一八至六二六年),阿拉伯人三贤,四贤,离开故国,跋涉重洋,在公元六二三年到达泉州,传布伊斯兰敎。明代「闽书」中记载:「默德那有吗喊叭德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敎中国,一贤传敎广州,二贤传敎扬州,三贤,四贤传敎泉州。」最后,三贤,四贤安眠在中国

  • 文章中古時代的刺桐城泉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葉苔痕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海滨邹鲁 华人汇聚地 刺桐城 中古内外交流石刻

    为各国人士所最乐用,远销波斯,意大利,法兰西等国。当马可波罗离泉州时曾携一刺桐砖归国,筑于罗马一塔上以留纪念,至今尙存。此外,最近泉州发现了许多石刻,有叙利亚,阿拉伯,波斯,印度,蒙古,朝鲜及拉丁古文的文字和图案。从这些石刻看来,我们又可証明泉州在中古时代,曾和印度,近东,中东,南洋各地人士,发生了繁盛而密切的国际贸易关系的。而泉州现存壮丽的东塔,竟是古代印度僧人监工起盖的。泉州的回敎寺,是北宋阿拉伯人主持在中国最先建筑的回敎寺之一。已拆毁的元朝也里可温敎

  • 文章泉州東門外 靈山聖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伊斯兰墓 聚宝街 郑和故里 唐初传教 阿拉伯石刻

    的阿拉伯侨民的墓碑石刻,有汉文,也有阿拉伯文的,记载他们的姓名,国籍,生卒日期,甚至有的还注明娶华人为妻。例如:「死者鸟丝又纳,阿拉伯人,娶中国人为妻,卒于回历七〇四年。」等等。远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六一八至六二六年),阿拉伯人三贤,四贤,离开故国,跋涉重洋,在公元六二三年到达泉州,传布伊斯兰敎。明代「闽书」中记载:「默德那有吗喊叭德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敎中国,一贤传敎广州,二贤传敎扬州,三贤,四贤传敎泉州。」最后,三贤,四贤安眠在中国

  • 文章中古時代的刺桐城泉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葉苔痕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文化城 闽南 泉州港 马可波罗 石刻

    为各国人士所最乐用,远销波斯,意大利,法兰西等国。当马可波罗离泉州时曾携一刺桐砖归国,筑于罗马一塔上以留纪念,至今尙存。此外,最近泉州发现了许多石刻,有叙利亚,阿拉伯,波斯,印度,蒙古,朝鲜及拉丁古文的文字和图案。从这些石刻看来,我们又可証明泉州在中古时代,曾和印度,近东,中东,南洋各地人士,发生了繁盛而密切的国际贸易关系的。而泉州现存壮丽的东塔,竟是古代印度僧人监工起盖的。泉州的回敎寺,是北宋阿拉伯人主持在中国最先建筑的回敎寺之一。已拆毁的元朝也里可温敎

  • 文章吴永成筹办—海峡两岸雕艺术精品展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0期  出版时间:1994-12-04
    关键字: 雕刻艺术精品展 寿山石雕 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 国父纪念馆

    本刊顾问前国大代表吴永成主持的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筹办经年之「海峡两岸雕艺术精品展」业经敎育部审查通过,并定于八十四年二月九日至廿二日在国父纪念馆戴之轩展厅盛大展出。展出内容包括寿山雕、木雕、根雕及现代雕塑(其中包括已故雕大师遗作且获全大陆金杯奖之二十八兽等三十余件)计一百七十九件,件件均出自名家之手。此次雕艺术精品展,邀请来台参展的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厂长马永祥、福州雕厂厂长庄圣海及林学善、陈锡铭、郑宗坦、陈庆国、王一帆、冯久和、林文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