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聲編輯室啓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刊物 典故 风俗 传记

    闽声」自发刊以来,已获得海内外同鄕普遍热烈的欢迎,因为它是一张纯鄕情的刊物,它介绍故鄕家园的人文、典故、风俗习尙,报导鄕贤蓍宿的忠贞报国与创业奋鬪,对久别家园的游子,提供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囘亿,尤其对未谙鄕情的靑子弟们,促进了认识与了解,同时更激起了憧憬与响往。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号召下,「闽声」正默默地,认眞地在为这个伟大的运动而努力。很感谢各地鄕长们踊跃惠赐稿件,祗长稿太多而短稿太少,使编者在处理上发生了困难。目前本刊需要的题材是,鄕贤们的传记,家鄕各地

  • 文章閩聲編輯室啓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35期  出版时间:1969-10-15
    关键字: 编辑室 启示 典故 风俗

    闽声」自发刋以来,已获得海内外同鄕普遍热烈的欢迎,因为它是一张纯鄕情的刋物,它介绍故鄕家园的人文、典故、风俗习尙,报导鄕贤善宿的忠贞报国与创业奋鬪,对久别家园的游子,提供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囘忆,尤其对未谙鄕情的年靑子弟们,促进了认识与了解,同时更激起了憧憬与向往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号召下,「闽声」正默默地,认眞地在为这个伟大的运动而努力。很感谢各地鄕长们踊跃惠赐稿件,祗长稿太多而短稿太少,使编者在处理上发生了困难。目前本刋需要的题材是,鄕贤们的传记,家鄕各地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榕音 盖巾 风俗 重阳

    也。例如:撇泔。■ 榕音阄,目深沉也。例如:目睛会做■着。八识别也,认识也。与闽南语同,例如:八不八我?见「说文解字」:八,别也,像分别相背之形。 榕音老孝切,粗略缝衣也。见「书经」。例如:太太呀!这件衣裳破一块,随便给我■几针罢!盖头罗亦名盖巾。昔日以供新娘盖头掩面之红罗巾也。见:「梦梁录」。现在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新郎将新娘之「盖头罗」掲起,然后二人开始接谈之情景。旧时福州风俗,在新娘拜堂后,尙由伴娘唱掲盖祝词。其词曰:「揭盖揭得起呀,家伙蓬蓬(音

  • 文章福州特殊风俗:拗九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1期  作者:王鐵藩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福州 风俗 《拗九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风俗,至今尚流行福州城郊和所属各县。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在这一天的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煮成的《拗九粥》,内中还加有花生、红枣、桂圆、荸荠、红豆、胡桃、芝麻等各种配料,用来祭祀祖先和馈赠给乡邻戚友品尝。凡是已嫁的女儿,必定要一碗回娘家孝敬父母,所以叫做《孝九粥》。清叶梦吾诗:「怀桔蒸梨意不同,一盂枣栗杂双弓;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拗九》粥风俗起源有两说,其一来自「目莲救母」,民间传说:目

  • 文章思鄕小記㈠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作者:一士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风俗 省会 马车 皮衣

    小引:羁旅廿年,鄕思弥殷,午夜梦囘,思緖輙萦旋于旧日钓游之地,及耳闻目接之事,挑灯作记,以志鸿爪。数十年间之风俗变迁:闽侯虽为省会之地,在前淸季年,风俗尙极俭朴,以衣着言,士大夫阶级,春夏秋三时均衣半节衫,上布下纱罗,有传至两三世者,下身亦仅着布袴,外盖绸绑腿,即仅有裤管而无裤裆者,取其省料而耐用也。冬令亦仅衣布面棉袍,非老年不衣裘,虽或具备皮毛轻裘亦什袭藏之不轻御也。商场及农村中人,非大富不着绸衣至有布衣终其身者。有钱庄掌柜某,偶着遍身绸衣赴宴,其东家

  • 文章本刋編輯委員經理事會聘定向主管官署申請登記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林志烈 陈秀南 典故 风俗

    发行「闽声」月刋为本会所厘订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在于联络同鄕感情,沟通意见,和介绍家鄕善良风俗,并搜集家鄕典故,介绍家鄕山水人物,藉使离鄕很久的同鄕们,追忆美丽的家园,怀念故鄕,进而羣策羣力,集中力量,协助政府反功大陆,收复被匪窃据的家鄕,拯救家鄕同胞,意义非常重大。唯办理刋物,说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以一个同乡会的团体力量,众擎易擧,也许不是艰难的事情,且本会全体理监事鉴于有发行的必要,故毅然不畏繁剧,遂决定筹备创刋。六月六日下午三时

  • 文章編者的話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风俗 名胜古迹 林则徐 同乡

    △主编这张给同乡阅读的刋物,觉得非常惶恐。因为「闽声」的内容,多是掌故,风俗,名胜古迹等,这些文章,应■都有根据,不能差错。在编辑时,我们的态度无论怎样谨严,但大家都离鄕太久,且音讯隔绝,难免都有隔阂,如有怀疑之处,要印证查对,又非常费事,故如果有问题或遗漏时,希望读者不吝指正,或者来文补充。我们非常感激。△鄕贤林文忠公则徐的事蹟很多,本期介绍了他的日记,先登一部份,以后拟再整理,作有系统的段落介绍。△本刋的发行,内容有所限制,起初大家都怕稿源有穷

  • 文章林衡道教授口中的福州三坊七巷朱門憶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1期  出版时间:1996-04-30
    关键字: 累代通婚 黄巷 建筑 杉木 风俗

    之用。由于木材质地好,福州一般古厝,门窗梁柱都以原色呈现,不加油漆,只有门房的屛风门漆上红色,整个房屋庄严典雅,一点也不俗气。因为三坊七巷家家户户的背景同质性高,逐渐自成一个文化体,在风俗习惯上与一般平民家有所不同,规矩、称谓也特别多。例如女佣和丫头在东家面前穿好鞋袜,不得化妆,冬天穿黑裤灰衫,夏天穿黑裤白衫。东家唤丫头名字,如珍儿、巧儿、平儿,加个「儿」字,据说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清朝禁止畜奴,所以把丫头叫做女儿或义女。林衡道这位孙少爷有个奶妈唤作陈厝

  • 文章海外第二個同安城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3期  作者:許經立 出版时间:2013-11-01
    关键字: 同安城 渔民 风俗 峇眼 渔场

    ,所以这就是峇眼亚比BAGAN SIAPI API整个名称的由来。峇眼地处于苏门答腊东北岸洛江溪支流下的交会点,马六甲的西南对岸,新加坡斜南岸对面,这里渔产丰富,众兄弟把工作安定后,收入渐渐可观,因此招来同安同乡的陆续到来,渐渐由十几人变百人,百人变千人,人多了形成一个市镇,有房子、有街道、有市集,后来有船行驶新加坡、棉兰、雅加达、热闹非凡,这里后来成为世界第五大渔场之一。峇眼这里居民九十五%是同安人,市面讲的道地的同安话,风俗习惯与家乡一样,信仰是佛教,起初

  • 文章談端午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期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习俗 风俗心理背景

    歲時節俗是從前農業社會一年當中「生活的旋律」,由此而定出一年中工作、休閒及換穿衣服等等的時序表,實亦深具意義。今年六月二十五日,亦卽舊曆之五月初五,爲端午節。端午又名五月節、五日節、午月節及午日節,一般認爲始自晉代;但世界上其他原始民族對五月五日也是很重視的。因爲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時代,人們伸出雙手,張開左右手各五個指頭,卽可代表五月五日,這是一個容易記得的日子,因此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依照我國傳統,端午節的習俗是——㈠包子拜祖先據晉代周處的「風土記」載,...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