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文化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吾鄕旅美加州著名學人 陳鍚恩伉儷創辦奬學金

    来源期刊:《闽聲》 第30期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奖学金 大学校友会 中华文化讲习班

    叶明勋,敎授李尔康及东海大学校务长唐守谦,敎授郑得安四人,在台设立审查委员会,每年于二月间申请,并初选三名函寄美国,由陈氏圈定一人,于四月十日公布,并定于本年度正式举办。其详细办法,现由审查委员会草拟中,俟徴得陈氏同意后即可公布。陈氏对中国文化之倡导极端热心,去年暑假曾返国主特美国敎师中华文化讲习班,颇著辛劳。返国后因辛劳过度,致上课时一度晕倒,经送医院救治后,经过良好。其所患闻系胆囊炎,非脑溢血,亦非心脏病,陈氏年前致函此间亲友,云已完全康复,诚吉人天相。

  • 文章閩海詩壇創刋題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大新詩社社長黃守漢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诗坛创刊词 传扬中华文化 怀念故里

    生花已兆江淹筆,重創詩壇福廈誇。鼓吹中興懷故里,扶輪大雅樹新牙。台瀛逸韻承先緒,閩海騷音見七叉。五字長城飄拂處,悠揚玉籟播中華。

  • 文章林森故居碑亭徵稿啓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5期  出版时间:1992-05-31
    关键字: 林森 故居 碑亭 征稿 中华文化

    為弘揚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與紀念前國民政府故主席 林公子超盛德豐功,並充實八閩史實、開闢勝蹟,更好地滿足海内外游人精神文物生活的需要,《林森故居箅建委員會》決定在林公逝世五十周年之際(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林公誕生地—閩候(林森)縣鳳港村沿江興建「林森碑亭文化園區」藉使林公風範萬古長留。林公不僅追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而且在保衛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中,領導全民奮力禦侮,誠功留宇宙,輝生史乘,雖歷千秋萬世必會令人無限敬仰。碑亭的建立正是表彰林...

  • 文章施孟宏書法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5期  作者:李文能 出版时间:1991-07-31
    关键字: 施孟宏 书法展 中华文化

    书道乃中华文化之瑰宝,自古即有六艺之敎,书道乃其中之一要项,亦为中华文化传承之所寄,其重要性可知。书道是独特之文字表现艺术,不但具形体妙造之美感,更在于精神内涵之表达,尤其可贵者,在于艺术之融和与升华,以臻至美至善之境地,文人雅士固神往之,世人亦以之书香传家,其受重视如此。我国书法之演变,历朝之硏究各有贡献,代有杰出之名家。王羲之以秀丽遒媚,淸逸洒脱见称,颜眞卿之笔势雄浑刚正,气度雍容宏厚;并列我国书法二大宗师。后之习者,各有所好与创新,或见前人笔触韵味

  • 文章香港中华文化服务社组团回国参加双十国庆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8-19  作者:香港通訊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香港 中华文化 职员名单 华侨

    香港闽侨爱国热心人士,为响应祖国号召,推行复兴中华文化,幷为鄕亲服务起见,数年前特组织中华文化服务社,积极展开活动,颇著成效,该社在社长曾国栋领导下,规划各项工作进程,今后将次第付诸实施。目前该社以我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国庆转瞬即届,特继续发起组团囘国参加双十庆典获得闽粤侨胞热烈响应,报名参加团员达八十人,其规模为海外侨团最庞大者,该社计分为两团,定于十月四日上午搭日航机返国,专程参加国庆盛典,拜谒故总统 蒋公陵寝,及其他拜会活动,参观十大建设工程,游览名胜

  • 文章华侨人物志③ 东南亚“产业巨人”黄廷方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8期  作者:文存厚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黄廷方 创业 地产 教育 中华文化

    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羣,陈六使之倡设南洋大学,缅甸胡文虎之创办星系各报,当代林绍良等之崛起为印尼大企业家,黄延方等对新加坡经济建设发展的投入着力,都负有盛名懋绩,扬声于世。新加坡立国甫二十几年,多方面建设均有优异的表现和成果,跻身于现代民主国家之林,一跃而成为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李光耀也成为举世知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如黄廷方等与有力、与有荣焉。近十年来新加坡极力推行的华文华语运动,信将使无远弗届、愈光益盛的中华文化,不仅在这个海外华人国家,在人类大社会中,也将

  • 文章悼念—張宏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5期  作者:堇齋敬輯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张宏 中华文化 乡事 家人 《月旦集》

    张宏先生《月旦集》最后手稿张顾问伯昌,宏先生,福建长乐人,民国七年生,祖员梁公邑之首富,父于正世守耕读,先生幼承庭训,研读四书五经,能诗擅文。卅八年来台,任职交通部,淡泊名利,公余热心鄕事,能排人之难、急人之急,尤以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伦理道德不遗余力。先生德配陈林两夫人,皆温良淑俭,陈夫人育四男;林夫人育四女,孙男女成群,两岸兄弟姊妹和融,此皆先生积德崇伦之食报。今岁五月廿一日遽尔安详辞世,享寿七十有七,六月十八日假台北三山善社设奠,饰终之礼隆重,备极

  • 文章辜振甫走了,給人留下無盡的思念—福州人眼中的辜翁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3期  作者:記者 劉琳 出版时间:2005-02-28
    关键字: 辜振甫 福州女婿 福州晚报 中华文化 乡情

    痴迷于中华文化的长者严以振告诉记者,他听堂姐严倬云说,辜振甫非常爱学习,从年轻一直到晚年病重,每天坚持学习两个小时■他对中国文化非常痴迷,著有诗集《杂存》、小说《浮云》,还曾跟着宋美龄学国画,特别喜爱京剧,是有名的票友,不但常在家里唱,还曾多次上台演出。他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子女莫忘国家,莫忘家乡。为此,他让儿子在福州闽江口投资了一个现代化的水泥厂。去年严倬云回来,也带着子女一起来榕,祭扫祖墓,回乡认亲寻根。辜振甫每年捐出15万台币给福州的『福海文教基金会

  • 文章參觀台北市重要建設(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作者:童叟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缘起目的 建造经过 内部概要 落成纪念训词

    五、中山楼中华文化堂台北市各省县同鄕会、宗亲会,理事长总干事参观联谊活动,于十月十七日上午八时余,分乘四部游览车,先后驶上阳明山,依照往日节气应已进入雨季,但见万里晴空,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中山楼正门楼牌,已矗立在青山翠谷中,楼牌上大理石匾额,嵌刻 国父遗训「大道之行」与「天下为公」珍贵墨宝,铁画银钩,气派磅砖。中山楼圆型尖顶绿色琉璃瓦圆楼,毗连桅角巍峨,碧瓦红槛楼屋,雄伟壮观,充份显现我国古色古香建筑之独特风格,令人兴起对固有文化无限倾慕。游览车停在楼前

  • 文章國學大師錢穆先生 任教集美學校記略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3期  作者:李津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钱穆 朱子祠 集美学校 教育家 中华文化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于八月卅日病逝台北,一代学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为国人所敬仰。尤以晚年自香港返国定居,继续为发扬中华文化,献心献力,先后受两位蒋总统礼遇,并敦聘为中央硏究院院士、及总统府资政,足证其学术地位之崇高。因之他以九十六高龄逝世,也深受学术界之惋惜,震悼不已。钱穆先生之经历,报章杂志均有详尽报导。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家,教书生涯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并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多次前往国外讲学。特别値得一提的,在他教学经历中,曾于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